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儿子被拐!聊城48岁汉子寻子21年,为别人找回7个被拐孩子


在一部名叫《失孤》的电影中,刘德华饰演了一个骑摩托车寻找被拐儿子的父亲,其实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电影的原型就是图片中的这位男子。他叫郭刚堂,是山东聊城经济开发区李太屯村人。21年前,一件意外事件的发生,改变了郭刚堂的人生轨迹。图为2017年1月20号,山东聊城,郭刚堂在途中展示自己走失儿子的信息。

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当时才27岁,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开着拖拉机拉沙子跑运输,然而当他回家的时候,他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郭刚堂:“当我回来时,我们家门口聚集了百十号人,我一个叔告诉我说,郭振被人贩子给偷走了,我当时就给父老乡亲跪下了,我说帮帮我,抓紧找孩子。”图为郭刚堂骑行在漫漫寻子路上,摩托车、寻子旗、黑挎包,这是聊城农民郭刚堂寻子路上的标配。

郭刚堂:“一开始认为孩子去别人家玩儿了,没有想孩子被拐卖。然后全村500多口子就三五个人一伙开始出去找,警方也开始投入到破案当中去了。”然而根据村民反映,将郭刚堂儿子郭振拐走的是一名看起来20多岁的女人,而且蹊跷的是当天还在同村的一户人家待了很久,直到傍晚才离开。1997年,被拐走的儿子郭振才两岁半,这意外的打击,给郭家带来了巨大的悲伤,从此美满幸福的一家便不在了。图为郭刚堂走失孩子小郭振照片。


孩子丢了以后,郭刚堂和妻子见人就给人家磕头。当时,郭刚堂体重是149斤,一个多月就成110斤,两个月头发就白了。“男孩,左脚小脚趾和脚面之间有烫伤的疤痕,两只耳朵外侧有明显的尖尖。这样的孩子您见到没有?”这样的问话郭刚堂不知重复了多少遍,问一次总怀抱着一份希望。图为郭刚堂在寻子路上不停地看小郭振的照片。

当时为了尽快寻找到儿子,郭刚堂组织了父老乡亲达数百个人规模的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有五百人之多,找了20天,花了十几万,孩子杳无音信,原本家的殷实的家庭,经济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从二十七岁到四十八岁,郭刚堂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全用在了找孩子这件事上。图为郭刚堂驾驶摩托车行使在漫漫寻子路上。

21年来,郭刚堂骑行了40万公里,走遍了除新疆和西藏外的所有省份,骑报废了11辆摩托车。路上的艰辛,只有郭刚堂自己能够体会。他摔断过肋骨,碰到过拦路抢劫,还遭遇过泥石流,“老天没让我死在路上,已经算对我不薄”。


为了找儿子,不到一个月就倾家荡产。后来郭刚堂寻子路上的开销完全靠沿途出售媳妇做的东昌府手工葫芦为生。如果没钱了,就回家打短工,打完工再上路。 2011年,一个热心志愿者告诉他,山东蒙阴有个孩子跟郭振年龄相仿,是被拐走后养大的,当地警方的消息说,这孩子的左脚上有个疤。但是最终的DNA比对结果,还是不符合。图为郭刚堂一直用着志愿者送给他的水壶。

电影《失孤》的上映让郭刚堂成了“名人”,郭振的事情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媒体都来到聊城采访,公安部也非常重视这个案子,几次过问郭刚堂儿子丢失的情况。那一段时间,郭刚堂曾经幻想,也许儿子真的能够看到这些报道,就回来了。然而,还是没有。郭刚堂开始意识到寻亲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他意识到自己从2014年开始创建的天涯寻亲网的思路是正确的。

21年的铁骑人生,郭刚堂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郭振,但却替7个家庭找了被拐的孩子。2008年他学会了上网,知道一个专门帮助家长寻找孩子的网站“宝贝回家”,他觉得这个网站不错,所以从那以后,他每到一个城市,都要替这个网站宣传,他还花钱特地制作了一个50多米的条幅,将数百个被拐孩子的照片打印在上面,每到一个地方,都还去收集各种寻人启事,他说有些家长不会上网,他就替他们将信息弄到网站上去。


从2016年开始,郭刚堂尝试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寻人,他和寻亲的家属一起面对直播镜头,希望让更多的人找到失散的孩子,但“家属心里面太苦,有时候说着说着就会走向极端”,2017年初他关闭了直播平台。如今郭刚堂打算将直播重新捡起来,因为他觉得还是直播的效果好。这一年多来他一直学习直播的技巧和对内容的把控,学习如何引导寻亲者传递有用的信息。图为2017年1月20日,郭刚堂骑行2400公里从深圳赶回家乡聊城。

从郭振走失后,妻子就患上了神经衰弱,二十年来总是睡不好觉,但对于郭刚堂寻亲的举动一直都还是很支持的。“咱们要是不帮别人,别人也不会帮咱们,这个道理她也懂。”图为郭刚堂刚刚成立的天涯寻亲平台。郭刚堂想把该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寻亲数据库。有过走失亲人不幸的家庭可以把信息上传到该平台,失亲的双方能走进同一间“屋子”,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找到家人。

风霜雪雨拦不住寻亲脚步,天涯海角分不开相拥的心。郭刚堂已帮不少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而他的儿子,却仍杳无音讯,这场寻找孩子的长征,究竟何时何处才是终点?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父母一辈子的牵挂,如果你有相关信息,请告诉郭刚堂,让他们一家早日团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