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我是暈暈,來自浙江杭州。高中畢業開始我就在國外學習、工作、生活。

老實說,在海外生活期間是忙碌而滿足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簡單、真誠而直接。學生時代只需要努力學習,工作期間只需要努力工作;業餘時間跟朋友們的交流也很順暢。

我不算是一個埋在華人圈的人,也沒有一味跟local在一起。只是本著“以誠待人”,學習西方文化的精華,也努力保留中華文化內斂、謙遜的特點。所以那些年在海外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除了英語能力的提高,也學會了廣東話。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研究生畢業後,在國外生活八年的我為了愛情回國。

那時候年輕氣盛,總覺得自己有本事,到哪裡都能混得好。

婚後幾年有了自己的小寶貝,這時候問題開始慢慢凸顯。

首當其衝的是環境問題,空氣、水質、食品安全讓我這個新手媽媽每天緊張兮兮,不是說不愛國,但是祖國快速發展帶來的附加傷害實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其次,國內競爭壓力巨大,人文環境中的矛盾也開始慢慢展現,從大人轉移到孩子身上的物質攀比、從幼兒園開始的補習班、甚至是長輩們的盲目寵愛……工作上,職場如戰場,人心的浮躁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幸福感越來越低。

我先生也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有了孩子以後他也開始深思。以前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要離開祖輩生活的地方,可是慢慢的,移民開始變成我們未來生活的目標。

憑藉海外求學時期累積的語言、文化、工作經驗等優勢,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取得“真經”, 為了取得身份,我接受了到偏遠地區生活、服務的要求。

今年三月,安排好了國內的一切後,我們一家帶著五歲的女兒遠赴澳洲。

關於移民過程暫不多少,只能說要移民宜趁早。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初到澳洲,語言方面我毫不擔心,但偏遠地區租房之難遠超我的想象。

澳洲以人口密度作為劃分是否偏遠地區的重要標準,而澳洲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這三大城市;所以大部分區域中心城市其實都屬於“偏遠地區”。

而我所在的這個區域中心城市,雖說是偏遠地區,但因為附近人口也都願意集中到“鎮上”來,所以房屋空置率非常低。

開始看房的第一天,我就被告知這裡租房要排隊,要填寫個人信息、租房歷史、工作和經濟情況等,中介會記錄在案通知房東,而房東有綜合考慮、挑選租客的權利。

當時我的內心十分崩潰,因為先生和孩子一週後就要來了,難道我們一家要一直住酒店嗎?

所幸遇到了一家好心的房屋中介(夫妻店),兩夫妻在小鎮出生長大,在大城市居住多年後厭倦了大城市的噪雜,又回到了家鄉經營房產中介生意。

在我如實告知了身為新移民沒有租房歷史的情況,提供了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工作、經濟背景,並誠懇告知家人馬上要到澳洲的無奈後,夫妻倆也幫我跟房東求情。

終於,在我到這裡的第五天,先生孩子到澳洲的前兩天,我簽下了租約。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回想這段經歷,確實感慨萬分。在這裡,有幾點自己的經驗供參考:

如果是一家人一起登陸的家庭,建議像我們一樣分配任務,由語言能力比較好的人先行一步,留出比較充足的時間,安排開電話卡、租房、銀行開戶等事宜。

這樣一來可以比較輕鬆行事,二來後期不管是去社保、醫保、車管,甚至是寬帶公司,都要有當地地址和銀行賬戶。

當然,這也要取決於主申請人是誰,因為澳洲移民局通常要求家庭主申請人激活簽證後,副申請人才能登陸及激活簽證。

就像前面說的,登陸後第一件事就要有地址和銀行賬戶,不然後面的申請都不順利。

這裡的租約是可以作為信用記錄一部分提供的,後面申請到的醫保卡Medicare也可以作為信用記錄的一部分提供給寬帶公司等。

簽約電話卡、寬帶等通常要等有澳洲地址和醫保卡等才可以辦到,所以來之前可以淘寶購買Prepaid電話卡,這樣一落地就有聯繫方式和網絡了。

租房時作為新移民,一定要保持平常心,並且有策略性。

比如我們作為帶孩子的家庭,居住環境的安全和便利性是首要因素,而在澳洲因為出門基本都開車,所以這裡的便利性主要是指靠近學校等。

如果要租價廉物美的房子,必定會面臨跟本地人競爭的情況,而房東通常會選擇本地人。所以我們要“搶到”房子,要不然就是選擇稍遠一些的社區,要不然就是提高預算。

本地人租房一族通常經濟不會太寬裕。比如我所在的地區,本地人預算一般周租在300-350澳元,假如預算提高到380澳元以上,就必然少了很多的競爭。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跟澳洲的交流,從最初的租房階段開始,就要講究“以誠相待”。

澳洲人十分尊重隱私,不想說的可以直接拒絕,但是基礎的簽證信息、工作情況等作為租房信用記錄是一定要坦誠告知的,並且有難處也可以直接說,新移民在澳紀錄通常都很少或基本沒有,邏輯上說得通,澳洲人就會理解。

如果大家來澳前可以儲備一些澳洲的“推薦人”,那就更好了。推薦人可以是僱主、銀行客戶經理、律師、房屋中介等,也可以是房東、合租人、同學等;但不可以是朋友。總體來說推薦人就是證明我們的經濟能力和誠信程度的人。

最後,租好房子後請趕快讓勞動力出場,這裡租房傢俱都要自備,還要自己組裝傢俱;都是苦活、累活。

海外生活8年再移民澳洲,我也覺得初到安家不易

另外,到澳洲很重要的就是要買車,買車前要到比如Vic Roads(維州)的車管所要一個Customer Number, 買車後車商可以安排上牌、過戶等。

如果是跟我們一樣打算來了先買二手車練練手的,建議找正規的二手車經銷商,Google地圖可以直接搜索used car等一切生活有關的信息,也可以直接問當地人,餐館老闆、酒店前臺都能告訴你。

最後,總結一下新移民可能需要用到的網站地址:

租房、買房:www.realestate.com.au

買車: www.carsales.com.au

生活大百科:www.google.com到了境外就可以上Google啦!!!

登陸後步驟參考:

1.買預付Prepaid電話卡(來澳洲以前就可以淘寶買);

2.開銀行賬戶;

3.找房子(澳洲地址),申請水電煤寬帶等;

4.申請澳洲稅號TFN(每個成年人都要申請),社保Centrelink, 醫保Medicare等;

5.車管所申請Customer Number, 買車。

最後特別提醒一句哦,初到澳洲,到哪裡都要帶上護照、簽證信息打印頁、房屋租約、申請移民階段做的公證等;另外,如果有孩子要到澳洲上學的話,請把孩子的疫苗注射紀錄和出生證、出生公證都帶上,需要提前預約council或GP補打疫苗等。

不管來澳前是什麼樣的性格,來澳以後都建議當個“話癆”!你可以不提自己的過往,但請用誠懇的心詢問本地人,獲取學校、生活區、商業區等方方面面的生活訊息。

希望每一位新移民都可以順風順水快速落地,讓自己澳洲新生活有一個漂亮的新起點。

知外 - 出國上知外不踩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