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技巧:單反之——光圈使用技巧

光圈,英文名稱為Aperture,它決定著單位時間通過鏡頭孔徑的光量,是相機鏡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光圈的作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控制曝光時間,改變圖像的景深以及影響照片的銳度。 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拍攝圖片和實驗室得出的數據來向大家逐一解析光圈的各種作用。 ·光圈的作用:改變快門速度 通常來講,在相同感光度下相機的曝光是由光圈大小(光圈F值)和快門速度決定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知道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鏡頭口徑的直徑,也就是說光圈F值越小,光圈孔徑越大,進光量也就越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增大光圈來提升快門速度,或者縮小光圈以降低快門速度。

F3.1大光圈下快門速度較快

F7.8小光圈下快門速度已經低於安全速度

通過上面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出,在相同拍照環境和感光度下,採用大光圈(小F值)進行拍攝可以有效的提高快門速度。並且大多數時候,相對於提高ISO感光度,使用更大光圈拍攝不會對相機的畫質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徠卡的NOCTILUX-M 50mm/F0.95 ASPH夜用鏡頭

大光圈鏡頭通常在光線較弱的環境下有著很好的表現,在單反相機領域裡被稱為“夜之鏡”的一系列鏡頭,比如尼康的Noct 58mm/F1.2以及徠卡的NOCTILUX-M 50mm/F0.95 ASPH夜用鏡頭都擁有超大的光圈。

·光圈的作用1:虛化背景

光圈除了可以改變快門速度之外,還有改變景深的功能。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景深的概念。 景深:在鏡頭前方(調焦點的前、後)有一段一定長度的空間,當被攝物體位於這段空間內時,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於焦點前後這兩個彌散圓之間。被攝體所在的這段空間的長度,就叫景深。換言之,在這段空間內的被攝體,其呈現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許彌散圓的限定範圍內,這段空間的長度就是景深。

簡單的說,景深越淺,背景虛化越明顯,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攝影技巧:單反之——光圈使用技巧

怎樣設置光圈

左面的截圖是奧林巴斯300mm/F2.8鏡頭在各檔光圈的成像截圖。在相同焦段下,光圈越大,也就是F值越小,背景的虛化效果越明顯,景深越淺。所以說大家想要使用相機拍攝出背景虛化明顯的照片,則相同焦段下應儘量使用大光圈。

·光圈的作用2:影響成像質量 DC

在理論上光圈的大小和相機焦內成像的清晰度是沒有關係的,但是由於光學鏡頭的成像原理和玻璃折射的精確度不能百分之百和理論值相符,所以不同光圈下的圖像質量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

相對於單反相機的光學鏡頭,DC鏡頭的光圈範圍要小的多,尤其是其最小光圈值一般為F8.0。

同時,對於絕大多數DC而言,無論是在相機的廣角端還是長焦端,其最大光圈(也就是F值最小時的光圈)就是焦內銳度最好的光圈,即大家所說的最佳光圈。通過上面的在實驗室中得到的分辨率數值以及實景拍攝的截圖,我們都能發現這一點。因此筆者推薦大家在使用小DC進行拍攝的時候,除了風景等需要較大景深的照片,儘量使用大光圈進行拍攝。

·光圈的作用3:影響成像質量 單反相機

相對於消費級數碼相機,單反相機的鏡頭由於採用了更加複雜的光學鏡片結構和更大的光學鏡片,不同大小光圈對於單反鏡頭焦內畫質的影響普遍要大一些。我們依舊通過實驗室拍攝和實景截圖來向大家說明。

賓得200mm/F2.8各檔光圈分辨率測試結果

相比變焦鏡頭,定焦鏡頭的設計更為成熟,光學結構要簡單不少。所以在相同的焦段下,定焦鏡頭的光圈普遍要大於變焦鏡頭光圈,並且在相同光圈下成像質量上也稍勝一籌。

·結尾 

對於鏡頭之眼——光圈的進一步介紹,今天暫時進行到這裡。本文中,筆者和大家一起探討了光圈的各種作用,其中包括通過改變光圈影響背景虛化效果,以及對於DC和單反相機而言光圈對成像的影響。相信大家看了今天的文章後,對光圈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