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書記——難忘的經歷

還書記——難忘的經歷

我們這一代人,由於歷史原因,很小就當兵或走向社會,錯過了上學的黃金年紀。30歲左右才開始在職學習,幾乎都有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背單詞,抱著孩子看課本的經歷。工作、家務、學業三副重擔一肩挑,其中艱辛,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前幾天,我整理個人資料,當看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准考證時,不由的想起一段不尋常的往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從部隊轉業後,報考了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課程的學習,可有的教材十分難買,尤其政治制度史講義,我幾乎跑遍了北京市各大書店都沒買到。正當我焦急萬分的時候,市自學考試辦公室的一位老師告訴我,有一位考生剛剛通過課程考試,不妨去借他的書,並幫我查到這位考生姓名和電話。素不相識,能借到書嗎?我懷著不安的心情找到這位在某部委工作的考生,說明了來意。他非常熱情,不僅把書借給了我,還介紹了他的學習體會。告別時,我再三表示感謝,他只是淡淡的說:都是考生,別客氣。

半年後,我順利通過了這門課程的考試。還沒有來得及還書,一位在企業工作的同志登門借書,我徵得該書主人的同意後,把書借給了她。一年後,她來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她和一名同事合用此書,考試都合格了。

正當我心想無論如何要去還書時,又接到一位同志要借書的電話。這本書我原來只准備借半年,但一借就是一年多,還要再次推遲還書日期,我實在過意不去。但書的主人得知我為難的心情後,說的還是那句話:都是考生,別客氣。

一年多後,這本書重新回到我的手裡。全書完好無損,還重新包了書皮,不難看出,借書者對書是非常愛惜的。但畢竟翻書的次數太多,書角都捲曲變黑了。兩年中,先後有四位素不相識的考生輾轉借閱此書,都取得了自學考試單科合格證書。

這件事平凡而感人,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也反映了我們這一代人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良好風尚。我在職學習最大的收穫,不僅僅是取得了大學和研究生的學歷和學位,而且磨鍊了意志,這將使我終身受益無窮。

我約好還書日期,這本書終於回到闊別兩年的主人手裡。

文:沙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