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下泌尿道疾病(FULUTD)

什么是猫下泌尿道疾病


猫下泌尿道疾病(FLUTD,猫泌尿综合症,猫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猫尿路疾病,表现为尿频、血尿、排尿困难、尿痛、排尿异常等。该病多与膀胱和尿道结石、结晶和栓塞等有关,但是大多数情况下80%的FLUTID都是非细菌因素导致的,但是年龄大于10岁的猫咪细菌性膀胱炎还是比较常见的。FLUTID一般发生在1-6岁,公、母猫均有发生,以去势公猫和长毛猫发病率最高,尿道阻塞以公猫较常见,膀胱炎和尿道炎则母猫多发。

猫下泌尿道疾病(FULUTD)

FLUID是一种综合征,如果排除泌尿道疾病还有其它原因可以导致猫咪下泌尿道疾病,例如创伤、泌尿肿瘤、尿失禁(一般见老年猫或有脊髓损伤的猫),FLUTD影响猫咪整个下尿路,包括膀胱、尿道、生殖器,在诊断上FLUTD一定要与猫咪上尿路疾病(FUUTD)区分开来,猫上尿路疾病在猫中十分罕见,主要影响猫咪的肾脏和输尿管。

猫下泌尿道疾病原因


猫咪饮食

喂食猫咪吃了过量的含镁的干粮食是形成猫咪下泌尿系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因为粮食中镁和碱性尿液容易形成磷酸铵没结晶。

喂食猫咪干粮食,猫咪饮水少,尿液浓稠,尿中结晶或颗粒在膀胱和尿道中容易形成或者增大,从而形成尿道阻塞。

病原体感染

由病原体感染猫下泌尿道感染引起,例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虽然这些病培养得不到病原体,但是在治疗时使用抗生素,产生的细胞碎片,也利于尿结石的形成。

膀胱及尿道疾病

膀胱和尿道的一些肿瘤,如纤维瘤、血管瘤、鳞状上皮细胞癌、前列腺癌等造成尿道狭窄、出血、甚至阻塞等。

医源性因素

如导尿管探诊﹑冲洗﹑手术后留置在尿道和膀胱中的导尿管,尿道造口手术等。

其它因素

过度肥胖、缺乏运动、酸化或碱化尿液、去势、卵巢摘除、处于应激状态等因素也可能成为本病发生的诱因 .

猫下泌尿道疾病(FULUTD)

猫下泌尿道疾病症状


初期,最明显的症状为尿频,每次尿量减少,甚至出现排尿困难,患猫排尿行为异常,屡屡作出排尿姿势,但排尿很少或无尿排出,有时会被认为便秘。随着病情的加重,患猫出现尿淋漓﹑排尿疼痛﹑尿中带血,甚至无尿。

尿闭以后,腹围膨大。腹部触诊时摸到胀大的膀胱。此时如不能及时治疗,病猫食欲下降或废绝﹑呕吐﹑脱水,如阻碍物不及时排除,最后引起尿毒症或肾衰,有时膀胱破裂、腹腔积液。

猫下泌尿道疾病诊断


腹部触诊

检查膀胱是否胀大,若胀的很大,很紧张时,完全堵塞时,最好不要做挤压膀胱的动作,因为这样做很危险,有时力度控制不好会导致膀胱破裂。如果猫咪频繁的上厕所,但是膀胱内留存的很多,这可以充分的说明小便排出出现了困难,也就是说尿路发生了堵塞。何种原因导致的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若膀胱空虚,基本无尿或很少量的尿,这说明尿频,尿道发生堵塞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是尿路受到刺激,导致尿频。何种原因导致的,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若膀胱内留有部分尿液,胀大的不严重时,可以尝试挤压膀胱,收集部分尿液进行化验。

腹部触诊可以排除,便秘导致的频繁上厕所,触诊膀胱时,有时能摸到膀胱内大块的结石,这种病例比较少见。因为猫的膀胱结石大部分呈泥沙状。触诊肾脏,依据肾脏的大小、质度初步判断肾功能的情况。

尿液分析

尿液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查找病因,检测潜血、尿液的pH值、比重、是否含有尿蛋白、酮体、亚硝酸盐、尿糖、尿色、尿味等等,另外尿沉渣检查项目包括是否含有结晶、细菌 、红细胞 、白细胞、尿路上皮、管型以及异形细胞等。

不同类型的下泌尿系统疾病,在尿液分析结果上是有差别的。

单纯的细菌性膀胱炎,在尿液分析中,可见到细菌,亚硝酸盐(+),有白细胞、红细胞、潜血也会呈阳性,尿蛋白可能也呈阳性,可能还会有些膀胱上皮或是尿路上皮等。

结石引起的FLUTD,在尿液分析中,可能能见到pH值改变,如pH>8,同样也会有潜血,但是亚硝酸盐可能是阴性,沉渣检测时可以看到尿结晶,不同的结石结晶形态也是不同的。当然白细胞红细胞也会有,也可能有尿路上皮,若尿道堵塞影响到肾脏时,可能还能见到管形。管形也分为好几种,管形的出现说明肾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

血常规

主要是大致的了解一下是否贫血、全身的炎症反应状态、血小板数量,及异常情况。

猫下泌尿道疾病(FULUTD)

影像学检查

目前应用于国内宠物医学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普通X线片,尿路造影,B超检查,在国外还能够做CT或是MRI。

普通的X线片

可以区分是否有可显影的膀胱结石,还可看到膀胱的大小形态,肾脏的大小形态,以及腹腔的其它脏器是否有可见的异常。

B超

B超检查膀胱时,膀胱最好有尿液存在,并且量比较大时,B超能够检查的相对清楚一些。B超能够检查到膀胱内的结石、肿瘤,检查到膀胱的内在形态是否正常。

尿路造影(有2中方法)

一种是采用静脉途径,从静脉注射造影剂,很快造影剂就可以通过肾脏进入输尿管,再进入膀胱。这种方法可以检查肾盂、输尿管以及膀胱是否正常,但做这种检查时需要全身麻醉,并且有肾功能障碍时,做这种检查风险比较大。

另外一种尿路造影是将造影剂(分为阴性造影剂和阳性造影剂)通过尿道口注射到尿道和膀胱内,这种方法可以检查尿道是否堵塞或狭窄,并可帮助判断病变部位。这种方法也有助于检查膀胱是否漏尿,膀胱壁的形态是否正常,是否有肿瘤等等。

总之,FULUTD的最终确定,不但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年龄、品种等,还要结合临床检查的结果,综合考虑后才能给出一个结论。

不同类型的下泌尿系统疾病,有时治疗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类型的下泌尿系统疾病,全身状态不同时,采取的治疗措施差异也是很大的,这说明前面的诊断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