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面積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的印度:有把握超越中國經濟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經常被拿來跟印度作比較。以往大家會說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是世界的後勤辦公室。在2017年的統計數據中,中國的GDP為12.3萬億美元,而印度GDP則只有2.65億美元;在購買力平價方面,中國為21萬億美元,而印度是10.3萬億美元。 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與印度經濟的差距其實還是十分的大的。中國的GDP是印度的5倍,在購買力平價方面差距稍微小一點,也有兩倍之多。

他們相信印度經濟能超過中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經濟與印度經濟之間的最大區別是經濟增長模式。中國遵循生產的模式,大部分GDP來自出口,因此,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有很大的依賴性。 二、中國的大部分GDP增長來自於投資而不是支出。印度的GDP增長則主要來源於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大約60%的GDP來自於印度人的消費開支。印度並不依賴全球經濟來促進經濟增長。

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其實這樣的分析是不客觀與忽視中國自己的經濟調整能力的。 制約印度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使印度能跟中國相提並論的因素很多。 第一、工業的缺位讓印度的品牌力量也難有增長。根據調查,全球排名靠前的工業產品無一來自印度品牌。


第二、莫迪政府和其周圍的財閥、經濟界人士對印度工業的疲弱負有重大責任。對印投資居首的是印度洋上的避稅天堂毛里求斯,佔到了全部投資的20%。原因在於印度財閥將公司利益置於國家利益之上,從而產生了這種規模巨大的迂迴投資。 第三、在頗讓印度人自豪的IT行業也出現了“擺脫印度”的徵兆。在靠給全球IT行業做外包發展起來的班加羅爾,今年以來由於IT企業紛紛將基地遷至海外,據說有近10萬人將失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