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大重點攻堅任務爲抓手 成都將實施171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

以六大重点攻坚任务为抓手 成都将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

以六大重点攻坚任务为抓手 成都将实施171个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

未來將在教育、健康、養老、生態等方面努力補齊短板,通過新建、統籌共享、整合改造等辦法,打造民生社會事業“15分鐘公共服務圈”,促進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提高市民幸福;計劃實施171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總投資15072億元……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11日,市委外宣辦召開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二場“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主題新聞發佈會。市發改委主任楊羽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共成都市委關於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和《中共成都市委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決定》任務部署,研究制定了《成都市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以下簡稱《攻堅計劃》),對“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作出全面安排部署。

記者瞭解到,《攻堅計劃》提出,將以六大重點攻堅任務為抓手,推動實現城市發展六個“新”、市民生活六個“更”,到2020年,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城市宜人宜居宜業品質全面彰顯,國家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

三年攻堅怎麼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調城市擔當

《攻堅計劃》是“三大改革攻堅計劃”之一,是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是應對主要矛盾變化、更好肩負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和全省“主幹”歷史重任的重大舉措。

據介紹,制定《攻堅計劃》的總體思路是,堅定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為方向,對標一線城市、著力補短板強保障,對標國家中心城市、著力優佈局強功能,對標世界城市、著力提品質強質量,加快實施一批戰略性、引領性、功能性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提高公共服務的便捷性、可及性和市民的獲得感與滿意度,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

三大特點

打造民生社會事業“15分鐘公共服務圈”

提高市民幸福感

按照總體思路,為強化對標趕超,著力體現成都的責任擔當,《攻堅計劃》有以下特點,具體而言:

一是基本公共服務對標國內一線城市補短板強保障,充分彰顯對市民的幸福擔當。《攻堅計劃》堅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未來將在教育、健康、養老、生態等方面努力補齊短板,通過新建、統籌共享、整合改造等辦法,打造民生社會事業“15分鐘公共服務圈”,促進公共服務均衡配置,為市民提供便利,提高市民幸福感。

二是城市功能對標國家中心城市優佈局強功能,充分彰顯對區域的服務擔當。《攻堅計劃》堅守習近平總書記“成都要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的囑託、貫徹省委“要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要求,立足更好參與國際城市競爭與合作、更好聚集國際高端資源、服務區域發展,加快提升基礎設施網絡現代化水平,為建成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功能保障。

三是文體旅商對標世界城市提品質強質量,努力構建世界城市的獨有文化特質。《攻堅計劃》根據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以建設“三城三都”為路徑,將自身獨特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質作為成都建設世界城市的獨特品牌,充分彰顯天府文化魅力,有效提高成都在世界城市體系中的顯示度。

總體目標

預計到2020年

城市宜人宜居宜業品質全面彰顯

我市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的目標是什麼?《攻堅計劃》顯示,預計到2020年,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基本形成,城市宜人宜居宜業品質全面彰顯,國家中心城市基本建成,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高。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市計劃實施171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總投資15072億元。目前,這些項目已經層層壓實主體責任,預計2018年、2019年、2020年將分別完成投資2169億元、3223億元、2722億元。

三年攻堅怎麼幹

以六大重點攻堅任務為抓手提高市民獲得感

未來城市競爭的核心是公共服務的競爭,沒有高品質公共服務依託的城市註定只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根據《攻堅計劃》,我市將以六大重點攻堅任務為抓手,並進一步將各項攻堅任務項目化、具體化,確保《攻堅計劃》早出成果早見成效,推動城市發展實現六個“新”、市民生活實現六個“更”,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

實施樞紐功能提升攻堅

到2020年

軌道交通投入運營里程逾500公里

《攻堅計劃》提出,我市將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四向開放鐵路通道建設、內暢外聯交通網絡建設三個方面,加快推進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蓉昆高鐵(成自宜高鐵)、成達萬高鐵、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公路、軌道交通18號線等項目建設,2020年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達到1億人次,商務航線、貨運航線、文化旅遊航線分別達到34條、8條、26條,軌道交通投入運營里程達到500公里以上,推動形成立體開放新格局,讓市民生活更加便捷。

實施市政設施建設攻堅

加快實施城市智慧交通建設

根據《攻堅計劃》,我市將從聚力完善優質高效市政公用基礎設施網絡、“東進”區域市政基礎設施骨架、智慧城市服務設施建設三個方面,加快實施李家巖水庫、龍泉山東側新城發展軸項目、城市大數據中心、城市智慧交通及城市管理雲腦等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形成“一山連兩翼”的城市發展格局,推動形成城市發展新骨架,讓市民生活更有保障。

實施城市有機更新攻堅

三年內實施3.1萬戶棚戶區改造

如何促進城市有機更新?《攻堅計劃》提出,我市將從營造多元化舒適美麗宜居環境、打造多樣化獨具魅力體驗豐富特色街區、完善多層次特色化慢行交通網絡三個方面,三年內,通過實施3.1萬戶棚戶區改造、900個老舊院落改造等項目建設,激發城市再生新活力,讓市民生活更有質感。

實施民生服務提能攻堅

到2020年 新建幼兒園和中小學540所

提升民生服務效能,根據《攻堅計劃》,我市將圍繞服務人的全生命週期,積極回應市民期盼,認真實施“三城三都”基礎設施建設、“優教成都”“健康成都”“菜籃子”設施建設等重點任務,加快推進天府錦城、天府奧體城、成都大劇院等重大標識性項目,完善醫療、養老、健康、安全等設施體系,到2020年,新建幼兒園和中小學540所,新增學位28萬個,三級醫療機構達到70家以上,每千名戶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45張以上,構建高標準全覆蓋的民生服務設施體系,彰顯城市宜居新價值,讓市民生活更有溫度。

實施生態本底打造攻堅

高標準建設

天府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熊貓之都”

夯實城市生態本底,《攻堅計劃》明確,將通過實施重大生態建設、公園城市形態打造、碧水藍天優美環境營造等重點工程,高標準建設天府綠道、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熊貓之都”等重大項目,加快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治理三大戰役,到2020年,人均公園面積達到15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5%,岷江、沱江成都段水質優良比例達70%,空氣質量優良率達70%以上,建成綠道3240公里,塑造公園城市大美新形態,讓市民生活更加美麗。

實施鄉村振興攻堅

三年內深入推進

1000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

根據《攻堅計劃》,我市將通過加強鄉村文化挖掘、塑造新型鄉村形態、優化鄉村環境治理、推動城鄉功能深度融合等重大行動,加快建設沿龍門山及環龍泉山鄉村旅遊帶、都江堰精華灌區旅遊群、龍門山旅遊區,三年內深入推進1000個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新(改)建2000公里“四好農村路”、2000個村綜合服務社,6萬戶農村土坯房改造,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讓市民生活更加精彩。記者 趙子君 繆夢羽 王靜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