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爲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世界上有一種破壞力極強的“兇猛動物”,俗稱“婆婆”,好婆婆常有,可以和媳婦相親相愛相伴到老,但是還有一種惡婆婆,卻具備極強的戰鬥力和破壞力,她可以把本來相親相愛的兩口子拆散成牛郎織女。

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為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電視劇《婆婆來了》劇照

我有一個朋友,嫁給異地的老公三年多。當初因為愛情遠嫁他鄉,以為一切都是美好的開始。

沒想到,婚後三年多,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孩子,於是,婆婆就開始變著法的數落她,整天沒個好臉色。

同樣是工作,而且還比她兒子掙得多一些。但是,這個婆婆卻總說自己兒子多麼多麼辛苦,掙錢養家,還房貸不容易。回家就只讓吃現成的,什麼活也不讓幹。

但是對兒媳卻又是另一番嘴臉。回家不僅沒有好臉色,而且還讓同樣累了一天的兒媳做飯、洗碗、幹家務。

每次受了委屈,兒子不僅不知道哄哄媳婦,還總是一副得理不饒人且理直氣壯的架勢:你是女人就應該多做點家務啊,何況我媽那麼大年紀了,你乾點活有什麼啊!

有一年國慶節,朋友公司組織員工去沿海一個城市旅遊,可以帶一個家屬。

朋友高興地回家和老公商量旅遊攻略。沒想到,突然起身上廁所一開門,發現婆婆神神秘秘地趴在門口偷聽。

一開門,著實嚇了彼此一跳。

而讓朋友更驚訝的是,這個婆婆居然像沒事人一樣,翻個白眼。然後走進她的臥室,對兒子說:“這個旅遊既然是免費的,那我也要參加,有公費旅遊的好事,不佔白不佔。”

朋友趕緊解釋,公司只允許帶一個家屬,其他人想去是要付全款的。

婆婆接一句,“那我和我兒子免費,你自己交錢好了呀!這樣不就都可以去了。”

兒子還為這個主意連連點頭,於是在這對母子的聯合“算計”下,公司組織的家人旅行變成了只有她們是夫妻兩人加一個婆婆的格局。

當然,這也能忍,畢竟帶婆婆旅遊就當是盡孝吧。

可是,當朋友回來講述一路上的奇葩經歷時,簡直能把人氣瘋。

一到景點,老公只顧著和婆婆拍照、購物,全然不顧身後還有個提著大包小包的媳婦;吃飯也總是點他們喜歡的,最不可思議的是,在酒店入住時,婆婆非要定一個兩室的房子和他們住一起,說在外地一個人睡覺害怕。

一路上指指點點,挑三揀四,而且還不停地和其他同事打探兒媳在公司的一舉一動。

這一次的旅行,讓朋友徹底看清了這個婆婆和老公。回來後果斷提出離婚。

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為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還有一個朋友梅子,結婚後和婆婆同住一個小區,婆婆也總是大事小事,有事沒事就往他們家跑。

剛開始梅子覺得婆婆體貼周到,事無鉅細,可是等到懷孕至生孩子後的一年時間裡。她才真正見識了這個婆婆的“殷勤霸道”。

寶寶用什麼牌子的奶粉、穿什麼樣的衣服、選什麼樣的尿不溼、幾天洗一次澡、嬰兒床要什麼樣的,等等等等,婆婆都要管;而且還鼓搗兒子和梅子對著幹。媳婦出門和哪個鄰居聊天了要過問;而且還會時不時鑽進梅子臥室翻箱倒櫃,美其名曰,幫忙整理家務。

更讓她受不了的是,梅子回孃家,婆婆也不讓帶寶寶,理由是外面風大怕寶寶感冒了。

等第二年梅子上班後,每天回家,婆婆就抱著寶寶有意不讓梅子和寶寶親近,但是兒子一回來,就趕緊把寶寶抱過去和爸爸親熱。

終於有一次爆發了拌嘴,梅子生氣地抱怨不想讓婆婆天天來他們家,然而這個婆婆卻振振有詞:“我兒子的家,也就是我的家。我們家的孫子,我還說了不算?我兒子就是這麼養大的,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還用你教我怎麼帶孩子?”

更可氣的是,梅子老公卻站在婆婆一邊,一起數落梅子不知道尊重老人,不孝順。

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為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一個婆婆可以事多到什麼地步?”

得到了1000多個回答。其中一位名叫“梔子”的網友回答得到了8909個贊。

她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婆婆是無敵了——趴門偷聽,有一天我一開門沒把我嚇死,她還維持著側著頭一個耳朵貼門的姿勢,還有說我怎麼天天換內褲呢,懷孕時說我是不是有病怎麼老去廁所呢,和她兒子說我為什麼天天早晨上廁所大便,她都兩天上一次的巴拉巴拉巴拉——反正誰和她不一樣誰就有病!

