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會計職稱體系中正式多了一本證書,意味著你以後又要多考一本證書了!

會計證走了,正高級來了!

北京正式公佈正高級名單

去年年底,人社廳就提出要設置正高級職稱,而近日,第一批正高級會計師和經濟師的人員名單正式出爐!

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北京首批正高級經濟師會計師評出。11日上午,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佈消息,77名專業技術人才被評為本市首批正高級經濟師和正高級會計師。其中,正高級經濟師43人,正高級會計師34人。

北京評出正高級會計師和經濟師,這意味著會計職稱體系的變革行動正式落實!

人社廳發通知:正高級來了!

去年,是整個會計行業變革最大的一年,會計從業證書取消,會計準則大改,也出臺了一系列相對應的改革,繼續教育的變革是一方面,會計證書體系的變革是另一方面。

正如前面所說,人社廳在去年印發《關於在部分系列設置正高級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目前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其中就已包括會計師。

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各地響應

今年除了北京,其他各省市也早已發佈評審正高級的通知:

上海

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四川

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廣西

定了!會計職稱正式新增一本證書!

各個地區的正高級評審細則也相繼出爐!

會計職稱體系大改!

正高級相當於正教授!

很多人不明白,正高級會計師和經濟師到底意味著什麼?

我們送走一個會計證,又來一個正高級,真的是沒完沒了的考證嗎?正高級的含金量到底幾何?

評審正高級,首先是拉高從業者的水平!

事實上,人社廳設立正高級,其目的是提高會計行業的整體水平:

從數據上看,我國初級職稱、中級職稱、CPA持證人的基數並不大。

據高頓財經相關統計數據,截止到2017年,我國共有初級職稱持證人443萬,中級職稱持證人170多萬,而CPA只有23萬人。而全國有大約2000萬的財會從業人員。

初級、中級和高級的人才比例應為:5:3:2。從數據上看,持證人數完全沒有達到財政部的要求。財會基礎人數眾多,高級財會人才稀缺,這是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而正高級的評審,首先意味著初級會計成為會計從業的門檻證書;中級成為人才篩選的標杆,是財會人員在企業晉升的砝碼;而高級證書則是很多財會精英人群的追求;正高級會計則拓寬了會計專業人員的發展空間,讓會計人員的天花板更高!

正高級相當於大學教授,行政正處級!

總的來說,正高級的設立,使得會計職稱體系更加完善,對會計人員來說也是好事,評上正高級,意味著待遇和福利也更高!

因為高級會計師基本工資待遇相當副教授,行政副處級。正高級高級會計師基本工資待遇相當正教授,行政正處級。

會計職稱大改,網友怎麼說?

正高級含金量高於CPA?

財會路,考證路!有些人還在欣喜會計證的取消,可以少考一個證。突然,人社廳發佈這樣一則消息,相當於在暗示你:想少考,別做夢了!所以,對於財會領域多增加了一本證書,所有的會計從業人員都坐不住了!

考考考,證證證

會計證書報名條件有變?

初級證書含金量下降?

正高級,只有在國企才有用!

正高級和CPA,到底誰厲害?

在這裡,注會菌要仔細分析一下,雖然同為會計領域高含金量的兩本證書,正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的區別其實有很多,二者同根但並不同源。

1、評判標準不同

首先是二者之間的評判標準不同。目前所知的對正高級會計師的職稱評定標準,是在高級會計職稱的基礎之上,從事相關工作滿5年及以上,進行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形式上可能有成果展示、面試答辯、綜合評議等等,所以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有一些主觀色彩。

而註冊會計師就是非常6+1,絕對的在五年內考完6科專業階段的科目,之後再考綜合階段的科目,然後按照是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分為執業注會和非執業注會兩種。

2、證書性質不同

熟悉會計行業的人都清楚,雖然會計證書體系經常把這些證書放在一起,但是二者之間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評定的正高級會計師屬職稱資格認定,性質和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是一樣的。企業在調整薪資的時候也會按照職稱做出調整。

而註冊會計師屬於執業資格認證,其本質是擁有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權利,有審計的簽字權。其薪資更多的按照業務水平、職位高低來調整。

3、就業範圍不同

正高級會計師和註冊會計師的就業範圍雖然也有重合,但是在大方向上會有些偏差。按照高頓CPA學員的說法,他們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過的員工,考出CPA以後一部分是留下來熬到升manager,另一部分是希望能跳進投行或者是諮詢等金融機構工作。再或者去世界500強等一些大企業做財務也不錯。

而正高級會計師的工作單位更偏向於國企和事業單位等一些比較重視職稱的地方,在體制內發展自己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