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鞭杆

( 入選《隨筆世界》《每日悅讀》《鄉村記憶》《真實故事》《雜文日刊》)


一根鞭杆

農民犁地時,必須要有鞭子。主要有兩種用途,一是用來驅趕牛或驢;二是用鞭杆剔除犁頭與犁轅之間的柴草,否則犁頭會滑出地面,無法繼續犁地了。所以說,作為一個農民,有一個好鞭子,特別是有一個好鞭杆,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情。

鞭子分為鞭繩和鞭杆兩部分。鞭繩一般用牛皮製做,而鞭杆則是一根光滑的木棍,直徑3公分左右,長六七十公分。做鞭杆的木棍,最好是木質堅硬骨而細膩。如果鞭杆的木質粗糙,使用中就會產生毛茬,非常硌手。

家鄉能做鞭杆的木棍,一般來自於柳樹、楊樹、榆樹、杏樹等。柳木棍、楊木棍雖然能做鞭杆,但木質粗糙,不好用。榆木棍做的鞭杆稍好些。杏樹樹枝彎曲,很不容易選上能做鞭杆的木棍。最適合做鞭杆的,是一種叫作shun子(不知道學名叫什麼,只好音譯,以漢語拼音代之)的灌木。

一根鞭杆

1972年,我16歲高中畢業成了“回鄉知識青年”,參加生產隊勞動,播種、犁地時,因為沒有得心應手的鞭杆而大傷腦筋。

家裡沒有適合做鞭杆的木棍,而且我這個剛剛入行的白面書生,也不知道如何做鞭杆,就匆匆忙忙地用柳樹樹枝做了一根鞭杆,結果沒用兩天,就起了毛茬,硌得手疼。但是我無能為力,毫無辦法。

這事被善良細心的文炳老漢發現了。他沒有跟我說,也沒有告訴我的家人。而是默默地給我製做鞭杆。

製做鞭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有一個過程。他從自家的灌木shun子中選擇了一根適合做鞭杆的枝條,按寸長尺短砍下來,然後在大石頭下面壓直陰乾,以防止變形。直到鞭杆做成後,才悄悄地送給我。

我拿到鞭杆,喜出望外,猶如學生得到一支好筆一樣高興,感激不已。

一根鞭杆

這件事存入我的記憶幾十年,一直沒有忘記。17年前,在幹部異地交流中,我被交流的千里之外任職,臨走時,我託人給文炳老漢帶去一斤茶葉,以微薄之禮表示對當年他送鞭杆的感激之情。

前幾年,他以80多歲的高齡辭世,我以高於農村老家當地標準的數額送了葬禮錢。當我跪在他的靈位前磕頭的時候,不由得再次想起他給我送鞭杆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