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件事很容易,構個體系很艱難,論藥企挑戰數字營銷的各種方式

批評件事很容易,構個體系很艱難,論藥企挑戰數字營銷的各種方式

隨著兩票制,營改增,嚴打商業賄賂,三級分診等組合拳的實施,藥企整個營銷體系在內外環境的壓迫下逐步進行轉變。但是一般來說,人們總是比較依賴既往成功的舒適區,因此任何一個創新的東西都會被處於舒適區的人挑戰,現在就來看一下藥企常見的挑戰數字營銷的方式。

Dr.2在過去幾年中大約拜訪了國內近百家藥企,我們可以提煉出甲方的一些核心觀點,大夥一起探討。

藥企挑戰一:用戶數量

作為乙方,最常被藥企挑戰的是:無論你公司是醫生社區還是醫患端,藥企都會說“你們醫生數太少了”。

因此,之前大批死亡的移動醫療同行都做了些什麼事?

一是造假,虛報十倍以上的數據。

二採用大規模補貼和暴力人力推廣的方式,讓賬面醫生用戶數字增加。

但其實這個事情,我們在執行項目的人會很清楚,因為不管哪個載體,就算你有再多的醫生,通常活動的響應率都不超過8%,這是我們多次總結的規律。換句話說,就算是中國最大的中國醫師協會,號稱有幾百萬會員又怎麼樣,他們每次活動的響應率實際上也是非常低的。所以有時候賬面數量並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只看數字的很多藥企甲方經常說外行話。

好比很多巨型藥企號稱自己的公眾號有8萬、12萬的醫生關注,但是他根本就不敢推文,因為他一推就會有幾千的用戶取消關注。實際上確實有12萬實名認證的醫生,但是每篇文章也就只有幾千流量,估計裡面還有一半是自己人,因為藥企推廣的醫藥代表也要轉發,真正參與的醫生就更少了。這是因為藥企自己的醫生平臺的增長方式是:給一線代表壓指標,讓他把其覆蓋的醫生強行推上來,跟獎金或績效掛鉤,而並非醫生的真實需求,換句話說:自然增長趨向於零!

因此,我們要有這兩個真實的覺悟:

1)要想持續觸達目標醫生,無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比較難的。

2)無論註冊數量有多少,每次觸達的只能是少數醫生。

就像很多藥企會吹噓說“我們能覆蓋XX萬醫生”,但每次做學術會議實際能來200,300就已經很了不起了,原理都是一樣的。但是藥企喜歡簡單粗暴,至少數字越大越好,也不管是不是花了幾十倍的冤枉錢。

藥企挑戰二:觸達載體

就像上面第一點提到的那樣,當藥企說要做一個調研,XX藥企跟我說他有一個醫生panel庫,YY藥企跟我說他有一個調研系統。那我就會向他們毫不客氣的指出,你們沒有載體去觸達這些目標醫生,所有數字仍然是賬面虛擬數字。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想做一個調研,你怎麼讓你的目標醫生知道?你怎麼推送給他?你是用app或網站還是微信?你是要每次都給他打電話,還是找人去實地拜訪他,然後說服他填寫調研表,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其實目前非常多的第三方調研公司不管號稱有多少客戶,他們卻是沒有載體去低成本觸達這些目標人群的,更多時候只能層層轉包!

就像沒有任何一個第三方載體的用戶數可以超過醫學會,但那又怎麼樣?他們的很多活動包括調研也要在第三方渠道進行推廣。每一個渠道都能覆蓋其他人覆蓋不到的地方。即使空有用戶信息或者電話等信息,那又怎麼樣?哪怕你發短信,也就只有2%的人能看到。當然你也可以打電話,但現在9成的醫生已經不會接了,因為早就被詐騙、廣告的騷擾電話弄得筋疲力盡。

因此:載體是數字營銷的重中之重

見藥企的時候,經常遇到藥企的人批評移動醫療平臺頭頭是道,這也不行,那也有問題。有時我就會問:那你們線上是怎麼做的?Dr.2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我們線上還沒有做!