而最後一句“反正誰和她不一樣誰就有病!”也被大多數網友點贊“亮了”。

其實,很多被定義為“惡”的婆婆,他們本質上並不是一個“惡人”或者“壞人”,因為最起碼她們在對待其他親人和鄰居的時候,往往會表現的熱情而禮貌。但是在對待自己兒媳婦的時候,卻又立馬換了一副讓人無法接受甚至討厭的嘴臉和行為。

看不慣兒媳婦亂花錢、受不了兒媳婦愛乾淨、不理解兒媳婦拼命掙錢不做家務的神邏輯,總之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只要是和她以及她們那個時代的風俗習慣和生活起居不一樣,就被視為異類和傷風敗俗,往往會上升到道德高度進行綁架和批判。

沒事的婆婆,懂得在兒子成家立業後,適時的保持分寸感和在合適的時間撤離,邊界感極強。因為她們懂得兒媳婦才是和兒子生活一輩子的人,也是婚姻關係中最親密的人。

父母的愛固然偉大和需要長久的關愛,但是當兒子成家之後,就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而事多的婆婆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只要是和我搶兒子的愛的女人都是敵人,都需要排斥和抵禦。如果不是為了根深蒂固的娶媳婦傳宗接代的老思想還存在,她們是寧願兒子打一輩子光棍和自己生活的。

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為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為什麼婆婆總是把兒媳婦當敵人,丈母孃卻總是把女婿當兒子?

因為婆婆知道家裡又多了一個人過來分享他兒子的愛,可能就會恨兒媳婦;而丈母孃嫁了女兒後希望她過得幸福,所以對女婿特別好,也是希望能夠照顧好她女兒。

這兩種愛的前提是,無論是婆婆還是丈母孃都是最愛自己孩子的,而且最愛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婆婆恨兒媳搶走了她兒子,丈母孃一般都喜歡女婿能幫她照顧女兒。

這種心理學上的歸因效應的不同,表現出來的態度就是大多數婆婆恨兒媳,丈母孃則討好女婿。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丈母孃不和女婿長期住在一起,所以沒有直接矛盾衝突,就對女婿很好。

而大多數婆婆和兒媳長期生活在一起,生活瑣事,家務瑣事,本來兩人三觀和生活觀念不同,又為爭搶一個男人,各種矛盾衝突自然隨時因為一點小事爆發,導致經常爭吵打架,就會產生一定隔閡,婆婆就對兒媳不好。

古人形容兩種關係:婆媳是天敵;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喜歡。

總結的非常到位。

而在這種關係中,還有一個神邏輯。那就是婆婆認為她們是為了兒子好。並且覺得這種好是理所應當不能有一絲反抗的。

於是,那些“巨嬰型的寶媽男”就真的以為她媽是為了她好,從而總是對媳婦說,“我媽從小把我拉扯大,真的不容易,你就不能對我媽好一點嗎?那是我媽,你就不能忍忍嗎?”

一部分媳婦就真的學會會了忍一忍,就這樣忍著忍著變成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老媽子”和“生育機器”。

但是,還有一部分媳婦學會了不再忍耐,直接懟一句:“不能!” 選擇結束這種畸形的婚姻。

站在當事人的立場,兩種選擇真的無法評價對與錯。

但是,我想說的是,對於女人來說,婚姻真的是第二次機會。

我不是教你詐,只是要你別犯傻。

我在之前寫的文章《戚薇:為什麼女人對包包的執念如此之深?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中說過一個觀點:婚姻無論對於男人還是女人來說,其實都是一次人生重要的跳板和歸宿。好的婚姻讓雙方變得幸福,成全彼此;壞的婚姻讓雙方彼此傷害傷痕累累。

尤其是當一個女人嫁給一個尚處於且打算一輩子“哺乳期”的巨嬰時,又遭遇婆婆逼迫生二胎,一個又一個十年,面臨著生育和自立的兩難抉擇。

2018年新婚姻法一出,強調保護金錢和房子,不認可生養和家務也是勞動應寫進法律加以保護。

新婚姻法和二胎政策,一方面導致職場歧視加劇傾斜,趕著女性迴歸家庭;另一方面又不保護女性迴歸家庭後的權益。

法律一個釜底抽薪,把女人背後最後的倚仗奪走了。

有網友形容,作為被伺候慣了的中國男人,就像皇帝沒了奴婢不會繫鞋帶一樣,他又忘不掉農耕文明男性的好處,要求繼續享受女性的家庭職能。

而那些惡婆婆又使勁攛掇兒子,一邊享受新婚姻法好處,一邊還在傳統思維上要求女性無償付出生育與家務勞動。

最可怕的結局就是,四十出頭被婆婆壓制多年後害怕了,家產大部分都是男人賺的,兒媳最怕的是丈夫婚外情她不敢管,婚她不敢離,寢食難安就怕男人哪天一推門進來說,“咱們離婚吧。”然後,自己還淨身出戶。

婆媳戰爭:“那是我媽,你作為兒媳就不能忍忍嗎?”“不能!”

所以,有些無奈是可以忍耐的,但是有些原則卻不能忍耐。作為一個兒媳,有很多的無奈,但是,首先一定要有自主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在寶媽男理直氣壯地說,“那是我媽,你就不能忍忍”時,堅定地回絕:“不能!”

聖經裡有一句話:請給我力量,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改變那些我可以改變的,賜予我智慧,看清這兩者的差別。

也送給所有面臨多事婆婆的女人。

亦舒在《胭脂》中說:我的歸宿就是健康與才幹,一個人終究可以信賴的,不過是他自己,能夠為他揚眉吐氣的也是他自己,我要什麼歸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歸宿。

當然,並不是每個女人都可以成為亦舒,都能說出這麼有勇氣的話,但是,最起碼你可以做自己。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自媒體主編,心理學愛好者。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情感、家庭教育、心理學原創作者。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