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引領十堰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近期,公司離退休幹部形勢報告會和公司相關職能部門在東風汽車報、東風電視臺開設的“深化改革熱點問答”專欄在十堰基地職工群眾中持續引發熱烈反響。公司關於十堰基地改革發展的最新部署極大振奮了十堰基地職工群眾的信心。

十堰基地是東風的“延安”,是東風成長的“搖籃”,發展好十堰基地是公司整體戰略中的重中之重。公司2018年工作會就積極推進十堰基地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具體安排。東風十堰基地中長期發展規劃亦明確,到2021年要實現十堰基地整車銷量突破62萬輛,致力於把十堰基地建設成為一流的商用車和軍車基地,東風主要的新能源、微車、汽車零部件和汽車裝備基地。

事實上,公司一直對十堰基地的轉型升級非常重視,尤其是近年來出臺有力舉措,積極鞏固十堰基地傳統業務優勢;調整業務結構,努力構建十堰基地新的事業增長極;優化工廠佈局,將分散在老城區的工廠向四大工業園區集中,提高運營效率,十堰基地整體發展呈現欣欣向榮之勢。同時,從滿足職工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角度出發,公司對十堰基地騰出來的老廠區、老廠房也進行了詳盡的規劃,工業遺址保護、主題公園、博物館、大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等都在規劃之列,務必要讓十堰基地職工群眾生活得有品位、有格調。

改革引領十堰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認為,十堰基地作為老基地,轉型升級任重道遠。十堰基地是東風事業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承擔了大量的社會職能。整個十堰基地在我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從封閉走向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必然會面臨一些發展上的瓶頸。十堰基地各企業在由老國企轉型為現代化新國企的進程中,也必然會面臨一些轉型上的困境。這些都是歷史的必然,必須要正視,要用積極的眼光來看待,要用轉型的思維來分析,要用改革的手段來破解。當前,十堰基地最迫切的任務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引領轉型升級之路,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要靠深化改革增強內生動力。十堰基地深化改革已經破題,職工群眾思想觀念有了很大提升,要進一步堅持站在山巔看世界,眼界向外,推動思想再解放、觀念再更新,走出更廣闊的天地。對十堰基地來說,這一輪深化改革的窗口期、政策期、機遇期並不長,需要全體幹部職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尤其要增強形勢研判能力、戰略對接能力和風險應對能力,謀定而動,積極作為。必須深刻認識到,深化改革是促進十堰基地轉型升級的強勁動力,是加快十堰基地主業發展的必要手段,更是十堰基地各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堰基地幹部職工要樹立只爭朝夕的精神、勇於擔當的精神、永不退縮的精神,堅定決心,增強信心,打破體制機制束縛,瘦身健體,輕裝上陣,從頭到尾真正來一場解放思想、融入市場的自我革命。

要靠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完善和推進十堰基地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十三五“創新驅動、開放合作、主動主導、做強做優、共贏發展”發展方針為指引,實現規劃目標。十堰基地轉型升級要靠各業務單元積極作為、競相發展。東風商用車要擔當使命,積極重塑並打造領先新優勢,強化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地位,帶動十堰基地相關業務單元快速發展。零部件和裝備業務要深入實施“小巨人”計劃,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做精做專做深。軍品事業要堅持軍民融合戰略,鞏固東風軍車第一品牌地位。十堰基地的發展由員工創造,發展成果也要由員工共享。在推進轉型升級過程中,要積極穩妥推進老工廠整體搬遷改造,同步統籌推進民生和文化提升工程。

改革引領十堰基地轉型升級之路

要發展好十堰基地,還必須發揚好從十堰基地誕生的東風“馬燈精神”、“蘆蓆棚精神”、“乾打壘精神”,傳承好從十堰基地綿延開來的東風“和”文化。這是十堰基地發展的強大軟實力,也是東風事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相信,在公司總部的統籌推進下,在十堰基地職工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在東風各業務單元的大力協同下,十堰基地必定能夠再攀新高峰,共享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