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微軟,GE工業物聯網能復甦嗎

牵手微软,GE工业物联网能复苏吗

【無所不能 文 | 蠶豆 徐雷鵬】股價下挫、被踢出道指、被媒體稱為蒙受奇恥大辱的通用電氣(GE)仍然創新砥礪前行。

困則思變,GE這家百年老店正在謀劃全面轉型。工業物聯網也在持續投入,7月16日,GE與微軟宣佈擴大合作伙伴關係,加速其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此前,作為業績調整的舉措,GE近日正式剝離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重心轉向可再生能源、電力和航空三大板塊。

G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JohnFlannery 在GE旗艦工業軟件大會上說到“建造機器已經不夠了,”弗蘭納裡說。“只建造機器的公司將無法生存。”物聯網看來,還是未來的重點。

GE微軟攜手,消除工業數字化障礙

GE與微軟週一宣佈擴大合作伙伴關係,將運營技術和信息技術結合起來,消除工業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項目方面面臨的障礙。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GE Digital 計劃將在Microsoft Azure上標準化其數字工業平臺Predix 解決方案,並將Predix產品組合與Azure的本地雲功能(包括Azure物聯網和Azure數據和分析)深度整合。

各方還將共同銷售和市場推廣,為客戶提供優質工業物聯網(lloT)解決方案。

此外,GE還將在其業務中使用Microsoft Azure來提供額外的IT工作負載和生產工具,包括基於Predix的內部部署,以推動整個公司的創新。

根據GSMA Intelligence的最新數據,隨著市場價值從連接轉向平臺,應用和服務,預計到2025年全球物聯網市場的收入將達到1.1萬億美元。

早在去年11月,GE就已經與微軟達成合作。基於微軟Azure構建的Predix應用程序將協助用戶轉換產品,優化運營,提升員工能力並改善與客戶的溝通。

當然,這不是GE第一次攜手互聯網巨頭。2017年10月份,GE就已經與蘋果展開合作,在IOS平臺上推出predix應用。Predix是GE推出的物聯網平臺,被定義為在工業應用中基於雲的操作系統,覆蓋GE旗下醫療、油氣、航空等各大業務領域,並可以接入各種工業設備。

物聯網之路坎坷,推廣屢屢受挫

雖頻頻攜手互聯網巨頭,GE的工業物聯網之路一路經歷坎坷。

2011年,GE在加州聖拉蒙成立軟件中心,力圖開發出一款行業級操作系統以替代工廠和行業設備,成為工業領域中的“Windows”。2012年,GE正式提出了“工業物聯網”這一概念。

2013年,基於雲計算的軟件平臺“Predix”被開發出來。Predix起初只被應用於GE飛機引擎的配套軟件服務。此後,基於戰略需要,Predix被GE重新定義為在工業應用中基於雲的操作系統,開始覆蓋GE旗下醫療、油氣、航空等各大業務領域。

2014年,GE將各種工業設備的管理方案整合成了四十餘種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統稱“Predictivity”。 2015年,GE成立了“GE Digital”,並宣佈將Predix全面對外開放(支持非GE設備)。2016年年初,Predix平臺正式開始運行,成為面向全球工業領域的物聯網平臺。Predix允許工業企業基於其標準,創建和開發自己的工業物聯網應用,並在Predix上部署。

Predix的應用為客戶帶來不少積極成果

美國愛克斯龍(Exelon)電力公司就在其發電機組上部署了一整套Predix軟件應用,這些機組總裝機容量達32700MW, 涵蓋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和天然氣發電等多種形式。這些軟件應用提升了愛克斯龍設備的表現和可靠性,讓其風電機組的發電量每年增加了1-2個百分點。

卡塔爾液化天然氣生產商RasGas公司採用predix內的APM解決方案提升其關鍵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僅在設備停機上的損失就減少了247萬美元,設備可用性提高到了99%以上。

短短几年,Predix從概念走向現實,從單一的工業配套軟件走向開放性的服務平臺,其發展不可謂不迅速。但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Predix卻屢屢受挫

2015年,GE時任董事長兼CEO傑夫·伊梅爾特來華向中國企業推銷Predix,不過應者寥寥。雖然其先後與海爾、中國電信展開合作,力推predix在中國落地,但大都無疾而終。

與此同時,GE在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西門子、施耐德也相繼加入工業物聯網建設,競爭愈發激烈。有業內人士分析,GE雖然向用戶開放了Predix,但還面臨著數據收集壁壘、專業適應性、工業安全等方面的巨大挑戰。

2016年,GE曾以9.15億美元買下雲服務公司ServiceMax,又收購了兩家AI初創公司:Bit Stew Systems和Wise.io GE,投入巨大財力嘗試建立自己的雲服務“Predix Cloud”,但在亞馬遜和微軟花費數十億美金投入該領域之後,GE選擇了放棄,轉而使用亞馬遜和微軟的雲服務。

Predix四處碰壁的同時,GE自身也陷入發展危機。前期用於研發的巨大投入並沒有得到回報,力挺Predix的伊梅爾特於去年7月黯然離開。

John Flannery上任後,GE接連剝離非核心業務,力推公司發展轉型,外界一度以為財務出身的他會放棄這項燒錢的業務。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反而加速了工業物聯網業務的轉型。

他在上任時談到,“數字化即未來”。

數字工業化之路仍是未來發展方向,但發展模式轉型勢在必行。此次和微軟實現合作,也是其揚長避短、各取所長的體現。

完全剝離油氣業務

2017年,GE利潤大幅下滑57%。業務冗餘,業績下滑,促使通用股價持續下跌。

2017年以來,通用電氣股價一路下跌,從30美元下跌到如今的13美元左右。市值蒸發逾1000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債務方面,據統計,通用電氣和通用資本到2020年共有420億美元債務到期,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債務壓力越來越大。據其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截止今年3月31日,公司總負債規模達到2813.69億美元,負債率78.5%,現金流只有321億美元。

下降的利潤、持續走低的股價和高昂的債務迫使GE選擇出售部分業務以回籠資金,並不斷精簡公司非核心業務以降低成本。

據WindDaily報道,GE已於近日正式宣佈剝離石油和天然氣業務。此前GE出售其工業內燃機業務、退出油服公司貝克休斯,今年5月,通用電氣作擬以111億美元出售旗下運輸業務部門50.1%的權益,與鐵路設備製造商西屋制動公司合併。此外,通用電氣也正在為自己的保險業務尋求買家。

在6月26日對外發布的公告中,GE稱公司將聚焦航空、發電、可再生能源三大領域,進一步縮小其核心業務範圍,以適應公司的重組戰略。

當然,GE業績不好,也是大環境使然。

將GE剔除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現在所包括的30家企業裡,只剩下7家是工業製造企業,其餘23家都是代表服務、技術、零售和創新領域的企業。

目前製造業佔美國GDP的比重不到20%,美國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已經是一個無法阻擋的趨勢。

牵手微软,GE工业物联网能复苏吗
牵手微软,GE工业物联网能复苏吗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無所不能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