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寫作技巧你知道嗎?會議簡報要念好「六字經」

這些寫作技巧你知道嗎?會議簡報要念好“六字經”

簡報是如實反映會議討論情況的重要載體,是與會同志進行交流、提出意見建議的重要手段,也是記載會議歷史的珍貴檔案資料。會議簡報工作要求高、任務重、時間緊,直接關係會議成效。筆者結合自己參加會議簡報服務工作經歷,談談做好這項工作的一些粗淺體會,概括起來就是要念好“六字經”。

1、注重一個“備”字

俗話說,“有備無患”“不打無準備之仗”,簡報工作也不例外。無論是辦會“菜鳥”,還是上會“老司機”,都必須在會前作好充分準備。

通常情況下,每次重大會議前都會開展簡報工作培訓,這是做好簡報準備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必須認真聽、認真記、認真想。通過培訓全面系統掌握簡報工作內容、要求和要領,把簡報組職責、人員構成、發言記錄、簡報整理、聯絡服務、常見錯漏等問題搞清楚,把簡報工作的流程和要點從頭到尾捋一遍,給自己吃顆“定心丸”。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會議的主題不同,對簡報工作會提出不同要求,所以要因時制宜地去做準備工作。

第一次參加簡報工作的同志要早做功課、下足功夫,多向有經驗的同志請教,認真學習前輩們上會的好做法好經驗,掌握一些實用的小技巧,對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到心裡有數。

2、強化一個“熟”字

熟悉情況是做好簡報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一要熟悉人頭。無論簡報記錄、聯絡協調,抑或會場簽到、跟車點名,都需要工作人員對本組的與會同志非常熟悉,這樣才能做到精準服務。工作人員手中的花名冊對與會同志姓名、職務均有詳細介紹,有利於提前熟悉與會同志基本情況,但可能還會存在人名與人頭對不上的問題,這就需要工作人員通過協調會務組、網絡搜索等方式提前熟悉與會同志照片,建立直觀印象。

二要熟悉文件。只有熟悉會議文件內容,吃透文件精神,才能在整理簡報時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會議主題重大、專業性強,更需要提前掌握文件中的重要思想觀點和論斷表述。熟悉文件一方面可以保證準確作好發言記錄和簡報整理,避免重大表述不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因現場查找核對文件而浪費時間。

三要熟悉場地和設備。提前察看會場,搞清楚會場佈局和簡報組座位,測試好電腦和打印機等電子設備,出現問題立即尋求技術人員幫助,防止關鍵時刻“掉鏈子”。

3、把握一個“準”字

簡報稿務必準確忠實反映發言者的思想觀點,不能有任何錯誤偏差,否則就會出現硬傷。

人名、地名要準確,切忌張冠李戴,遇到一些同音異義詞時要特別謹慎,仔細核對確認;數字要準確,對待數字要尤其小心,一旦發生錯誤就沒有任何變通解釋的餘地;表述要準確,專用術語、固定表述不能出差錯,要與標準提法保持完全一致。

為確保簡報稿的準確性,我體會要做到“膽大心細臉皮厚”。所謂“膽大”,是指發言者有書面材料時,可大膽請求借閱,用以複核校準。所謂“心細”,是指在記錄、整理時要注意細節,做到細之又細,慎之又慎。所謂“臉皮厚”,是指一時聽不清楚或記不下來的時候,不要羞於啟齒,而應本著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在整理簡報稿前或者送發言者簽字時向其核實確認。

4、突出一個“快”字

簡報組的工作任務是現場記錄、現場整理、現場簽字,工作速度至關重要,如果記錄速度跟不上,就可能漏掉關鍵內容;如果整理速度跟不上,就會打亂整個小組的工作節奏。“快”主要源自:

一是耳到心到手到。全身感官神經緊繃,每個細胞都進入興奮狀態,聲音傳進耳朵後,腦子立即作出反應,隨之傳遞到手指上、落到電腦裡。

二是記錄時不要苛求完美。發言記錄儘量豐富是整理出好簡報的前提和基礎,但切勿強求一字不落地記下來,不要急於修改錯別字,過於追求完美可能會因小失大,漏記重要內容。

三是突出重點。重在記錄重要思想觀點、意見建議、各級標題等關鍵信息,一些表態性的話、與發言主題關係不大的話可以略記。

四是確保節奏不亂。下一位同志發言時,不論上一位同志的簡報有沒有整理好,都要優先作發言記錄;有的與會同志改稿時間較長,如下一位同志即將開始發言,就不必等他改完,可先回座位記錄。

五是邊記邊想。在作記錄時就要考慮對簡報稿進行謀篇佈局,思考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爭取打好腹稿,為簡報整理贏得更多時間。

5、追求一個“好”字

做簡報必須精益求精,將會議最精彩的發言、最有亮點的內容、最有價值的觀點呈現出來。簡報好不好,主要取決於內容是否豐富、獨到、深刻。

與會同志的發言可能有數千字,要善於淘金、精選細篩,摒棄穿靴戴帽、泛泛而論的內容,注重選取重要的思想觀點、深刻的分析評價、生動鮮活的事例和有說服力的數據,使簡報血肉豐滿、要點鮮明。此外,按照中央改進文風的要求,簡報必須嚴格控制字數,因此,在選取發言內容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選擇最精彩的內容,很多時候必須忍痛割愛。

6、牢記一個“協”字

做簡報工作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只有團結協作才能產生強大戰鬥力。在一個簡報工作小組裡,要明確各人的職責分工,確定最適合的工作模式。組內既要分兵把守、各負其責,也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尤其是在現場遇到突發事件時,更要注重用團隊的力量去解決。比如,組內有同志上一個簡報還沒做完下一個又得記錄時,其他同志就要迅速補位,確保銜接得上。又如,組內同志正在做記錄時,有領導要找他反饋修改意見或取簽字稿,其他同志就要及時代勞,確保作記錄的同志不分心。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短短几分鐘內整理出一份既忠於發言者原意,又高度概括凝練的好簡報,是對簡報工作者能力素質的極大考驗。“功夫在會外”,有機會參與簡報工作的同志必須注重積累和鍛鍊,不斷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文字綜合能力,確保在實戰中打出漂亮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