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獨立女性只有她們自己喜歡

四十出頭尚未結婚的徐靜蕾,近年經常被捧為獨立女性的先鋒代表。最新一篇採訪中,她大膽發言:我可以接受外遇,出軌。又讓男人們“在自己的規則裡玩去吧,我們不奉陪”,言下之意是將自己和傳統女性來了個徹底決裂。

這樣的女人當然看著分外驚喜,特別是當她的女明星同僚們還經常受困於富商太太的賢妻角色,被時不時爆出的外遇醜聞心煩意亂,她和小她五歲的abc男友黃立行據說已達成不結婚生子共識,“我不需要保障,也不需要安全感,我自己就挺有安全感”。

面對這麼凌厲的獨立女性,我幾乎是躍躍欲試地買了張電影票,準備看看老徐新作《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會迸發出什麼樣的光彩。

結果,在開場的十分鐘,已經被澆了一大盆冷水。

這部電影很容易讓我想起幾年前高圓圓主演的《單身男女》,影片一開始出現的單身女主人公,總是活在一種神智不怎麼清晰的範圍裡,她時而發呆時而犯傻時而做出一些讓所有人難堪的舉止,在我單身的時候,覺得這種女人真是丟光了單身婦女的臉,在我結婚以後,我依然憤憤為什麼這麼蠢的女人依舊活躍在大熒幕上?

一個女人因為失戀,被未婚夫拋棄,她整個心智都開始不健全,這是整部電影的論調所在,如果她不那麼犯傻,就沒機會被真愛看上。高圓圓在《單身男女》裡因為失戀隨意闖紅燈的時候,我忍不住了,王麗坤在《有一個地方》肆意想要破壞別人婚禮,因為她滿腦子都是自己被甩鏡頭的時候,我又忍不住了。如果一個男導演認為當代婦女是這種鬼德性,那是他大男子主義發作,一個自認活得瀟灑的女導演塑造了這樣一種傳統女性角色,難道她是準備屈就整個中國電影市場?

有一種獨立女性只有她們自己喜歡

這還遠遠沒完。女主角在失魂落魄大表演後,就把男主角的心勾住了(這我理解,言情片中的男性通常智商不高家財萬貫),但沒幾分鐘,她就開始了更傳統的戲碼,無理取鬧。或許應該這麼說,無理取鬧,乃整個中國影視圈的精髓所在,如果沒有無理取鬧,所有戲份都無法有效銜接。

她被男主角吸引,卻反常地豎起粉拳大打一通,嘴裡念著:討厭討厭討厭……然後跑得無影無蹤。這種場景出現在21世紀的布拉格真是大煞風景,它更合適的地方顯然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左右,剛剛開始自由戀愛的農民子弟,坐在田埂上來一段女方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愛情的鬧劇。

為了表明女主天真無瑕,是個身家清白的好姑娘,導演還故意讓她笨拙地表演了文身,喝大酒,一夜情等等現代因素。她去酒吧一夜情的方式就像抗戰時期擒拿鬼子的八路軍戰士,“結婚了嗎?有女朋友嗎?好,跟我回家!”生澀地幾乎讓人跪地求饒。我努力說服自己,或許女主角才20出頭,不諳世事。但電影馬上給出了人物設定:快三十歲,處女座,小白領。

當然,比起影片另一女配角來,女主角的神經病還不算嚴重,反覆打爆一個男人的手機衝到別人家裡問你剛才幹嘛去了,這都不算個事。男主角家裡的母親才是最大的危險品,因為遭遇丈夫外遇,立刻失去生活重心,只靠吃藥維持正常生活,還三不五時不想活,要自殺。那些國產電視劇裡中產婦女的經典臺詞幾乎又像rap一樣唱起來:你憑什麼管我,你為什麼管我,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為什麼吃藥的是我,你們男人才該吃藥。又是戲份以“無理取鬧”為主,幫男女主角推進人物關係的角色。

眼看英俊帥氣的男主角在這兩個女神經病之間左右為難,我不禁起了一番俠義心腸,如果我是這個男人,這輩子一定只說英語,絕不交往任何中國女性。有意思的是,影片裡男人們的表現也是奇怪得一塌糊塗。

一箇中國男人向他女朋友求婚,先是說了一堆毛病:雖然她很傻還這麼矮,但她出現的時候,我的世界都……我認為這地球上或許只有中國女人受得了這種恭維,他們喜歡像小學男生一樣一個勁貶損喜歡的女性,打壓女性自尊,然後再害羞承認,是因為喜歡你才這麼做。另一箇中國男人拋棄了他的未婚妻,跑過來說:雖然我們沒有愛情了,但是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都在。難道你不該先清楚退婚理由,再讓女主角決定是否接受?但女主角又使出了她的中國特色:討厭,好討厭……

不成熟的男人配不成熟的女人,這似乎是中國愛情電影的一大傳統。

而徐靜蕾扮演的半個世紀前的中國女性,恐怕是這其中唯一沒發過神經的女性角色。只是為了一個男人痴等一輩子的愛情故事,我已經聽得太多了,與其說它展現了愛情的美麗與忠貞,不如讓我更加嘆氣:為什麼女人不能痛痛快快追尋下一段幸福,為什麼非要做出各種各樣的犧牲?

一位獨立女性,拍出的電影依舊是令人不怎麼愉快的傳統女性愛情片。片中的女主角,恰恰代表了我們之中一部分認為自己已經相當獨立的女性,會說英語會一個人出門旅行,努力上班賺錢,努力升職加薪,但只要給她們一個男人,立刻顛三倒四忘記了全世界。表面看是沒愛情活不下去,實際還是傳統女性那套,沒男人我活不下去,不管如何無理取鬧都要緊緊抓住這個男人。在愛情裡,她們跟自己的上一輩並沒什麼區別。

這真令人傷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