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龍橋泗華搶豆丸

莆田市文廣新局

搶豆丸

二月初一,上午十時許

(2018年3月17日)

(莆田市城廂龍橋街道泗華村安祖社)

豆丸,是莆田人熟悉的家常小食,仙遊稱“水龍”或“瑞祥”。湯清丸嫩,是家常煮湯的好角,也是戲棚邊上的好小吃。

莆田龍橋泗華溪安祖社的二月初一“搶豆腐丸”傳承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了。在這裡,一粒丸子居然還會帶上平安賜福的寓意而惹得大眾爭搶,進而散入千家萬戶。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豆腐成圓染紅光,托盤托出桃花妝。

跳踉擲灑八方去,福運自有人爭搶。”

——莆仙風俗竹枝詞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豆丸,是莆田人熟悉的家常小食,仙遊稱“水龍”或“瑞祥”。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是把豆腐揉爛成泥,加入香菇末,蘿蔔碎,芹菜末或蔥末,花生碎。葷的可以再加肉碎,蝦米等。然後揉成團,再外面再滾上一層澱粉定型。下鍋煮熟,一顆顆外表光潤,內在鮮香。湯清丸嫩,是家常煮湯的好角,也是戲棚邊上的好小吃。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很多人怎麼想也想不到,這樣一粒丸子居然還會帶上平安賜福的寓意而惹得大眾爭搶,進而散入千家萬戶。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龍橋泗華溪安祖社的二月初一“搶豆腐丸”就是這樣的一場民俗活動。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曆史了。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溪安祖社的豆丸總要在二月初一前一天,就要做好,然後煮熟,煮的時候加入食紅,出鍋後,一顆顆豆丸就紅通通的了。尚紅,是莆田人重要的風俗習慣。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無論是民間祭祀、宗教活動還是紅白家事,都與紅色分不開,因為紅色象徵著熱烈、喜慶、祥和、興旺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所以,染紅的豆丸一下子就升格成了聖物,被晾曬在社前的大簸箕上,滿場紅光豔豔,一片喜慶祥和。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到了二月初一上午,一盤盤表面被風乾的紅豆丸被裝進一個個紅色的袋子中,紮好袋口,整裝待命。也有按古例用碗裝好的待人爭搶的。但瓷碗易碎,所以近年多以袋裝為主。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大約十時許,溪安祖社裡走出的小夥子們都身著白衫紅褲,手託托盤,頂於頭上,托盤中挨挨擠擠的都是裝滿豆丸的紅袋。而庭院外也已候滿了村子裡的老老少少。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隨著傳統的火銃三聲炮聲,手託紅盤的年輕人們跳踉而出。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到了中庭,一個躍高,雙手往下一撤,托盤一傾,豆丸袋子一鬨而下。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眼明手快的小朋友們一矮身,或者凌空截接,或者俯地揀拾。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凌空截接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俯地揀拾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總有那麼一包兩包的收穫,沒搶到的也不著急,因為還有好幾撥的機會。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等到豆丸散畢,老老少少們手裡總會有那麼好幾袋的收穫,喜笑顏開地返回家中,彷彿真的把這一年應得的福氣和好運都在這一天搶到了手中。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而社裡也會把預先留下的紅豆丸現場烹煮,以供村民們共享福眷。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紅丸嫣然,湯清如水,再加上數點翠綠的蔥花。宛若一張桃花春水圖。“豆腐成圓染紅光,托盤托出桃花妝。跳踉擲灑八方去,福運自有人爭搶。”

二月初一,莆田泗華“搶豆丸”,傳承至今三百餘年!

三百餘年的時光,三百餘年的舊俗,就這樣年年歲歲流轉傳承,生生不息。

撰稿 | 揚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