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那隻旅行的蛙

最近,喬爸的朋友圈裡一下子冒出了很多“父母”,他們開始頻繁地“曬蛙”。

“蛙又睡覺了,已經24小時了,蛙會不會病了?”

“我的蛙已經出走一天一夜了,怎麼還不回來看我這個老母親。”

“開心!我的蛙兒子寄明信片回來了!”

“希望我的蛙多交一些新朋友,下次回來再帶個女蛙,我這個當爸爸的就沒啥別的願望了,哭。”

喬爸一開始不以為然,之前也不是沒有被那隻在後院曬太陽的貓刷過屏,年輕人的潮流感get了後一定要淡定,杜絕“中年式大驚小怪”。

然而,當我在中午和同事一起吃飯,準備點一道乾鍋牛蛙卻遭到在場所有“蛙父母”的一致反對後,喬爸沉默了。我貌似低估了這場瘋狂的父母養成遊戲的魅力。

於是中午的那道乾鍋牛蛙換成了一道涼拌菜,蛙父母們說這道菜像四葉草,要多收集一點....?這頓飯有了一絲迷之走向。

喬爸回到辦公室,淡定的打開手機下了一個同款遊戲,玩了一會,大概get到了它的遊戲魅力——

一個無法控制的養成類遊戲。

我們都是養蛙人

很多人說玩這個遊戲的都是“佛系青年”,因為這完全就是一款“佛系”遊戲。玩家不能強制青蛙做任何事,也無法預料到它會做什麼事,玩家只能幫他準備好旅行的背囊,看著它獨自出門旅行,等待它不定時地寄回照片,才知道它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風景交了哪些朋友……這樣一直一直等待。

許多玩家沉浸在《旅行青蛙》遊戲時,在漫長的等待中,神奇地重新體會到了小學語文課本中學到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我們都是那隻旅行的蛙

喬爸驚喜的發現,這不就是為人父母的我們嗎?

這款養成類遊戲剛開始玩的時候,玩家是本著希望能夠養一隻屬於自己的蛙,但是後來發現這隻蛙並不能按照自己的指令做事,玩家有時候甚至見不到它的身影。它彷彿是在自由的成長,需要的只是玩家為它準備旅行的行囊。

這和我們家長現在的處境一模一樣啊。

本以為孩子可以按照我們想象中的模式成長,上一個我們認為好的學校,學一門我們認為好的專業,找一個我們覺得順眼的另一半,然後過著我們認為安穩的一生。

然而我們會發現,事情的一切都不會如我們所願。

孩子總會不由自主的脫離家長的“掌控”,你看著他們慢慢地去成長,去經歷,去感受。而你能做的似乎只有在家幫忙收拾他遠行的行囊。然後在家,期盼著他寄回的明信片。

“養成”就是模擬養成遊戲的核心元素,玩家需要在遊戲中培育對特定的對象(人或動物),並使其獲得成功,玩家可在其中獲得成就感,說白了,養成遊戲就是在用另一種方式彌補玩家內心的情感缺憾和造夢。

再反觀一下,作為家長,我們是否在用教育孩子這種方式彌補自己的缺憾?

比如,我當年高考沒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學,那麼我的孩子就一定要替我圓夢;我當時想做一名飛行員,然而沒能完成這個夢想,那麼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飛行員;當年我在這個地方吃過虧,我希望我的孩子能繞過這個坑......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對孩子抱著一種,既然你是我生命的延續,那麼我的缺憾,也應該在你身上得到彌補。家長們的潛意識是:“你就是我。”然而這大錯特錯。

你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路要走,他有他的虧要吃,當然,他也有他的夢要圓。

不要把你的夢想強行加給你的孩子,因為做父母養育孩子,不是一場養成類遊戲。你不是玩家,他也不是一個虛擬角色。

我們也都是那隻旅行的蛙

《目送》裡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但同時也作為子女的你我,走多遠,都要記得回頭看看,在原點牽掛你的人。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父母的孩子,我們在目送著孩子離開的同時,我的父母也在目送著我們。我們也是那隻旅行的蛙啊!

喬爸想說:教育是一個輪迴。

身為父母的我們是養蛙人。

我們要明確一個觀點:我們和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對於他們人生的意義只在於為他們提供一份人生旅途的行囊,這個“行囊”裡裝著的,是我們給予孩子們面對挑戰的勇氣,面對挫折的不放棄,面對紛亂世界的不迷失,還有我們對他永遠的愛和支持。

身為孩子的我們是正在旅行的蛙。

離開了家的我們,正在漫長的旅途中經歷著人生它特有的“五味雜陳”。我們面對著自己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帶著父母的期望,一路向前。雖然我們的終點註定在遠方,但請不要忘記,家中還有期待著收到我們消息的“養蛙人”。

人生就是這樣,目標在遠方,家人在身後。我們走累了便停下來,回望身後,再轉過頭,便擁有了十分的勇氣,繼續向前。家人也就是這樣,在人生的路上,默默地“同路而行”卻“不見身影”,“不見身影”卻又“如影隨形”。

記得林語堂講過這樣一段話: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便是父母的時間。因為不知什麼時候,你回頭猛然發現,身後的人已經不在。

當你在遊戲中的蛙兒子回來了

你,又什麼時候回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