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聽蟬 王 霞

盛夏已深,夏天的韻致也到了最妙處。而對於一個休假的人來說,最妙的不過是臨窗聽蟬,品味這夏日獨特的音節了。

蟬鳴,歷來是夏日的標識。它的聲音從窗外樹木茂密的枝葉間溢出,有點像海浪,一陣一陣的。越是天熱、越是陽光強烈,這聲音越響。先是一聲高昂些的領頭,然後兩隻、三隻,無數聲匯入,成為嘹亮的合唱,頗有些振聾發聵的味道。你很難想象,那麼小小的蟲兒,竟能匯聚起如此龐大的聲浪,不知有多少躲在這樹葉後面,享受這熾烈的驕陽呢。

是的,我們避之不及的炎夏,是蟬生命中最明亮的季節。

據說,蟬的蛹要在地下度過它一生的絕大部分時間,短則三四年,最長的要達到十七、八年。它們在黑暗中汲取植物根鬚的汁液,維繫著艱難的生存。直到那一個期待已久的初夏到來,它才可以破土而出,尋到一棵樹,攀爬到高處,竭盡之前長久的積蓄,脫殼而出。從此,開始居高放歌的生涯。它的歌聲,是夏日的標識,點綴著炎熱的喧譁。

而當秋露成霜,百草憔悴,蟬也將結束短暫的光明生活。這時的蟬鳴稀落了,間或一兩聲揚起,讓人想到剛剛過去的夏天。這樣的日子裡,我常常在黃昏時散步。小區園子裡林木繁茂,特別是高大的女貞和香樟枝葉濃密。行走其下,偶爾會有蟬鳴突兀地響起,只是一兩聲,就戛然而止,再無回應。這曾熟悉而漸漸遠去的聲音,會讓我停下腳步,靜靜地捕捉聆聽,微涼的秋風從面龐輕撫而過,心中漸漸漫起一片蒼涼的肅穆。這看似微小的生命,卻做到了堅忍的修煉、蟄伏,換取華麗的蛻變,成就高遠的生活,即使無比短暫,卻無怨無悔。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蟬蛻於汙穢,以浮游塵埃之外”。蟬在最後蛻殼成蟲之前,一直生活在汙濁的泥土之中。而一旦蛻殼化為蟬,飛到高樹之上,卻餐風飲露,極盡潔淨。

暗夜中,不曾放棄努力,卻成就枝頭的高歌。最終,以隨秋風遠逝的歌聲標註自己清高的一生,用緘默為生命畫上完美的句號。這,是蟬的一生。

想起虞世南的那一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一隻小小的蟬能夠如此,何況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