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我也知道《天乩之白蛇傳說》這種電視劇,根本不是給30歲以上的人看的,但還是忍不住戳開了。沒什麼別的意思,就是想知道8102年的白蛇會是什麼樣子。準確來說,楊紫演的白夭夭,跟民間傳說《白蛇傳》裡的白素貞根本就不是一條蛇。這部從網文託生出來的電視劇,更像是《蛇千骨》與《三生三世十里蛇花》的mix版。楊紫演的小白蛇,原本是驪山聖母的徒弟,但是誤打誤撞遇上了任嘉倫演的上仙紫萱,兩個人就莫名天雷勾動地火了,然後紫萱就心火燒心火燒心扉呀關不住了,為了她寧願放棄飛仙,元神離散。五百年後,白蛇又下凡遇見了紫萱轉世的藥神宮宮上許宣,兩個人開始相愛相殺…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雖然也有一些白蛇傳裡的經典段子,盜仙草啦、水漫金山啦、永鎮雷峰塔啦,但整部劇的樣子已經跟白蛇傳的神髓差了太遠。如果說以往的白蛇是修了上千年道行可以顛倒眾生的妖精,那麼楊紫演的白蛇就是剛剛小學畢業只會裝嗲裝可愛甜膩到齁人的麥乳精。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楊紫自己也解釋了,“我們這一版的白蛇,她是屬於偏可愛,鄰家女孩的感覺。”難怪劇裡的白蛇一出場,就是卡通形象,頭大身小有皮無鱗,倒是挺貼近楊紫曾經的綽號,“小蚯蚓”。難為趙雅芝還來客串了一個驪山聖母。當年的新白娘子,一顰一笑仍在。但是脖子上的頸紋,跟面頰鬆弛的肉,真是叫人無法直視。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雖說古偶劇本來就是少女瑪麗蘇的臆想,不宜較真。可是白蛇這形象並不是憑空造出來的,演變了太多代太多種,讓人沒法不去做比較。第一集裡有一場重頭戲,就是楊紫演的小白蛇在水裡化為人形。美人出浴,這是影視劇裡的慣用老梗了,大家也是百看不厭。最經典的莫過於《青蛇》裡,張曼玉跟王祖賢在池子裡沐浴那一幕,那個水滑洗凝脂啊,那個柔弱嬌無力啊,眼波之下慾念翻湧,蕩起一池子春水,蒸起一屋子熱氣,看得人口乾舌燥。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結果楊紫演出來的感覺,不叫出水芙蓉,那叫水洗大蘿蔔。當她從水裡探出頭來的時候,鏡頭給了一個側臉,我瞬間就被楊紫的下巴驚到了。知道你演蛇精,但也沒必要把自己的臉捯飭成蛇精臉啊。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還有那美人出浴的手,想起來也該是“纖纖擢素手,指如削蔥根”這般唯美。結果楊紫的手一伸出來,唉呀媽呀,好接地氣。前有沈月腿,後有楊紫手,都樸實得像早飯吃五個包子的鄰桌同學。偏偏任嘉倫還要望著楊紫,作一臉痴呆狀,仿若被顏值驚豔。網友都看不下去了,好歹也是修行幾千年的上仙了,園子裡什麼樣的仙女沒見過,也不至於見到個小學同學就忘乎所以了哎。還有上了岸之後,同樣是蛇學人走路,《青蛇》裡十步一歇的“扭啊扭”,腰肢柔若扶柳,風情萬種中又帶點俏皮。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楊紫演白蛇,沒有妖氣,全是胃脹氣

結果楊紫扭起來,就真的很像東北大秧歌,非常地耿直…也有人說,楊紫才26歲啊,一個90後演一條可愛蛇也沒關係。話雖如此,但想想當年王祖賢演《青蛇》的時候也才26歲,真是有種今不如昔的哀嘆。這麼多年了,我心裡最放不下的蛇,還是徐克的《青蛇》。不止是因為愛懷舊,也不止是因為王祖賢與張曼玉一對璧人。更重要的是,那時候的電影,那時候的劇本,還有那時候的演員,都有股不瘋魔不成活的妖異勁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