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孟良崮

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哎~誰不說俺家鄉好 ......

這是以1947年5月國共兩軍孟良崮戰役為背景的電影《紅日》主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它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歌曲。

每當聽到它那飽含沂蒙風情的悠揚曲調,聽著那傳頌當年軍民魚水情深的優美唱詞,就想起那片有著紅色印記的熱土;想起那場有著戰略意義的戰役;想起曾在那裡生死拼殺的華野指戰員的流血犧牲。

孟良崮戰役時,我父親在華野八縱(這次軍改前第26集團軍)炮兵團任連政治指導員,岳父在步兵團任連長。因是父輩們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我一直想去看看。多次醞釀,近日終於成行。

幾天前的一個午後,我和大學校友由濟南自駕來到孟良崮附近的沂南縣城住下來,第二天進行了一天的孟良崮自由行。

孟良崮在臨沂市蒙陰縣和沂南縣交界處,屬蒙山山系。“崮”,是當地對頂平坡陡的方山地形的俗稱。相傳因宋朝楊家將孟良曾屯兵於此,故名孟良崮。

孟良崮雖是沂蒙山“七十二崮”之一,但山體不同於其它山峰大都是石灰岩,而是由花崗岩組成。花崗岩石巨形奇,相互依撐構成天然石棚,可藏兵,在軍事上易守難攻。

巍峨孟良崮

在沂南縣的賓館早早的吃了早餐,我們駕車直奔孟良崮,探尋當年兩軍激戰的主戰場。

四月的孟良崮春意盎然,漫山遍野的松林猶如綠色的海洋。我們駕車盤山而上,越往上山路越彎曲陡峭。按著路標的指引,攀爬了大約半個小時左右,我們來到了當年國民黨軍暫74師盤踞的山峰,找到了當年的主戰場。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巨大的岩石。

巍峨孟良崮

繞過巨石順階而下,繞了幾繞後,看到一個由幾塊巨石疊加而形成的山洞,可容納20人左右,這就是孟良崮戰役時,敵暫74師的指揮部。

巍峨孟良崮

洞外巖壁上,有後人刻上的暫74師師長張靈甫在仗打到絕望時,給蔣介石寫下的決心殺身成仁的絕筆信;有其夫人近年來探望他時請人刻上的張靈甫戎裝瓷像和留言,可見張靈甫的死硬和他們夫妻感情的至深。

巍峨孟良崮

我們接著登上了海拔536 米的孟良崮的主峰,這是由幾十塊巨石堆積而成的山頭,戰役打響前,敵暫74師倉促修建的工事依稀可見。

巍峨孟良崮

在主峰上,望著1984年建在俯近大崮頂上的戰役紀念碑,看著兩峰之間那怪石林立的山巒和大片丘陵,不難想象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時間裡,國共兩軍70多萬軍人在這裡決一死戰的慘烈。

巍峨孟良崮

那激烈密集的槍炮聲,那一陣緊過一陣的衝鋒號,那打紅了眼後毫不惜命的搏殺和吶喊,那被鮮血侵染的大地,眼前彷彿一幕幕再現著當年激戰的場景。

巍峨孟良崮

孟良崮戰役被全殲的敵暫74師全美式裝備,士兵都發工資,個個都是亡命之徒。在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它最為強悍。該師佔領孟良崮前,從蘇中一路打過來,打阻擊的六縱等部隊,吃了它不少苦頭。

這次向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它驕橫無比、孤軍深入,超越友鄰部隊差不多有兩天路程。我華野首長陳毅和粟裕決心槍打出頭鳥,堅決吃掉這一國民黨軍王牌。

巍峨孟良崮

這是一次兩軍決心和毅力的較量。華野傾其所有,以5個縱隊圍殲該師,以4個縱隊打援;蔣介石則調集了24個整編師、60個旅共45萬人實施反包圍。戰局形成了大圈套小圈的嚴重態勢。稍有不慎,華野將損失慘重。

