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小散買到這種股票,欲哭無淚

為什麼在股票市場賺錢那麼難?

我們不妨採取發散性思維來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

為什麼做電商的馬雲能屌絲逆襲成為中國首富?而化工行業的創業者卻無法實現逆襲,成為中國首富?為什麼互聯網行業這十年裡誕生了這麼多百億富豪,但是化工行業沒有誕生百億富豪?是不是因為從事化工行業的人都是傻子,從事互聯網的都是天才?這麼一思考,答案很快就浮出水面:因為互聯網是新興行業,化工行業是古老的行業。在一個古老行業裡,幾乎不可能出現新誕生的企業幹掉原來老牌的企業。因此在這些傳統行業裡,想冒頭出名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

於是我們就得出了投資世界第一大定律:新晉玩家想在一個古老的行業裡發財致富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那麼股票投資行業有多古老?答案是100多年。在這100多年裡,股票投資行業有沒有出現過技術革命?我覺得有三次,第一次技術革命是圖表技術,即技術分析,第一批使用技術分析的人賺到錢了,例如李佛摩爾、江恩。但是後面模仿他們的人都沒成功。第二次革命是價值分析,第一批使用價值分析的人賺到錢了,例如巴菲特,但是後面模仿他們的人也沒成功。第三次革命是量化交易(大數據分析),但目前尚未完全成熟。

同樣是古老的行業,為什麼石油行業的利潤比服裝行業要高?答案是石油被壟斷,而服裝行業是完全開放競爭的行業。

於是我們得出了投資世界第二大定律:行業准入門檻越低,利潤越低,要在低門檻行業生存,你必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個非常容易理解,有門檻就能拒絕大部分人進入,人越少,賺錢越容易。門檻越低,進入的人就越多,就像1000人混戰的角鬥場,要成為角鬥士冠軍,那得幹掉999個人,這難度有多大,毋庸多言。那麼股票投資的門檻如何?零門檻!你去應聘一個清潔崗位,人家至少還要面試一下你,看看你是不是女性,身體有沒有殘疾。但是參與股票投資呢?只要你有一個身份證就可以到任意一家證券公司辦理開戶手續,只要你往賬戶裡存上1000元,就能買上100股。在股票市場上,你要成為1%的贏家,你大概需要幹掉多少個競爭對手?答案是3000萬個。中國A股賬戶數量超過1億,扣除殭屍賬戶和一人兩戶,A股投資者保守估計有3000萬個。假如馬雲出道時,市面上有3000萬個電商平臺,你覺得他成功的概率有多高?假如馬化騰發明qq時,市面上已經有3000萬個類似產品,你覺得他成功的概率有多高?我覺得是0%。

中國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小散買到這種股票,欲哭無淚

來看一個案例:

深圳市銀寶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大型精密注塑模具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及精密結構件成型生產和銷售。於2015年12月登陸A股,發行價格10.72元,自上市之後,短短時間暴漲近7倍,眾小散心裡難免癢癢,管不住手,從當時的成交量來看,高點的成交量要遠遠高於上市初期的成交量,最後股民被割慘了。

股價跌跌不休兩年之久,高點至今的跌幅達到75%,一地一毛。有股民套在了山頂,有股民半路抄底也輸到褲衩都不剩了,有小散表示,去年初看著銀寶山新跌了不少了,然後買了40多萬進去,被套至今一年多了,還剩20萬左右,欲哭無淚啊。

中國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小散買到這種股票,欲哭無淚

請輸入圖片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銀寶山新淨利潤大幅下滑,2018年一季度更是預計虧損1000萬元至2500萬元。另外,其兩大股東也在近年來對其股票實施“清倉式”減持。自2016年12月23日股份解除禁售起,力合創贏、力合華富開始大幅減持銀寶山新股份。資訊數據顯示,2016年12月23日至2018年2月22日期間,力合創贏合計減持1591萬股銀寶山新股份,套現金額達2.39億元;而力合華富合計減持股份達851.8萬股,套現1.26億元。

