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1

生:生而為人,心燈不滅。

人在宇宙之中,猶如滄海一粟;生命脆弱,好像風中之燭。

大千世界,萬象人生,是非成敗、悲歡離合,常常在轉念之間。

所以古人把我們的生存稱之為“浮生”,是一種懸浮的狀態。

生而為人,需要一盞不滅的心燈來照亮人生之路,這心燈是夢想,是信念,是責任,是熱愛生活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思者無涯,夢者無疆。夢想,就是頭頂的星空,夢想越發達,人心越強大。

掐滅心燈,是自甘墮落;保持心燈不滅,也就是王陽明說的“此心光明”,那麼人生不會有真正的遺憾。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2

苦: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說人生是苦。

生活從來沒有一帆風順,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縱觀整個世間,身與心的苦無處不在。

一個人不論是什麼身份,地位有多高,都會被這兩種苦所折磨。

高官心裡有大苦,小民身上有小苦,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苦,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苦。

世人就像同一苦海中的淺水魚、深水魚,雖然所處環境不同,卻是全都一樣無時無刻地被苦水浸泡著。

其實,苦樂皆由心造,樂觀悲觀,也是一念之間;回頭轉身的瞬間,一切可以超脫。

面對同樣的半杯水,傷心於杯子一半是空的,不如滿足於杯子一半是滿的;面對同樣的一朵玫瑰,哀嘆花下有刺,不如讚歎刺上有花。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3

累:累了就歇,有火就發。

累,是人生常態,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責任大,擔子重,於是有了一句流行語:人到中年不如狗。

姜文憤怒地說:“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

人累,歸根結底是心累,因為人是矛盾的。

急於成長,然後又哀嘆失去的童年;

以健康換取金錢,不久後又用金錢恢復健康;

活著時認為死離自己很遠,臨死前又好像從未活夠;

明明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眼下的幸福。

覺得累了,還是放下吧,累了就歇;心裡有火,有火就發,發完就會舒服一些。

人生很短,不要強求,放過自己,也饒過別人。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4

了:人生在世,終有一了。

人活著,終有“了”的那一天,生死事大,所以佛教修行把“了生死”作為歸宿。

生活中,我們需要對很多事情做個了斷,也難免有未了的心願。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煩惱與歡喜,了與未了,這些來構成的。

想對過去做個了斷不容易,但是所有的故事都要有個結局,所以《紅樓夢》裡有一段讓人深思的話:

“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5

惜: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對於健康,感情,等等,人往往都是擁有時不在乎,不珍惜,失去後才追悔莫及。

年少時,不懂可憐天下父母心,等到明白了為人父母的辛苦,卻早已錯失了許多孝敬父母的時間和機會。

人再聰明,科技再高端,但是永遠發明不出兩樣東西:一是忘情水,二是後悔藥。

年輕時不去珍惜,體諒和理解,等到年老時,後悔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人生僅僅只有一張單程票,沒有返程票。任何嘆息和抱怨,都無法逼迫歲月的車輪倒轉。

想好的事就趕緊去做,別老是等,常言道:除了死,什麼都不宜遲。

一切都匆匆,來的儘管來,去的儘管去,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陳大惠老師:六個字,寫盡一生

06

淡:芳華之後,終歸平淡。

寂寂梨花,淡淡其華。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歷經芳華,之後歸於平淡。

“淡”字,一半是水,一半是火。

水火本不相融,“淡”字要告訴我們的是,“淡”的境界是一種超越矛盾的平衡。

人生的“淡”,既需要披荊斬棘地拿得起,也需要急流勇退地放得下。

世事如棋局,不執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見真空。

富者多憂,貴者多險,閱盡人間萬事,最終歸於淡然一笑。

簡淡人生,淡然怡然,如同混沌中初開的天地,一片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