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運事件難阻中國5G進程 產業鏈從主題向商用加速演進

消息:

財聯社消息,7月18日,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已簽署《5G先試先用推動長三角數字經濟率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各方將圍繞連接、樞紐、計算、感知等5G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廣泛深入的戰略合作。根據框架協議,今年長三角將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5G外場技術試驗網,2019年率先在國內開展試商用,2020年成為國內首批正式商用的地區之一,並同步推進5G應用及產業鏈協同發展。依據《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到2021年,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鐵塔將在長三角累計投入資金超過2000億元進行5G基礎設施建設。

禁運事件難阻中國5G進程 產業鏈從主題向商用加速演進

​點評:

5G技術是中國現階段為數不多,能真正體現出“高科技產業制高點”優勢的產業,加之中國市場的消費日益依賴“網絡在線模式”,5G技術算得上是既有消費基礎支撐,又有政策的“明確指引”,未來幾年很可能就是5G產業的爆發期,相關板塊將持續獲得事件驅動力。

根據22家5G產業鏈的創業板公司披露中報業績預告,上半年累計盈利增速為45.9%。而這一盈利趨勢大概率會保持: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單一市場,在5G設備的投資總額預計佔到全球50%以上,有望實現加速發展。

此前,作為國內5G產業的領頭羊,中興禁購事件導致市場擔憂中國的5G進展會低於預期。但5G先鋒的技術實力是多年研發積累所致,失去的這89天,並沒有趨勢上改變中興通訊、及中國5G產業的領先優勢,全球主要國家5G規模商用在2020年,禁運事件不會影響中興在未來5G時代的市場格局。

而中國2020年商用5G的目標不變,近期5G頻譜資源分配將會確定,運營商資本開支將在2019年在5G建設中重回增長態勢。預計中國運營商2019年後將迎來新一輪資本開支上升週期,2020到2021年5G首輪投資高峰兩年總資本開支有望達到9000億元以上。

當前5G板塊調整到位,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間,隨著中興事件落地,貿易戰邊際效應遞減,板塊壓制因素逐步散去,產業鏈面臨恢復;同時,頻譜落地在即,全球競相商用部署,5G從主題向商用加速演進,而流量爆發性增長,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承載面臨挑戰,催生消費市場對5G的現實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