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本來想以“相聲大師”來稱呼馬季先生,但是相聲界的大師太多了,不足以表明馬先生對相聲傳承及發展的貢獻,姑且以“歌頌型相聲大師”來稱呼吧,有什麼不對望觀者見諒。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馬老各個時期的照片

馬季(1934-2006)原名馬樹槐,很早的就喜歡上了相聲,1956年,馬季參加了全國職工業餘曲藝匯演。表現出的天賦被劉寶瑞和侯寶林同時看上,同年,馬季正式進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成為專業相聲演員。到了57年,侯寶林對馬季說,你這個馬樹槐呀,繞嘴。做個演員,應該名字起得響亮一點,這樣人家容易記住,另外筆畫要少一點。所以就用了當時的一部放映匈牙利喜劇電影《牧鵝少年馬季》中的馬季為自己的名字,侯寶林也很同意,當天馬季就去了派出所將名字給改了。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左起)侯寶林、劉寶瑞、馬季

在進入廣播合唱團後,劉寶瑞和侯寶林都想將他收之門下,而領導們也對馬季的才華很重視,安排了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等當馬季的老師。其中侯寶林為責任老師本來安排這麼多大師級的人物當馬季的老師,對於馬季來說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事實並非這樣,由於是劉寶瑞和侯寶林同時發現了馬季,所以教導馬季最多的就是侯、劉兩位先生,馬季夾在這倆人中間用今天的話說“痛並快樂著”。一方面要繼續自己的作品創作,而且還要平衡兩位大師之間的關係,夾在倆人中間很是辛苦。而在1957年後中國廣播說唱團分為兩個演出隊,馬季當時已經自己帶領一隊了。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馬季

侯寶林、劉寶瑞、馬季

到了“文革時期”各種曲藝藝人基本都遭受了衝擊和打擊,別說創作了,連登臺演出的機會都沒有,相聲的表演創作一度陷入了終止。雖然當時各個地方成立的一些宣傳隊偶爾也還能見到相聲的演出,但是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直到1973年,馬季和唐傑忠的一段《友誼頌》打破了專業相聲方面的沉默,通過電臺的廣播,在全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標誌著相聲又回來了,使許多相聲演員感到興奮。讓人們看到了相聲復甦的希望,而這段相聲也標誌了相聲又一個風格的誕生那就是“歌頌型”,在那個特殊的時期,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能夠不受打擊。1976年後,馬季創作《白骨精現形記》《舞臺風雷》,解恨解氣,有血有肉,笑料很多;《北京之最》《多層飯店》。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宇宙牌香菸

“文革”結束後相聲真正的迎來的“春天”的到來,馬季緊抓時代發展的脈搏,將相聲這門傳統藝術搬進了電視,走入了“春晚”舞臺,83年的春晚馬季先生擔任了總策劃,並與趙炎合說了《山村小景》《小小雷鋒》以及《說一不二》三段相聲,而被馬季發現並提拔的姜昆也與李文華合說了《錯走了這一步》等作品,而到了1984年《宇宙牌香菸》更成為了馬季作品中的經典之作,同時在這屆春晚中馬季依然擔任了主持人。但是到了85年的春晚,由於各種失誤,使那年的春晚成為一屆失敗的春晚,馬季身為總策劃和主持人遭受了很多非議,在這屆以後,馬季再也沒有在春晚上擔任過主持人,87年同自己的弟子們表演了一段《五官爭功》,89年和徒弟劉偉表演了《送別》等都成為了膾炙人口的相聲作品。直到2000年以前,馬老還依舊陸陸續續的的參加演出。而他培養的弟子姜昆、馮鞏等人也成為了那個時期相聲表演的中堅力量。為相聲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馬季和趙炎

侯寶林當時對馬季的評價是“別人都是塊木頭,只有馬季是塊玉”。鑑於馬季對中國新時期相聲做出的偉大貢獻,中國曲藝家協會擬授予馬季先生“人民曲藝家”稱號。2006年8月10日,第四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評獎結果發佈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馬季獲得終身成就獎。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有感於相聲發展停滯不前,馬季對於相聲迴歸劇場這個提議很是贊同,李金斗的“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馬季相聲給題了詞,而郭德綱的德雲社馬季先生更是排除了諸多非議,也給題詞表示支持,並且在訪談節目中也給予了高度評價。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馬季在家中因心臟病,經北京市昌平區中醫醫院天通苑分院搶救無效逝世,享年72歲。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馬老公開支持郭德綱

“歌頌型相聲大師”馬季

給德雲社題詞

雖然“歌頌型”先生並非馬先生首創,在這之前已經有類似作品問世,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友誼頌》在這個題材中的特殊意義。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填補了“文革”十年相聲史上的空白。雖然現在人們對於這種題材存在很多非議,認為是相聲不景氣的罪魁禍首,但是在那個特殊的時期,相聲已經在諸多因素下瀕臨滅亡,正是這種題材使相聲在那個特殊時期得以存活,使相聲能夠在“文革”結束後,很快便恢復了元氣,並且到了一個巔峰期。畢竟人們是健忘的,中間接近十多年的空白,不是那麼容易恢復的。相聲的不景氣是諸多因素造成,不能將過失全怪在一個人或兩個人的頭上,“人浮於事,得過且過”“自私自利,嫉賢妒能”才是相聲那段時間陷入低谷的真正原因。雖然德雲社出現以後相聲市場貌似一片火爆,但是相聲界的勾心鬥角互相拆臺卻阻礙了相聲風格多樣化的進程。只有互相交流通力協作,才是一門藝術真正能夠永久發展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