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最早知道CHINA这个英文单词是因为她是中国,之后,再知道CHINA是因为她是瓷器。于是,就记住了CHINA是中国,CHINA也是瓷器。瓷器不少,北方的唐山就生产陶瓷,不看唐山陶瓷貌似没有到过唐山。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这是唐山首家以陶瓷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是铭记陶瓷历史、传承陶瓷工艺和弘扬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唐山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不仅生产了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也开启了中国陶瓷工业化生产的先河。唐山陶瓷博物馆的建设,既是对唐山陶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唐山陶瓷产业转型与发展的推动和促进。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在唐山记忆里,陶瓷是不可缺的。唐山具有600多年的制陶历史,是中国近代日用瓷的发祥地,艺术瓷北方画派的重要阵地。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唐山陶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风格。尤其是唐山的骨瓷瓷质润泽、光灿莹洁、胎质细致,白玉瓷瓷质细腻、釉面光润、白中泛青,是唐山陶瓷的代表。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近20%的职工在地震中遇难,90%以上的厂房建筑被震坏,70%以上的窑炉设备受损,使唐山陶瓷行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但英雄的唐山人民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全行业职工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迅速恢复了生产,震后一个月就生产出产品。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追溯历史,明朝时的唐山陶瓷多是以劳动组合为基础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初开滦煤矿的建成和外资的进入,至三十年代末期,机器和电力在陶瓷生产制造中得以较为普遍的应用,唐山陶瓷渐渐兴旺起来。唐山陶瓷器装饰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较大影响,首创了氢氟酸腐蚀出花纹再填描金色的雕金装饰和用喷枪或喷笔作画的喷彩装饰等。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唐山素有"北方瓷都"之称。主要产品有日用品、建筑瓷、卫生瓷、工业理化瓷、高新技术瓷、美术陈列瓷等,以及各种花瓶、花插;各种瓷塑、瓷雕;可供建筑装饰用的大型瓷砖壁画等实用陶瓷和艺术陶瓷。清代光绪年间,开始生产棕釉粗碗,并有施化妆土的灰胎白瓷和少量仿古瓷应市。以后在近代工业影响下,启新瓷厂、德盛瓷厂及东西缸窑各陶瓷厂先后采用机械设备和新技术。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唐山的日用陶瓷于1956年开始出口。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陶瓷工业全部被摧毁。但在国家和各地支援下,不久生产便得到迅速恢复。1979年唐山瓷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优美的陶瓷是泥土在火中的涅槃——瓷器来自泥土,似乎为了赶赴一场前世的约定,完成一次生命的燃烧。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每一件瓷器又离不开水,因为水的融入,泥土黏合紧密而不松软,便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姿态,更有了水的灵性。上善若水。拥有火的炽烈,也无妨藏有水的温柔。水性至柔,柔极至刚。正如钢刀淬火,唯有水火相济,阴阳相调,才赢来钢的坚韧与锋利。瓷器因为水的融合,才那么坚韧而柔媚。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唐山记忆:CHINA中国,陶瓷CHINA,从泥土到火中涅槃

如今的唐山陶瓷,不仅仅是一件件日用品,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而且,这600年的沉淀,打造成唐山陶瓷从而成为唐山工业旅游的一张名片,而且,还为你开发传统陶瓷作坊、陶吧、陶 瓷的生产线、观看工艺美术大师瓷塑现场表演等独特魅力的旅游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