但是公司卻稱,公司不存在為衝業績加大賒賬比例的行為,而由於減持股東持股比例不高,不足以對公司市值造成較大影響,公司股價大跌是受綜合因素影響。

中國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小散買到這種股票,欲哭無淚

請輸入圖片描述

假設一個股票,莊家剛剛對它進行打壓,散戶一看破位下行了,總幻想還可以反彈,死攥著籌碼不放,結果越套越深,於是乾脆死豬不怕開水燙,任你股價如何跌,我自巋然不動。結果莊家反覆打壓,手中低位籌碼一點也收集不到,那你說它又會怎麼樣?只有放棄了!再好的股票也得放棄,因為莊家不可能拉抬別人手中攥得牢牢的股票。

如果,在目前價位莊家獲利較少,甚至股價低於莊家的坐莊成本,那麼散戶此時買人,獲利前景則較為可觀;除非這個莊家有問題,自己套住了自己。據臺灣財經作家張松齡統計,莊家也有相當的比例虧損的。

如果現在的價位莊家能夠有豐厚的利潤.那麼散戶此時入場一般不會有太大的收益,因為莊家不會再處心積慮地拉抬股價,而是在考慮出貨的時機了。所以,計算莊家的成本有助於散戶判斷莊家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然而,其中大部分類型的成本我們是無法計算的,一般能夠估算的只是莊家的持倉成本。計算莊家的持倉成本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

1.測算平均價

莊家若通過長期低位橫盤來收集籌碼,則底部區間最高價和最低價的平均值就是莊家籌碼的大致成本價格。此外,圓形底、潛伏底也可以用此方法測算持倉成本。莊家若是通過拉高來吸籌的,成本價格會更高一些。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大約在40~60個交易日,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從周K線圖上,10周的均價線可認為是莊家的成本區,這種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偏差不會超過10%。作為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應在50%以上,多數為100%。

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從一波行情的最低點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

我們把莊家的成本算出以後,即可知道莊家的最低目標價位,不管道路是多麼曲折,股價遲早都會到達這個價位,因為莊家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虧損離場。

2.測算最低價

在最低價位之上成交密集區的平均價就是莊家持倉的大致成本,通常其幅度高於最低價的15%,30%。

3.測算股價

以最低價為基準,低價股在最低價以上0.5~1.5元左右,中價股存最低價以上1.5~3.0元左右,高價股在最低價以上3.0~6.0:元左右為莊家的大致成本範圍。

4.測算新股成本

新股上市後,股價的運行一直保持較為強勢的特徵,如果在連續幾個交易日股價總體向上,換手頻繁,並且一週之內換手達到了100%以上,這種情況下,股票的平均價格就大致接近莊家的成本。

上市當日換手率超過60%的新股,莊家的成本價在上市首日開盤價與收盤價的平均值附近。這是因為,新股上市當日,一級市場申購成功者大量拋售套現,此時正是收集籌碼的最佳時機,看好該股的莊家通常進場大肆吸貨。

因此,上市首日換手率一旦超過60%,當天的平均價必然是莊家進貨的成本價。

尤其是在弱勢時,一些中大盤股或行業屬性不被散戶看好的股票,上市後低開低走,莊家正好趁機大量吸貨。

一旦莊家完成收集過程,日後的拉抬幅度往往是首日收盤價與開盤價之平均值的2—3倍,甚至4—5倍。

散戶只要在此區域進貨,持股3個月乃至半年以上,常有驚人的獲利。

上市首日換手率不足50%的新股,莊家成本一般在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大多數莊家收集籌碼不可能集中於一日,上市首日若未能收集夠籌碼,莊家則需要一定的時間吸貨。

對大多數剛上市的新股,莊家如果立即拉高吸貨,往往成本較高,所以需要慢慢吸籌。大多數莊家收集籌碼一般需要2—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收集完畢之後,在大勢適度活躍時擇機拉抬。

發動一波行情。因此,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之間的價位往往是莊家的成本區域,散戶在這個區域擇機介入,取勝的把握較大。

