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南京最會講故事的人都在這裡了!

一張南京市民出門必用的金陵通卡,能說出什麼樣的故事?

它和千年之前寬袍大袖的東晉人出門通勤的公用交通有什麼關係?

南京市博物總館南京市博物館講解員張瑋瑋帶來的“千年之行——東晉時期的交通方式”講解,絕對讓你分分鐘從地鐵上穿越到牛車上,帶你去和東晉人壓一天馬路。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比賽現場

“古代人的綠色出行”、“朱元璋的美顏相機”、“史上最牛創業團隊負責人”……不需要重新確認你的眼神,這裡就是六朝博物館,由南京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8年“講好南京故事”南京市博物館講解員大賽與7月16日在這裡舉行。經過前期培訓、預賽的層層選拔,來自19家博物館的31名選手脫穎而出,繼續他們的南京故事,展現他們的職業風采。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南京市博物館講解員講述東晉人的綠色出行方式

和想象中嚴肅筆挺的宣講畫風不一樣,比賽現場生動有趣,而選手們各個臺風穩健,演講內容穿插了多媒體手段,還有人興之所至唱起了南京小曲,簡直是文博界的“創造101”,青春版的“百家講壇”,比電視綜藝節目還精彩。

《多才多藝秦狀元》、《朱元璋長著一張“惡搞”的臉嗎?》,這些撿拾起細節的故事把滄桑的歷史一下子拉進現代世界,而《城牆上的女匠人》、《一張畢業證書的稅收乾坤》則分別從燒製城磚的明代女尼和沒有領取畢證的民國女學生講起,復原出她們身後時代的風雲變幻。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詩詞大會?這裡是講解員大賽!

中國科舉博物館、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南京稅收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靜海寺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市博物總館等博物館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傾力展示中盡顯風采。

也有顏值,也最“來斯”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什麼?燒製城磚的還有女匠人?南京城牆保護管理中心帶來你不知道的歷史

在博物館,用長得帥、長得美來形容講解員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南京的“來斯”才是最“胎氣”的褒揚。在初賽中就已經嶄露頭角的選手們,在決賽中更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一致喝彩。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比賽以“講好南京故事”為主題,評委在評分時,將不僅僅注重講解的形式與技巧,更加看重選手們的綜合業務能力和對講稿內容的深度挖掘,真正講出博物館所代表的“南京故事”。

大眾評委,直接打Call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 稅收博物館講解員帶來的一張畢業證,講述背後的精彩故事

決賽特邀了五位重量級專家評委,他們有來自中博協社教專委會的著名專家,有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知名教授,也有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評委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專業的技能素養、高水平的點評讓選手和觀眾都受益匪淺。

當然,除了五位專家評委專業打分點評以外,大賽還邀請了10位大眾評委,他們中有媒體人、也有志願者,在每位講解員比賽結束後,他們直接通過手中的“大拇指”為喜愛的講解員打call,分值計入總分,最直接地傳遞社會大眾對博物館講解員的要求和滿意度。

歷史為詩,講解作歌

博物館裡的“段子手”出招啦!南京故事居然還能這樣講……

▲講解員只有女同胞?不,還有男講解員哦~

在大賽即興講解環節中,主辦方設計了獨具南京歷史文化特色的詩歌即興講解。選手現場抽取一句關於南京的經典古詩名句或膾炙人口的詩歌名篇,自選角度、自撰內容,進行一場限時2分鐘的講解。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把江山好處付公來,金陵帝王州。 想今年燕子,依然認得,王謝風流。”一句句著名的歷史經典,在講解員獨具匠心、優美動聽的講解中,贏得活動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南京故事,一樣的南京味兒,不一樣的講法,全南京最會講故事的人在博物館裡,等你pick!

記者 王迅 陸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