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是癌症、白血病、腫瘤病人、愛滋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醫保是癌症、白血病、腫瘤病人、艾滋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和很多網友一樣,看完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後,我也落淚了。這是一部近些年非常非常棒的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到我們很多人的命運。

在電影中,有一種被稱為“格列寧”的印度仿製藥,在現實中,這種藥被叫做“格列衛”,最早由諾華研製。印度版的“格列衛”售價1600多人民幣,但原版諾華的則需要兩萬多元。兩者相差10多倍,這無疑對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

當時在電影中看到這一幕時我也很吃驚——我們搞不出高通、英特爾那樣的芯片也就罷了,但人均GDP只有中國五分之一的印度都能搞出這樣的藥,而我們卻搞不出來。這豈不是變成高科技不行,民生也不行了?

這極大的觸動了我的內心。在仔細收集資料後,我決定把其中的邏輯關係做一個理性的梳理。

【仿製藥源於美國,興於印度】

仿製藥仿製什麼?當然仿製的是原研藥。在當下的中國,原研藥同工程機械,比如飛機發動機等這一領域都是同一類型,即,是我們的弱項;相反,搞送外賣,是我們的強項。

其實,原研藥就像品牌,投入非常大,在全世界也沒有多少公司能投得起。從流程上看,原研藥要經過很多臨床試驗,並經過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後才能進入市場。但有趣的是,仿製藥的起源恰恰來自美國。

1984年,美國剛好有150種常用原研藥的專利到期了,很多藥廠認為這個時候再生產這些藥無利可圖,不願再繼續生產開發這類藥品。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出臺了新的法律,即,新的藥廠如果向FDA證明自己的產品是模仿的,且與原研藥的生物活性相當,那麼就會獲得生產許可。

於是仿製藥的概念產生了。其基本的劑量安全性、藥效、質量和適用症基本與原研藥相似,但均價只有原研藥的20—40%,甚至10%。

印度把握了這一機會,在仿製藥領域異軍突起,很多藥廠獲得了美國和歐洲醫藥企業外包生產的合約。目前,印度經FDA認證的仿製藥廠超過了100家,生產的很多仿製藥還向歐洲和美國出口。

印度為什麼能抓住這一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功不可沒——在她的任內,修改了印度的專利法,這對於印度發展仿製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修訂以後的印度專利法規定:食品藥品只授予一種工藝專利,而不是產品專利。這意味著印度放棄了對藥物知識產權的保護,使印度可以獲得大量仿製藥的生產許可。而印度本國的高等法院在打官司的過程中也對本國的仿製藥提供了某種保護。

在這一制度安排下,印度成為了仿製藥領域的大國。

【原研藥研發成本高達29億美元以上】

回過頭來我要替原研藥的廠商稍微說幾句話。

2014年美國塔夫茨大學的藥物中心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現在開發一種新的處方藥的平均成本是26億美元,而研製一個原研藥要十年以上。通過審批後,還要平均再拿3.12億美元來研究劑量的強度、配方和新的適用症。總體上,今天一個原研藥的研發要29億美元以上。

比如諾華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藥,就是電影中的“格列衛”,諾華為此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研發耗資數十億美元,在2001年通過FDA的認證。但原研藥的專利期一般就是20年,此時拿到專利後離藥物正式上市還有一段時間,所以留給原研藥廠家賺錢的時間並不長。而且很多藥品對應的適應症的病人也沒有那麼多,可能只有幾百萬人。通過這幾百萬人要把研發成本收回來,可想而知單位藥價必定非常高。最近美國一種治療癌症的藥劑據說售價高達40多萬美元。這顯然是普通民眾難以承受的。

【單靠降稅降低不了進口藥的高價】

在中國,原研藥市場又是什麼情況?我認為,除了原研藥本身的高售價外,在中國還有自己的特點。

2013年,《人民日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在內地的售價是24500元,而香港則為14800元。一江之隔,價格竟幾乎翻倍,原因何在?當時的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建英先生解釋稱:為什麼內地80%的進口原研藥的價格會高於香港?香港沒有5%的關稅、沒有17%的增值稅、沒有15%的醫院加價,流轉費用(即中間的渠道費用)也達不到20%之多。

也就是說,中國內地的中間環節、稅費以及醫藥代表流通費用都很高,這便導致了原研藥的價格在中國更貴了。

醫保應該怎樣為癌症病人、艾滋病患、白血病等保駕護航 (單選)
0
0%
將所有救命藥納入醫保 將單價全部定在1000元以內
0
0%
原研藥製作難 尊重產品 給出合理(萬元)價
0
0%
吃了藥不一定能活命 放棄治療

從積極的一面看,中國政府已經開始採取一些切實的做法降低進口藥的售價,但是客觀上存在的整個藥物研發的基本體系決定了進口原研藥的價格也不可能便宜太多。

因此我們中國的企業在改革開放40年來能不能在醫藥方面真正能夠有所突破,同時我們的流通環節、稅費環節等方面都能夠有所突破,才能夠真正把醫藥的整體的負擔給降下來。

我覺得這可能是大家看了《我不是藥神》以後真正內心的一個願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