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化工:2025年前英國關閉所有煤發電站

【青蛙化工頭條】摘要:在不遠的將來,可再生能源或將成為替代煤炭的一支主力軍,與天然氣、核能一起三足鼎立,支撐英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青蛙化工:2025年前英國關閉所有煤發電站

在肯•福萊特的小說《巨人的隕落》裡,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英國,採煤還是一項新興產業,煤礦工人在工會的領導下正努力從礦主方謀求最基本的安全措施和福利。作為工業革命發源地的英國,其最初的生產動力也幾乎全部來自煤炭所提供的能源,在轟鳴的機器聲中,除了快速提高的生產力,還有霧霾和煙氣瀰漫的大街小巷及成千上萬遭受著呼吸道疾病折磨的英國人。然而,100年後的今天,英國的國力雖不及其巔峰時期的輝煌,但依然足以傲視群雄,更為重要的是,英國早就告別了以煤這種高汙染一次能源為動力的過去,成為最有可能徹底告別煤炭發電的國家之一。

英國近年來的棄煤舉措接二連三。2015年,英國首相表示將在十年內關閉國內的煤發電站;次年,英國政府發文稱已經制訂計劃將逐漸淡出煤電,並在2025年關閉最後一個煤發電站,以實現其氣候應對承諾。且在此之前,英國的煤發電量從2012年起出現了急劇下降,2016年則在2015年的基礎上下降66%,不足30太瓦小時。蘇格蘭自2016年春天關閉了位於Longannet的煤電站後,已經實現了無煤發電,而替代煤的發電能力主要來自天然氣。政府也認識到關閉煤電站可能產生的人力成本,一座煤電站通常直接涉及100~500人的就業,必然對一些社區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如何為這些人提供過渡幫助和重新就業成為英國政府及當地政府的首先工作之一。

以天然氣替代煤炭成為趨勢

在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能源中,天然氣含氫比例最高,熱能利用效率高,相同質量條件下熱值最高,碳排放量僅為煤炭的一半。由於天然氣的這些特性,利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發電逐漸成為全球的趨勢。

美國2007起天然氣發電就開始超越煤電,英國也不落後。英國對天然氣的大規模利用始自上世紀70年代,隨著英國大陸架天然氣產量迅猛增長,天然氣消費量迅速提高,天然氣的一次能源消費佔比迅速由1970年的5%升至1990年的25%。上世紀90年代,英國電力市場啟動私有化改革後,天然氣發電得以快速發展,2000年天然氣的一次能源消費佔比提升至41%,天然氣發電份額也相應大幅上升,佔比由1990年的1.1%升至2000年的29.4%。2000~2010年,天然氣消費份額相對穩定,2010年天然氣的一次能源消費佔比約為43%。2010年後,受英國產業結構調整、能源效率提升,以及經濟下滑、煤電和可再生能源競爭等影響,天然氣消費量出現明顯下滑,一次能源消費佔比降至2014年的32%。

英國天然氣發電可追溯至上世紀60年代,但最初的裝機容量佔比很小,僅為0.2%。上世紀70年代前半期發展較快,1974年時天然氣發電比例已近8%。後來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影響到歐洲的能源安全,歐盟委員會於1975年開始限制天然氣發電,這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天然氣發電的發展,整個80年代都一蹶不振。好在1990年前後,英國通過一系列政策鼓勵天然氣發電,如推進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化改革、消除天然氣發電投資壁壘、加強天然氣發電技術研發應用等舉措,保障天然氣迅速增長、平穩供給,使天然氣發電產業在電力市場具備競爭性優勢;建立獨特而高效的天然氣與電力聯合監管機制,減少對市場主體的直接干預,僅在市場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時實施必要的政府支持,有效促進了天然氣市場與電力市場的協調運行,推動英國從煤炭時代向油氣時代成功轉型,一些相關發電技術如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也日臻成熟。

2014年,英國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為3378.4萬千瓦,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39.75%。自2015年提出逐漸淡出煤電的計劃後,英國更是大力減少煤炭發電,同時不斷提高天然氣發電的比例。經過一年的努力,據2016年11月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發布的《英國能源生產展望報告》,英國該年二季度的煤炭發電量佔比已經大幅降至9%,而前一年同期仍高達25%左右。天然氣發電方面的變化更為顯著,二季度同比上升16.4%,已佔總髮電量的45%;其次是可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的25%;核電佔總發電量的21%,同比也有小幅上升。這些都為英國告別煤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升了英國在應對環境變化上的能力。

僅有天然氣是不夠的

雖然英國在天然氣發電替代煤電上取得了較大成功,但煤電缺席所留出的缺口僅靠天然氣還是不夠的。英國雖然背靠油氣資源豐富的北海,但多年的開採,這裡的油氣田日益老化,英國天然氣進口量不斷增加,據悉,過去10年來,英國的天然氣進口量暴增,對海外天然氣的依賴日益嚴重。英國脫歐,能源安全問題成為巨大的制約。因此,英國雖然重視以天然氣發電替代煤電,也從未放棄對其他發電形式的研發,英國核電佔比也不低,是僅次於天然氣、煤炭的第三大發電來源(現已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所趕超)。另外,英國還非常重視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研究。

英國可再生能源發電形式主要包括水電、太陽能發電、風電等,且區域性很強。水電主要集中在水力資源較豐富的蘇格蘭和威爾士、太陽能發電站則主要位於英國南部、風電站則主要位於海岸線和高山地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煤電站、天然氣電站和核電站,這三類發電站在英國全境的分佈很均勻,煤電相對集中在採煤區、天然氣發電站多靠近LNG終端或管網所到之處。此外還有生物質、垃圾和石油發電站,它們的分佈也相對均勻,並多位於燃燒物取得容易的地區。

據相關數據,自2010年以來,英國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入已接近370億英鎊,並且在多種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上居世界領先地位。據英國電力集團Drax Power的調查數據,2016年聖誕節當天,英國的再生能源電力約有3/4來自風力發電,而太陽能光伏的發電量佔比約25%。2016年聖誕節的綠電比例較2015年增長了63%、較2012年增長了195%。這個增幅是相當驚人的。

多種能源形式並舉分散風險

從英國的發電能源形式佔比和分佈方式可以看出,作為一個油氣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英國在發電能源形式上依然力求多樣性,絕不過度倚重任一種能源形式,以此保證國家的能源供應安全。從天然氣、煤炭、核電、可再生能源等形式發電佔比的此消彼長可以大致看出英國的綠色發展路徑:天然氣取代煤炭,多種能源形式並舉解決英國電力供應。雖然用天然氣代替煤發電是當前大勢所趨,但英國僅依靠天然氣發電顯然是不夠的,目前的數據也支持這個觀點。對此,英國官方和民間都有認識,甚至關於是否完全放棄煤炭也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核電因設施老化等原因,當前也需要加大投入進行改造升級,在不遠的將來,可再生能源或將成為替代煤炭的一支主力軍,與天然氣、核能一起三足鼎立,支撐英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