扎心了!2017年醫護工資榜出爐,你爲什麼又拖後腿了?

本文首發醫聯APP

5 月 15 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 2017 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數據顯示,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 74318 元,私營單位為 45761 元。其中“衛生和社會工作”從業者 2017 年平均收入為 89648 元,比 2016 年年均 80026 元增長12.0%,在19 個行業門類中,排名第 5 位。

此數據一經公佈,便在行業內引起熱議,不少醫護同仁紛紛表示,又拖後腿了。而熱議背後,暴露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醫療行業的勞動價值與報酬不匹配亟需改變

長期以來,醫務人員培養週期長、工作強度大、職業風險高、勞動時間長、技術含量高等職業特點,其技術價值和知識價值被嚴重低估。

1月9日,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披露了中國醫師的平均收入——

二級醫院的平均年收入 68641.47元;

一級醫院平均年收入69084.87元。

按照國際慣例,醫務人員工資待遇是一般社會平均工資的 3~5 倍,甚至是 6~8 倍。但長期以來,我國醫務人員工資待遇只是一般社會平均工資的 1.3 倍左右。這樣的現狀之下,勞動價值與報酬不匹配已成為醫療行業的發展障礙,亟需改變。

給予合理的薪酬待遇是促進行業發展的基礎

無論人們從事哪個行業,需要首先考慮的便是衣食住行,如今物價上漲,不少醫護同仁的薪酬待遇遲遲漲不上。雖然醫療行業的從業者被譽為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但精神的激烈解決不了他們物質收入不足的尷尬窘境。醫療技術人才荒漸漸在各家醫院出現,背後的原因複雜,但待遇趕不上辛苦的付出,缺少足夠的物質吸引力,是重要的原因。埋怨人才荒的同時,應當反思給予醫護人員的勞動報酬有沒有讓他們滿意,口口聲聲的漲薪的政策與期盼有沒有切實得落在口袋裡。另外,還有業內飽受詬病的回扣及紅包問題,和薪酬待遇過低不無關係。我們談精神奉獻,更應當注重物質激勵,只有醫護人員衣食無憂,才能更好的從事這個行業。

醫護人員漲薪需從理論研究落實到醫護手中

關於給醫護漲薪的文件,從國家到地方,可以說每年都有多份,但能讓醫護人員感受到的實惠卻少之又少,漲薪似乎始終停留在理論研究和政策呼籲層面。幕後的現實是藥品零利潤,耗材被限死,醫療服務價格幾十年如一日,不少醫院的管理者直呼“漲薪的錢從哪裡來?”。

不得不承認,近幾年隨著醫院經營成本的加大、收入的限制,別說漲薪了,連經營都變得舉步維艱。漲薪的前提是要有錢——

  • 一是要加快醫療體制改革,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到合理區間;

  • 二是加大對公立醫院改革的補償力度,使醫院有資本有勇氣漲薪;

  • 三是鼓勵部分地區進行醫療行業薪酬待遇改革,建立公平公正的績效分配體系;

  • 四是鼓勵醫護人員多點執業,拓展收入途徑與寬度;

  • 五是地方部門放開漲薪瓶頸,加強監管督促,制定擬定公立醫院漲薪相關指導意見,激勵醫院提高醫護人員收入。

現在的醫療行業是每年都談漲薪,又發現作為普通醫護人員的我們每年都在拖後腿,既讓人可憐,又充滿無奈。希望未來的某天,我們都能自豪地說:我辛勤的勞動得到了認可,我的收入沒有拖行業的後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