陳毅在戰前動員會上堅毅的說:“為了全局勝利,即使我們華野全部犧牲,我們會再建一個新的野戰軍去參加全國大反攻。”

為全力支持粟裕的戰役指揮,他明確表示:“粟司令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粟司令代表華野”!這就是元帥的大局胸懷和風度。

華野將士萬眾一心、服從命令聽指揮。近30萬大軍合成了一個鐵拳,決心阻敵外援於圍殲74師戰區之外,並在國民黨軍大合圍形成之前,啃下敵暫七十四師這個硬骨頭。

巍峨孟良崮

根據戰役部署,5月13日黃昏,華野第1、8縱隊利用地形掩護,穿插揳入敵暫74師縱深,經過一天激戰,分別攻佔了垛莊和萬泉山,截斷了該師對外的聯接和退路,將其合圍在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狹小地區內。

8縱在戰役中的主要任務,是阻敵暫83師李天霞部隊和暫74師的連接。這是一個尤其善打阻擊的部隊,在解放戰爭中有一個說法:“排炮打不動,一定是8縱!”

在打阻擊的各縱隊死死擋住了外圍敵軍對暫74師救援的同時,1縱從西,4縱從北,6縱從南,8縱從東,9縱從東北,同時對盤踞在孟良崮的敵暫74師發起了總攻。

參加攻堅的8縱23師在拿下蘆山後,接著揮兵殺向孟良崮。在該師步兵團任連長的岳父,也帶兵參加了圍殲崮頂頑敵的戰鬥。此戰8縱有1050人傷亡。

巍峨孟良崮

孟良崮戰役,在決戰雙方力量對比上,華野佔有較大優勢。因為山路崎嶇難行,敵暫74師105毫米榴炮等重裝備大都沒能帶上山。而我主攻部隊有5個縱隊之多,炮兵幾乎全都壓到一線。

所以敵暫74師雖居高臨下,但全石無水的山地,卻使該師在兵法上處於既沒水源又無法構築工事的絕地。該師所有水冷式重機槍打到最後,因無水都成了擺設。

缺乏工事掩護的敵暫74師,很多部隊直接暴露在外,而滿山怪石又成了華野進攻部隊的絕好掩體。回憶這一戰役時我父親說,我們炮兵配合步兵部隊直接抵近射擊,炮彈炸起的紛飛的石頭,也成了殺敵的利器。

巍峨孟良崮

但敵暫74師面對兵力火力都佔優的華野部隊,並在糧彈兩缺的困境中,依然頑強抵抗了3天,可見它的強悍。

粟裕在戰爭回憶錄中,也談到了這場戰役的難打。他寫到:各縱隊首長都冒著炮火到了作戰前線,有的團長、政委親率部隊衝鋒... ... 近萬名指戰員負傷,更有二千多名幹部戰士把最後一滴血灑在圍殲和阻擊敵人的戰場上。

巍峨孟良崮

華野許多參戰老兵,在幾十年後接受採訪時也回憶說,不少連隊是連打成排,排又打成班,有的連隊光連長都換了六、七人。可以說,這場戰役的每一個山頭的每一寸土地,都經歷了炮火硝煙和血的洗禮。

巍峨孟良崮

敵暫74師這個硬骨頭,就這樣硬生生被華野啃了下來。除死於戰場的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杰、旅長盧醒等7000餘人外,其餘25000多人悉數被俘。