5.測算老股成本

冷門老股的莊家成本在底部區域、箱形震盪的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均值處。

一些股票因利空調整得十分充分,股價已深跌,無人關注,此時有心的莊家正好趕來撿便宜,然後施展操作手法吸籌。但要想騙出散戶手中的廉價籌碼並非易事,唯一的辦法是反覆拉抬、打壓。

這時股價K線圖及成交量的特點是:K線小陰、小陽或連續陰線並伴隨成交量萎縮,之後突然來一兩根太陽線,同時伴隨成交量的放大。然後,又是成交量萎縮和連續陰線或小陰、小陽,如此反覆幾次,股價上下成箱形震盪,成交量間隔性放大。

莊家的成本就在箱頂與箱底之中位附近。散戶在箱底或箱體中位進貨埋伏,將來莊家籌碼收集完畢必定發力上攻,漲幅會非常可觀。

慢牛股莊家成本通常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的黃金通道內。

有些朝陽行業潛力股,莊家因看好該股基本面,在裡面長期駐守,耐心運作,只要該股基本面不發生重大變化,莊家就不會出局。其走勢特點是:

股價依託10日均線或30日均線震盪上行,緩慢攀升,莊家手法不緊不慢,不溫不火,股價偏離均線過遠則回調,技術整理幾天,一碰到30日支撐線就上行,成交量既不放得過大,也不萎縮得太小,始終保持一個比較適中的水平。

這種慢牛股的莊家成本區域就在10日均線與30日均線之間。散戶在此區域適宜進貨,賺錢的概率極大。


主力出貨的目的:

主力出貨的目的就是儘量吸引散戶高位接盤,同時通過各種手段穩定其他持股者的信心,而自己卻在儘量高的價位上派發手中的股票。藉助技術形態進行騙線,讓散戶誤以為主力資金二次啟動拉昇了而跟風接盤,或者藉助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重大事件高位派發出貨。

出貨的特徵:

1、股價在莊家拉抬下快速走高,之後緩緩盤下;

2、上升持續時間短,成交量並不很大,有許多對倒盤,但下跌時伴隨著大成交量;

3、股價盤跌,均線走平,終於跌穿l0日均線,並以陰跌形式向下發展;

4、盤面浮碼越來越多,成交量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5、最終盤局向下突破;但成交星不一定迅速放大,呈陰跌走勢,表明莊家基本出貨完畢,由散戶支撐股價,必然陰跌;

6、整個出貨過程中利好消息不斷,大多數人認為目前只是盤整而已,相信股價還會再創新高。

莊家出貨伎倆:

1、漲跌停板出貨:

莊家短期內發力將股價拉至漲停板,由於急拉資金成本較小,然後在漲停板上封住大單,此時散戶便會跟風而入,隨後主力撤掉之前的大買單,在漲停板上偷偷出貨,待買單減少時再封大單,不斷循環,跟風的散戶一一被套,因此高位放巨量漲停,大概率是莊家出貨。當下面買盤漸少時,主力又封上幾十萬的買單,再次吸引最後的一批跟風盤追漲,然後又撤單,再次派發。因此放巨量漲停,十之八九是出貨

2、高位盤整放巨量突破:

中國股市的水到底有多深?小散買到這種股票,欲哭無淚

莊家在高位突破時,放出巨量(一般超過10%的換手率),這時候我們要靜下來想想,莊家此時已經獲利頗豐了,為何突破會放巨量,很明顯,巨量是短線跟風盤掃貨和莊家邊派邊拉共同達成的,這是明顯的莊家出貨手段,此時莊家都開始出貨了,我們還能接著玩嗎?

主力出貨手法有哪些?

