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如何通過訂閱「漏斗」提高用戶留存率?

“訂閱漏斗”這一概念常被應用於將普通讀者轉變為訂閱用戶的過程中,它可分為這幾個層次:品牌認知、參與度、註冊、轉化留存。訂閱“漏斗”對於用戶留存有何幫助?媒體一直致力於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但如何才能維持訂閱群體呢?請看下文分析。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漏斗”的概念正在新聞編輯室中流行,以便記者們能夠更好地瞭解和吸引讀者。本期全媒派為你解析新聞業的“漏斗”概念,看看媒體如何提高用戶留存率。

一、概念解析:究竟什麼是“漏斗”?

1.訂閱“漏斗”

“訂閱漏斗”這一概念常被應用於將普通讀者轉變為訂閱用戶的過程中。《經濟學人》曾經詳細解釋不同規模的新聞編輯室如何使用“漏斗”的概念,The Virginian-Pilot的網絡編輯和數字策略主管Erica Smith以他們的數字訂閱漏斗為例,展示了漏斗的五個層次。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對我們來說,訂閱‘漏斗’的第一層是‘品牌認知’,即訪問我們網站的讀者數量,尤其是本地讀者”,Smith說,“我們對讀者‘如何知道我們’很感興趣。社交媒體和搜索引擎都是建立讀者認知的有效工具。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依靠新聞編輯室,我們通過內容吸引讀者訪問我們的網站和數字產品。”

第二層是“參與度”,即讀者閱讀了多少頁內容、花費了多長時間,以及有多少讀者再次訪問網站,這些都和新聞評論一樣,是衡量讀者參與度的重要標準。

第三層是“註冊”,這一階段的目標更加依賴於除新聞編輯室以外的其他部門,讀者註冊的目的不單是訂閱,也有可能是為了獲取新聞信或者評論權限。

第四和第五層是“轉化留存”,Smith說,這一階段主要考慮數字訂閱,以及如何留住這些訂閱者。

2.讀者“漏斗”

與數字訂閱漏斗對應,讀者也有一個類似的漏斗形發展階段:

  • 第一層是偶然讀者,指那些使用頻率在每月一次的讀者;
  • 其次是有興趣的讀者,每月訪問次數在2到4次;
  • 月訪問次數在5次以上的即可稱之為忠實讀者,而“可以轉化的讀者”是指那些在過去一月內開始數字訂閱的人,“訂閱用戶”則是在一個月之前就開始訂閱的讀者。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二、維持用戶留存

訂閱“漏斗”對於用戶留存有何幫助?媒體一直致力於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但如何才能維持訂閱群體呢?

“訂閱用戶和留存讀者才是長效收益的來源。”

美國新聞學會讀者收入主Gwen Vargo說。在將普通讀者轉化為訂閱讀者的漏斗型過程中,每個層次都有哪些工作?Vargo將其分為四個部分:建立認知、參與互動、用戶轉化和留存。

1.建立認知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Vargo認為:品牌認知並不等同於流量和瀏覽量,只有當讀者首次參與新聞報道的互動,才可以稱之為建立認知。這個目標可以通過社交媒體達成,也可以通過重要事件和新聞信的渠道達成。

新聞編輯室在訂閱漏斗中的第一層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通過社交媒體觸達、吸引讀者,乃至建立讀者社區;也可以通過新聞信和文章中的訂閱提示讓讀者知曉,他們可以提供更多有趣的內容。

美國新聞學會曾經發表研究:討論吸引用戶訂閱的不同路徑,其中提到一條“主題狩獵”,意為當讀者被某一個主題的報道內容吸引時,他們往往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同一類主題領域的記者。由於其高參與度,這類讀者往往更容易轉為訂閱讀者,也更願意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他們讀到的文章。

2.參與互動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如果說訂閱制與會員制都旨在和讀者培養長久的關係,那麼提升讀者的參與度則開始讓這段關係變得更為慎重。

Vargo說,這裡的參與度指的是用戶數據分析(如讀者訪問頻率、花費時間長短)、與記者的互動,甚至是媒體重要活動參與次數和內容分享次數。一些新聞編輯室利用這些數據為數字用戶打分,以便了解不同種類的用戶。

這裡也讓媒體大顯身手,例如新聞信非常重要,不僅為編輯部提供測試新工作方式的重要渠道,也讓記者可以發聲。

3.轉化用戶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這一階段可以引進付費牆,”Vargo說。媒體在這一階段可以向用戶發出訂閱或成為會員的提示,但應該如何定價?如何讓註冊推薦頁面物盡其用呢?Vargo回答:“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推薦頁面一定要乾淨簡單。”

這一階段的工作應當由媒體和經營方共同完成,新聞編輯室可以建立動態的付費牆,以便迅速培養付費用戶的轉化。“這一階段更加需要戰術和技巧,側重於市場策略,仍然非常重要。”

4.用戶留存

媒体如何通过订阅“漏斗”提高用户留存率?

用戶訂閱內容後,如何才能繼續吸引他們?這裡的工作主要由經營方來完成,目的是將月費會員轉變為年費會員。技術方也有任務,他們需要確保在用戶想自動續費時,能夠建立良好的賬號信息更新系統。

接下來就是媒體的工作,Vargo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數據:

想要獲取一個訂閱用戶,80%靠訂閱提示,20%靠內容,但是對於已經訂閱的讀者來說恰恰相反,要吸引他們繼續訂閱,80%靠內容。

閱讀量和流量並不是編輯部追求的唯一目標,如何有效留存用戶,更是需要媒體考慮的。但無論訂閱模式和讀者模式的形狀被稱為什麼,這個過程都涉及到並依賴於新聞內容本身。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