戰爭的傷亡是巨大的。中央電視臺上世紀80年代去孟良崮採訪,當地老鄉回憶說打完仗兩年我們都不敢上山,滿山都是死屍。

當年我軍的戰役指揮所、擊斃張靈甫處等舊址至今仍存在,已成為紅色革命史教育的景點。

巍峨孟良崮

其實戰役發起前,張靈甫在給蔣介石的一封信中,對國民黨軍隊內部利益之爭和勾心鬥角,就有批評,但信發出沒幾天他就死在戰場。

戰役過程中,這多國民黨解圍部隊,對被圍的暫74師,沒有一個自始至終拼死相救的,氣的蔣介石戰後連撤了幾個參戰高官。

由孟良崮下來,我們下一個目的地是位於蒙陰縣垛莊的孟良崮戰役紀念廣場。廣場由紀念館、粟裕墓和烈士陵園組成,氣勢宏偉肅靜,我們一到現場,就被這種氣勢所感染和感動。

廣場上崇立著陳毅元帥和粟裕大將侍馬而立的大型花崗石雕像。陳毅虛懷若谷的眼神和粟裕胸有成竹的神態,使人感受到大戰還沒開始,他們就已勝局在握的氣勢。

烈士陵園內的戰役紀念館是三層結構,很大氣。館內展示了戰役的背景、經過和意義。看著並聽著講解員的講述,想想那一場場撕殺,真是驚心動魄。

巍峨孟良崮

紀念館後面的烈士墓地正中是粟裕大將的骨灰撒放處,後人立墓碑以示紀念。

巍峨孟良崮

其後的烈士英名塔上鐫刻著在戰役中犧牲的2859名烈士的姓名,墓區內一排排無名烈士墓,掩埋著他們的遺骨。我們向烈士碑敬獻了鮮花,感嘆一場戰役竟有這麼多軍人犧牲... ...

巍峨孟良崮

整個戰役期間,沂蒙山人民是敵人來拆橋,解放軍來了架橋。戰役打響後,華野主攻部隊急需通過汶河,在男人們已支前的情況下,沂蒙紅嫂李桂芳帶領32名婦女,摘下自家門板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用身體做橋腿,用門板做橋面,為部隊架起了一座“人橋”。

戰役期間,沂蒙老百姓有一口飯,做軍糧;有一塊布,做軍衣;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 ... 孟良崮戰役的勝利,說到底是人民戰爭的勝利。

該戰役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扭轉了華東戰局,並創造了戰爭史上山地運動戰、速決戰的範例。孟良崮由此名揚海內外。

此役也是粟裕大將指揮的傑出戰役之一,被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該戰一舉殲滅敵暫74師後,據說毛主席曾和粟裕說:你們那樣果敢、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蔣介石,第二個就是我毛澤東。

孟良崮戰役已過去71年了,我國現已進入了發展的新時代。但近年來,社會上存在著一股惡搞中國革命史和英雄的歪風邪氣 。這裡面除極少數不明事理的人在瞎起鬨外,一些人有預謀的人背後陰暗的心理和不可告人目的可想而知。

古人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這些心懷惡意的人,說到底就是在充當搞亂人心,動搖甚至推翻我黨領導和現行制度的“帶路黨”。

敬畏歷史、崇拜英雄,是每個國家對待本國文明最基本的價值底線。不忘歷史和英雄,我們才能知發展之源,增前進之力;才能辨人事是非,惜勝利之果;才能更有力的遏制腐敗和兩極分化,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安居樂業的今天,我們在享受勝利之“果”的時候,還能想到這場慘烈的戰役嗎?想到今天的一切都是革命前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嗎?想到他們為什麼要流血犧牲嗎?

他們是為了讓後人能有美好生活而戰的,而國家一直以來所打造的一切,也為這種美好生活的創造,提供了越來越好的環境和條件,但最終美好生活的獲得,還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這種創造不會一帆風順,也需要吃苦受累,但這都是美好生活獲得所必須經歷的過程,必須付出的代價。你的態度和努力程度,將決定你會有什麼樣的生活質量和未來。

歲月不忘浴血的戰場。我們一定要記住歷史,記住英雄,記住為中國革命犧牲的先烈。

今後,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光榮傳統,在新時代與時俱進的改變和創新,我們才能一路走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