如果接下來再問一個問題,“那你們準備怎麼做?”,通常就是一片死寂。

其實在一件事還沒有做的時候,更多的是無知者無畏,有時候會不知道難度幾何?有時候會想當然,有時候會無原則刻意壓價和或者挑刺。

而通常藥企會過度高估自己的實力,特別是產品構建的複雜性與推廣難度。最常聽的一句話是,我們有幾千醫藥代表,所以推廣根本不是問題,一般說這句話的人根本就沒幹過,幹過的企業根本不敢說這句話。

健康元和麗珠投的可愛醫生,綠葉製藥投的醫格,恩華藥業投的“好欣情”(剛剛剝離出並表),禮來自己做的“糖尿病心天地”,譽衡藥業投的朱李葉,昆藥老總投的醫生匯,康哲藥業實控的醫生圈.......還有更多的公司大夥根本都不知道就已經銷聲匿跡了,有哪一個能在移動醫療各領域有任何的行業地位或者進入前五名呢?

實際還是一句話,批評一件事情很容易,構建一個體系很艱難!

當然藥企一般不會認為是自己有問題,他們會覺得是別人的問題,供應商的問題,要麼就是“這一屆醫生”不行!自己的戰略肯定沒問題,主要是執行團隊的錯!

但為什麼藥企自建醫生社區到目前為止就沒有成功的案例?一個都沒有!

即使有的藥企會說我醫生的數字有多少多少,但那是用了巨大的海量的資源換來的,而且後續根本就不敢動,一動就掉粉。還有很多的藥企內部人士更多的是想媚上,做出來的效果寫出來的報告讓BOSS看著滿意就行,他們甚至會為此去造假。

舉個例子,之前某西南皮膚科藥企做了一個醫生端的直播,好巧不巧,直播開始後半個小時我進去看了一眼,那時候的點擊大概是400多,這時候我退出,後來我又進去看了一眼,結果發現觀看人數+2了,並且我退出後人沒有減少,於是我再退再進再退再進,同時試驗了幾十次之後發現,除了我自己不停地+2,沒有任何其他新增或減少的數據,到最後的時候,觀看人數的數據定格在600。

如果真的有600人觀看,那這個直播可以說是很成功了,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600多的所謂觀看人數,去掉我,去掉一些進出的人,實際點擊數也就400多,400/2(一個進入點擊算2)只剩下200人,再減去藥企的醫藥代表和工作人員,實際的目標醫生可能就只剩下幾十個人了。

這就是真實的醫生端包括藥企端做在線直播的現狀。而且很有可能的是,剩下的這幾十個目標醫生也只是進入去了一下,最後都沒有聽完,只是數字留在了那裡,但是負責直播運營的人,向BOSS彙報的時候肯定是有600目標醫生參與的,上行下效,掩耳盜鈴!

藥企挑戰三:覆蓋方式

藥企經常把線上推廣和線下一個個拜訪的方式進行邏輯混淆。其實要區分他們很簡單,線下的醫藥代表拜訪是一個個的點覆蓋;學術會議無論是按照學術領域還是按照區域都是一條線覆蓋;而數字營銷是面覆蓋,覆蓋一個省一個市和覆蓋全國是一樣的。

有的藥企會對我說,你說你的數字營銷是全國覆蓋的,收我30萬元,那我們不如先試點一個省一個區域,你給我30萬元除以34個省,再乘以我要的區域數量,好不好?

這是非常常見的,藥企把線上和線下推廣做了混淆。有些人確實不太懂,他們會覺得按照他所說的,平臺方花的精力也少了,藥企付的錢也少了,豈不是挺好?其實對平臺方來說,做全國和做區域的數字營銷是沒有任何區別的,而且低過某個成本點也是沒法做的,因為平臺方要從後臺,技術,載體以及推廣方面付出綜合成本。

最後,我還是那句話,用戶行為在遷移,目前醫患雙方都把互聯網作為重要的信息獲取入口並將決策前移,那麼藥企還能不做數字營銷嗎?早做晚做早晚都得做!

某著名跨國藥企S司的某心臟科產品裁掉了所有的醫藥代表,只做線上推廣和學術活動。在之後的一整個年度之中,產品銷量上升30%,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案例,敢於做這個決策的人也是非常有擔當的。下次我們再擇機去分析探討這個案例,這也會讓很多說數字營銷無效的人大吃一驚。

想了解數字營銷與學術推廣的朋友,可以與作者Dr.2交流聯繫(微信號:medicool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