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我叫李竇斌,土生土長的北京爺們兒,記得小時候和發小兒在夏天傍晚喝著北冰洋,吃著稻香村的炸雞串兒,坐在天壇門口,聽著鴿哨的聲兒看著幾十只鴿子在湛藍的天空下飛過,無憂無慮絲絲涼風從肩頭吹過,那叫一個自在逍遙......

90年代亞運會以後,我感覺路上的汽車越來越多,樓房也越來越高,開始覺得挺高興,感覺城市越來越繁榮。但是,到了2008年開完奧運會之後,我就開始感覺外來人口跟汽車和房子的增速保持一致,地鐵和公交車裡聽不到北京口音,生活環境越來越擁擠。到了2013年,作為一個工作了10年的北京土著,手頭積蓄竟然買不起北京的一套公寓;開車,購物,醫院,餐廳,各大場所人滿為患,小長假出遊上午半天肯定是被堵在路上,感到了這個城市繁榮表面下的擁擠,而且空氣也越來越差,我慢慢下定決心要離開這個生我養我的故土......

畢竟從小在一線城市長大,讓我去二三線城市我覺得接受不了,再去廣州深圳的一線城市呢,作為北方爺們可能適應不了南方人的生活習慣......於是我想到了,不如移民出國吧。

我的目標鎖定在全球三大移民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綜合考慮選定了澳大利亞,走了190州擔保。

我辦理移民的過程整整用了3年時間,其中2年多在考雅思,前前後後一共考了5次雅思,因為小時候英語底子本身就不好,第一次考了5.0,直到最後一次考到了4個7分,當時最後一次拿到雅思成績單都快要高興的從2樓跳下去。

我的職業評估和申簽證還算比較順利,大概1年時間,終於在2017年4月拿到了簽證,8月正式登陸澳洲。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剛來澳洲感覺天是那麼的藍,鳥那麼多,當然鳥屎也不少,動不動就下雨顯得城市很乾淨。我時常去海邊溜達溜達,各種森林公園裡跑跑步感覺簡直是氧吧。

澳洲人口不算多,公交火車不是高峰都有大座,晚上過了7點人行道基本看不見行人溜達,清靜極了。我發自內心喜歡這樣的大環境,除了消費高點兒,當然牛奶果汁麵包還是比較便宜的。

過了倆禮拜清淨的日子,讓我不清淨的事情也醞釀著發生了......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剛登陸的時候在當地車行租了一輛車,準備買到處逛逛熟悉熟悉城市,買點兒家用電器方便用車拉。租車一天26澳元的價格比較誘人,但是車行告訴我,只有基本險和三者險,可以買保險一天加20澳元,說如果不買保險的話得籤協議,出事故的話,不論是不是租車人的責任,起陪額最高要7000刀。

我心說沒事,就北京那路況,作為一個老司機我開了10多年車,從來沒用過保險,每年都白給保險公司白送錢,而且車行說了基本險包括三者險,萬一我和別人刮上了,自己修自己車,別人的車可以用三者險來修,於是我簽了協議拿起車鑰匙就開走了。

沒想到租車第4天就和當地的一輛寶馬刮上了,是我的全責,因為他在前面紅燈剎車太急,而我又跟的太近追尾了。

我租的車前保險槓稍微有大概5釐米變形,他的寶馬車尾沒有變形,就是有幾道劃痕,當時互相拍了駕照信息,然後自己保險公司打電話等待處理。

在澳洲這種小的沒有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一般都聯繫警察的,叫了警察也不會來。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我大概問了一下國內這種情況,修理費用大概我的車應該是300元人民幣搞定,於是踏實了。

等到半個月之後還車,車行說:"你得按照協議先預付7000刀,然後等我們修理完雙方的車如果超過7000你就付7000,如果低於7000,我們補給你差額。”我說:“ok。"

過了大概7個工作日,我發現我信用卡上的7000刀的預付額變成了消費,於是我馬上給信用卡銀行打電話問情況,銀行說商戶是刷走了7000澳元。

從此之後的兩個月我多次聯繫租車公司,然後租車公司以各種理由讓我聯繫各種部門,說租車行不管車損的賠償,你去聯繫車損部門;

車損部門告訴我,我租的這個車是車行分公司從別的地方借調的,讓我去聯繫那個地方的公司;

當地公司說他們還是不清楚這個事情,只能看到我的合同號,具體修車明細還不知道......

大概2個月的郵件和電話之後,我放棄了直接聯繫車行問車損問題,改請教律師。

律師說既然簽了合同,那沒啥需要打官司的,而且7000刀在也不算大數目。

但是其實7000刀相當於我們一家三口2個多月的花銷,7000刀可以買一輛不錯的二手車了,我如果當時不籤協議的話租車公司不會給我車鑰匙的。

我問了律師,為什麼各種租車公司的起陪額不同,有的3000刀,有的4500刀,有的就7000刀。

律師說這是租車公司自己定的條款,具體怎麼操作的律師也不清楚。於是我上fair trading官網投訴,但至今也沒有得到回覆。

週轉了2個多月,我只能當做破財消災,踩了個深坑兒。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為了讓新移民朋友們不踩車險的坑兒,我想借用這個教訓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國內的車險和澳洲車險的不同:

國內的第三者責任險是包括車和人,如果發生交通事故,三者險保額內的金額賠付對方的車和人,自己的車如果沒買全險的話自己去修自己的車。

澳洲的第三者險不同,只對人,不包括車,所以我在租車時候車行告訴我的有基本險包括第三者險,當地叫CTP,只保人。這相當於咱們的交強險,是政府強制上的,如果不上,不讓上路,然後你再去商業保險公司買第三者財產險或者全險,有刮蹭事故這個第三者財產險或者全險才管修車的。

所以因為我當時租車時候只有第三者人身險,沒有買車的保險,所以我相當於賠了兩個車的修車費用。澳洲修車費用比國內的要高10倍,所以最後的修車金額超過了7000澳元,所以我最後賠了7000澳元。

因為車行答應給我提供的車損處理報告明細還沒有出來,我也不確定是不是修理保險槓那幾道劃痕就得7000多澳元。如果是這樣,那澳洲的修車產業真的很能創造GDP哦!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連修都不修,直接換了新的保險槓。

北京10年老司機在澳洲駕車也踩坑,中澳車險大不同!

最後還是提醒新移民朋友:初到澳大利亞,一定要搞清楚澳大利亞的交通法規、保險等信息,也包括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弄明白澳洲跟國內的不同之處。

凡事不要想當然,以為國內怎樣澳洲也是怎樣,這樣才能避免花冤枉錢,踩冤枉坑。


知外-出國上知外不踩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