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宝鸡市加快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魂灵和民族力量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特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重大意义。目前,国外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我们党中央也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宝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拥有8000年文明史和2770多年建城史,作为历史文化丰厚到独树一帜的宝鸡,更应继承和发扬好华夏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

2017年7月13日,就《宝鸡市加快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副市长曾德超、市委宣传部长马鲜萍、陕西省文化厅副巡视员苏学杰,以及宝鸡市各有关局、委办负责人参加,参会的专家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历史建筑研究所等文化、艺术方面专家教授。

会上观看了《感知宝鸡》介绍短片,听取了《宝鸡市推进彰显华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2018-2020行动方案》,参会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宝鸡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历史文化名城宝鸡市加快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委书记徐启方说,宝鸡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作为历史文化大市,宝鸡有责任、有义务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起来,以文化人,成风化人,使文化成为宝鸡核心竞争力。希望专家对宝鸡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权威指导,把宝鸡的特色文化符号写出来,把山水美景画出来,把历史和故事演绎出来。

北大考古文学院徐天进教授认为,宝鸡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到独树一帜,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富矿,是文化资源的“大粮仓”,要制度化持续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李伯谦教授指出,宝鸡是周文华的发源地,应做好周原遗址的保护工作,也是在延续周文化的“根”与“魂”,因为周文化是我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

其他各专家都各自发表了对宝鸡文化建设发展的建议,也高度评价宝鸡在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以质取胜,打造追求真善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

历史文化名城宝鸡市加快文化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

会上,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还邀请多位担任宝鸡的文化顾问,把宝鸡的特色文化符号写出来,把山水美景画出来,把历史和故事演绎出来。同时,发挥在考古、文博、戏剧、书法等领域的影响力,把更多资源整合到宝鸡,使宝鸡的文化品牌树立起来、宣传出去。

当今世界正处于多极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各国都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充分展示着自己的民族力量,而在综合实力的竞争之中,文化的竞争将会成为未来最为基本的竞争。作为世界历史文明古国的中国,把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挖掘出来,通过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带动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竞争同步提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宝鸡丰厚的文化资源,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和讲好中国故事意义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