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往事》瀘州(3)

在大院裡分別坐落著幾幢樓房和平房。於是按照團部、飛行、機務、場站等進行了分配。

我家被分配到了位於大門左內角的團部大樓。那幢大樓據說是地委書記李井泉來瀘時的行宮。兩扇鑲嵌著磨花玻璃的大木門內分為上下兩層,進門一個廳(水汀地面),廳的左面一道小門裡走廊兩邊分別兩個房間,走廊盡頭是一個通向後院的小門。廳的右面走廊兩邊各一大間(後根據需要各分成兩間),走廊盡頭一個通向假山和水池的小門。大門正面一座帶護欄板的,約兩米寬的木質樓梯,(樓梯下方有個小門,裡面是個有浴缸和抽水馬桶的廢棄衛生間)。樓梯前行至牆壁前,分成為左右兩邊各一米寬的小樓梯到二樓。二樓是鋪設的地板,樓梯兩邊各兩間房,走廊對面左邊是個帶陽臺的會議室,右邊是兩間房,走廊左右盡頭各有一個小陽臺。我家分在了那間帶陽臺的會議室裡(後隔成了三間房)。從房間到陽臺一式的紅漆地板,進門兩扇帶磨花玻璃的大門和陽臺上帶磨花玻璃的兩扇大門,加上有窗紗的幾個大窗戶,使得房間裡寬敞而明亮。

這幢樓和長春那“日本式”的小平房相比,它更具有西洋的建築風格——大氣、端莊、華麗而典雅。

樓旁右面有一個幾米深的有著假山的噴水池。我們一直幻想著在那發黑,混沌的池水或假山的石洞中,肯定有著像蟒蛇類的怪物藏身。也一直期盼著有朝一日能把池水抽乾,好讓我們一見廬山真面目。後來果然有一天把水抽乾,水落石出時,我們卻大失所望,除了我們扔進去打怪物的石塊外,就是一堆破枝爛葉了。

水池後面,還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一條石階櫛比鱗次地通向山頂。我們經常坐在山頂打撲克、下軍棋。或越是艱險越向前地攀爬假山。

水池邊上,有著一棵一人摟不住的枝繁葉茂的“白蘭花”樹,它是先開花後長葉的,待到蘭花爛漫時,那撲鼻而來,沁人心扉的香甜味在空氣中瀰漫著。一到下過雨後,我們姊妹們便跑到樹下撿拾那遍地飄落的花瓣,拿回家放在書桌上,使得滿屋留香。

大門前一條一米見方的石板路蜿蜒蛇行,曲徑道幽地一直通向水磨石地面的操場。在那石板路的兩旁還有幾棵粉紅色的“玉蘭花”樹、石榴樹和“廣玉蘭”樹以及其他一些樹木。

這棟樓的左面還聳立著幾棵高大茂盛的紅樟木樹,一到夏天樹上就往下掉那一匝多長,有著五彩繽紛色彩的巨型毛毛蟲,男孩子們老是用火去燒它們。

樓房的後面還有幾棵桉樹,桉樹的樹葉釋放出的氣味清新芳香。

我家的陽臺旁邊還有一棵筆直的,一到秋天就掛果的白果樹,我們千方百計地把白果打下來,剝去那散發著惡臭氣味的外皮,拿鐵絲串上在火上烤著吃,倍兒香。

團部大樓裡住了六家,我家對面住的是王力和王小軍家,隔壁是熊英、熊飛、熊妹家,他家對面是張東林和張東昇家。樓下是孫繼軍、孫繼祥、孫小娣家和聶麗萍、聶立軍家。

文:白娜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