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社交媒體網紅營銷遭遇瓶頸 多家大品牌方表示反感

Gia Kashyap 是一名 27 歲的 Instagram 大號網紅,粉絲數為 11.1 萬,她發佈的關於時尚和美容的帖子在過去四年中已經使 200 多個品牌得到宣傳。

海外社交媒體網紅營銷遭遇瓶頸 多家大品牌方表示反感

Kashyap 說:“在過去一年,圈內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大品牌現在只想與四、五名影響力人士合作,而不是以前那樣同時聯繫好幾十個人。他們還要確保你沒有與其他競爭品牌合作。品牌關注的不再是粉絲數量,而是看內容的質量,過去的品牌代言等等。他們現在更聰明瞭。”

社交媒體網紅在 Instagram、Snapchat、Twitter 或 Facebook 上發佈從旅行到豪華酒店、從瑜伽到健身、從時尚到美容的各種信息,就如 Kashyap 一樣。

Magali Vaz,一名 26 歲的影響者,擁有 30 個品種的貓咪,說:“網紅也許不是專業的。這些品牌正在以一種糟糕的方式改變大眾對我們這個群體的看法。一夜之間網紅數量暴增會加強品牌對合作內容質量嚴格的把控。”

頂級營銷人員認為,由於這些博主的真實性和親和力,消費者更有可能因為受到他們的影響而做出購買決定。然而,對於這些二十多歲的網紅,一場變革已悄然興起。

四季酒店及度假村的發言人 Gargi Guha 已經厭倦了那些網紅。在過去的幾年裡,她已經處理了數十個網紅提出的數百個免費住宿請求和一些令人無法容忍的要求。

Guha 說:“有些網紅已經開始欺騙品牌方了。他們所發的內容模糊不清,粉絲的評論也都是購買的水軍。這些內容沒有真實度,有些人發表的一些帖子甚至語法都不正確!”

品牌和數字營銷主管顯然沒有像過去一樣對這個產業那麼熱情了。有人也開始質疑整個營銷理念的真實性、品牌忠誠度和實用性。

印度最大連鎖酒店之一的一位高管表示:“對於擁有 5000 名粉絲和一部 iPhone 這樣有影響力的人來說,他們認為免費入住酒店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權利。”因為擔心會受到這些博主的強烈反擊,她本不敢這樣說。她還說:“我每天要收到 150 封來自博客、Instagram 的大號的電子郵件——這太荒謬了。”

根據印度互聯網和移動協會(IMAI)和數字廣告公司 Yaap 最近委託的一份報告,印度的搜索網紅營銷在過去三年中增長了三倍多。全球有超過 100 萬的社交媒體大號,預計該數字將呈指數級增長,因為該領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利潤豐厚的職業,並且沒有限制條件。

在印度,大約有 3 萬人擁有至少 5 萬名粉絲。加上所謂的擁有少量粉絲的網紅,總共的數量將超過 10 萬人。

奧美的前領導人,社會主義者 Karthik Srinivasan,現如今與專業人士合作,從事社交媒體品牌建設,說:“有一定數量的粉絲或在線觀眾的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在代理商圈子裡有一個笑話,相比他們 Aadhaar 數據,這些網紅更關注他們的收費價格。”

品牌商正在仔細研究網紅們粉絲的總數、參與度、回覆率以及發帖者對評論的回覆率,以確保網紅形象的親和性。為了對抗缺乏忠實度的一些博主,許多品牌商開始在合同中添加非競爭條款。還有一些品牌方則希望在僱用他們之前能面對面地接觸瞭解這些網紅們。

Taj 酒店發言人表示:“我們有嚴格的審查程序,包括分析他們在 Instagram 上的內容、圖像風格、產品描述、收到的評論種類,粉絲的參與程度、年齡、居住的國家以及他們過去曾合作過的品牌有哪些。”

印度是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和 Snapchat 等社交媒體巨頭的最大市場之一。隨著社交媒體因其在傳播仇恨言論和暴力內容方面的作用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及印度的用戶激增,品牌商只希望確保他們能避免遭受這些附帶損害。

Koolkart 聯合創始人 Suneil Chawla 表示,他的團隊在簽約品牌之前會與所有候選人會面。他的公司將品牌與內容創作者聯繫起來,以創建內容並運行病毒式營銷活動。

他說:“這有助於互相建立信任。我們讓我們的推廣者們直接公開他們自己的廣告費。我們還建議他們不要與不信任的品牌合作。”

網紅們會擔心他們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許多人認為,與多個品牌合作實際上是保持中立和維持粉絲信任的好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