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無論對於小貸公司還是互金平臺,惡意騙貸的“老賴”都是提起便令人咬牙切齒的存在,更猖狂的是還有專門的“老賴”組織,相互間交流如何騙貸的技巧,當中成功逃脫貸款機構追債的被稱之為“上岸”,“上岸”的大神在組織裡更是備受追捧。

難道真的沒辦法能治得了這群人嗎?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防治惡意騙貸的方法可歸結為以下三種: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1. 黑名單

利用黑名單可以將惡意騙貸的人拒之門外,但這個辦法也有缺點,就是在共享時效性方面尚有欠缺,主要是因為有的平臺並不想將自己的黑名單共享出來,導致各家黑名單的覆蓋率較低。所以聯合的貸款機構越多,這種黑名單的效果越好。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2. 貸款數據共享

目前為了自衛,有很多機構組成了防欺詐聯盟,聯盟中的成員多為較大的貸款公司、P2P平臺和第三方企業。貸款機構可以參照借款人在其他公司、平臺的貸款記錄,以為是否放款提供決策依據,從而降低被騙貸的風險。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3. 貸款機構自身的風控模型

這種方法,是根據已有的“前車之鑑”總結出的規律,根據此規律,篩查出潛在的惡意騙貸人。先後通過信息驗證、匹配特徵、行為分析等方法判別借款人是否存在惡意騙貸的意圖,依此決定放款與否。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雖然方法就擺在面前,但貸款機構普遍只擁有其中一種方式,最多的也就兩種,想要三種方法都集齊很難,不是預算有限就是找不到門路,但貸款管理系統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這種系統與各大第三方徵信數據公司皆有合作,集以上三種反欺詐反騙貸方法於一身,而且對於傳統的數據,還能解析出新的信息。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舉個栗子:

貸款機構經常會要求讀取借款人的通訊錄、短信,現在的系統還可以毫不費力地讀取借款人運營商數據,不僅從通話記錄中可以查出是否與“老賴”有聯繫、短信中是否有多頭借貸的線索(其他貸款平臺的驗證碼、逾期催款信息),還能根據運營商提供的手機使用地點來判斷此人是否“高危”。通過地理位置切入防範騙貸是非常好的選擇。

惡意騙貸的“老賴”,誰能治他們?

至於更多的電商購物數據、公積金、央行徵信之類的更不用說,全維度提供借款人信息,極信雲科就是這樣的一個貸款系統。大數據風控+電子簽章+合規通道+在線劃扣...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擴大獲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