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游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7月4日至7月6日,“大美彩雲南 媒體宣傳雲南旅遊文化”活動走進紅河縣。對當地全域旅遊,文旅開發,旅遊扶貧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瞭解。

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遊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紅河縣位於雲南省南部,紅河上游南岸,是集“老、少、窮、山、僑、快”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既是革命老區,有革命先烈鬥爭活動的文物古蹟,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遊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紅河縣世居哈尼、彝、傣、瑤、漢等民族,34萬總人口中有96%是少數民族。既是山區縣,2028.5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中有96%是山區,又是貧困縣,是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遊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近年來,紅河縣政府以創建旅遊扶貧示範縣為抓手,按照“打造一條環線、做強兩個片區”的思路,圍繞“馬幫古城”和“哈尼梯田”兩個重點旅遊文化集聚區,著力打造“雲上撒瑪壩、醇情哈尼人”的文化旅遊形象。並編制完成了全縣旅遊總規、哈尼梯田景區旅遊總規、迤薩馬幫古城景區旅遊總規及其他一系列配套景點規劃,發展集觀光和民俗體驗為一體的生態旅遊。

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遊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據悉,規劃“十三五”期間紅河縣建設旅遊項目42項、投資總額37億元,在推進脫貧攻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紅河縣打造觀光、民俗一體生態遊 助推精準脫貧新思路

紅河縣按照“田入股、房入會、農特產品入市、文化入景”的旅遊扶貧工作思路,全省旅遊扶貧示範縣創建起步實施,著力打造一批旅遊企業、特色民居客棧、鄉村旅遊合作社、旅行社經營主體。

計劃到2020年,創建旅遊扶貧示範鎮4個、特色旅遊扶貧村20個、旅遊扶貧示範戶200戶,帶動旅遊環線貧困村13個、貧困戶3030戶13355人通過參與旅遊產業發展脫貧出列。

截止2018年6月,1個產品融合型旅遊扶貧示範鎮(甲寅鎮)和1個景區帶動型旅遊扶貧示範鎮(寶華鎮)已基本成型,年內可完成創建工作,龍瑪、龍甲、他撒、他竜、作夫等5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基本創建成功,預計可在10月份完成,即將啟動50戶旅遊扶貧示範戶評選活動,通過旅遊扶貧的帶動,全縣引導發展旅行社1家,農家樂80家,鄉村客棧75家,特色民宿1家,鄉村旅遊合作社3家,今年直接增加旅遊行業就業崗位200餘個,帶動157戶農戶從事旅遊配套產業,直接拉動400餘名、間接拉動1300餘名貧困人口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