1.大題材出貨法。如果某隻股票價格已經高了,先高比例送股,爾後改個適合當時熱點的名稱,其後送一個特別大的利好,緊接著出貨,是常見的主力出貨手法之一。

2.暗消息出貨法。到一些大中戶較多的營業部,故意不斷地買進某一隻股票,同時私下傳播消息,以達到出貨的目的。

3.假換莊出貨法。在盤面上進行明顯的調倉,看上去大手筆成交不斷,或者乾脆進行一筆或者幾筆特別大的成交(超過百萬股),尾市上漲,同時由知名機構配合,指出這種異動,天性貪婪的一些投資者很難不手癢,是要特別注意的主力出貨手法。

4.規律性出貨法。有的莊家為了出貨,故意每天低開,全天多數時間讓股價低位運行,然後尾市拉高,連續數天這樣,給自以為聰明者造成短線操作可以獲利的感覺,一旦某天接盤眾多,就果斷砸盤出貨。也可以在K線圖上搞有規律的箱體震盪,操作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不要預測未來的行情,而應該評估現在的行情性質並制定好交易策略! 買賣規則重於預測! 這是交易獲勝的真正秘訣: 停損單是贏家的法寶,保本是永遠不敗的秘訣。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煉場, 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慾、無喜、無憂、無恐懼。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預測是個陷阱,一個美麗的陷阱, 從本質上講,預測從屬於主觀。 一切必須由市場來決定, 市場永遠是客觀的,不以交易者的主觀來決定的。 跟著市場行動,拋棄任何主觀的東西,是成功交易者的前提。

建立起你的交易系統,放棄預測,放棄恐懼,也放棄貪婪和歡喜, 一切由你的交易系統決定出入市。 機遇是留給肯下苦功,目光遠大的人的; 留給不受眼前行情起伏震盪,有完全思想準備的人的; 留給有博大的胸襟氣度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優秀的人格魅力的人的。

人們往往對簡單的真理視而不見, 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智商的侮辱, 難度越大的事情,人們往往樂此不疲, 因為它具有足夠的刺激和挑戰性, 而對於簡單的方法,人們往往不屑一顧。

投機市場的遊戲就是一個管理和控制風險的遊戲, 而不是追求利潤的遊戲,

估計很多人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但這是我的理解,這使我很安全! 盯住止損,止損是自己控制的; 不考慮利潤,因為利潤是由市場控制的! 其實資本市場的實質就是資本再分配, 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態的較量。

大多數人都要過戰勝自己這一關, 能儘快意識到自己的弱點才有可能少走彎路! 股票就是“賭博”,玩的就是心態, 贏時要放膽,輸時要捨得放棄。 對行情賺到錢沒啥了不起, 看對行情虧了錢還能不受影響接著下單才厲害。 自己不是輸在盈利能力, 而是死在虧損大了捨不得砍,老是幻想能挺回來。 允許自己犯錯並能控制自己的虧損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戰勝自己很難的, 我覺得能明白自己的毛病想法去避開比較現實。 只做自己有把握的行情, 做單不用想的那麼複雜,簡單有效就行。 根據自身特點找到合適的方法, 就能在市場活得長久,紀律和心態控制比技術提高更重要。

男兒在世,一諾擲地,自當濺血赴約, 然投機市場,比拼的是放棄的技巧,似不宜過分執著為好。 任何時候忘記了去尊重市場,都會鑄下大錯。 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采取什麼樣的戰略戰術才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思考創造了人,多想想,想透澈點,盲從會死人的。

任何一種方法固定下來都能最終贏利,只是科學控制倉量的學問。 久錯必對,久對必錯,取長去短,少取長活,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在有成績後可以放棄,而在受到挫折後絕對不可放棄。 因為成功是最後一分鐘來訪的客人。(對做大趨勢者猶為重要)

金融交易的全部---- 就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價格趨勢策略, 加上良好的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機制。 用“分散”而“持久”的手段, 在投機市場上長期地佔有概率優勢,而不是孤注一擲。 既然是做趨勢就不應該經常換短線來做, 因為趨勢和短線考慮的角度是不同的,手法也不一樣。 操作方法到一定程度要繼續改善也是很難的, 因為無論如何都有出錯的概率存在。

永遠不要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永遠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 只要你在入場前確定了自己能夠承受得起的風險, 從原則上來說那就是個好交易。 “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 說起來很容易的一句話, 但是你是否能夠“交易你的計劃”,卻是最關鍵的一點,也是最難執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