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最近的網絡流行語變得真快,那邊把王菊送到輿論風口浪尖上的“陶淵明”們剛剛下線,這邊又一大批“鎮魂女孩”將朱一龍推到了大眾視野。接連多日,有關“朱一龍演技 ”、“朱一龍眼神 ”的字眼頻頻出現在微博話題熱搜榜。一時間,這位溫潤如玉的“別人家教授”的扮演者朱一龍成為許多女孩的理想型。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讓朱一龍收穫大批“鎮魂女孩”的作品,正是當下網絡熱播的都市奇幻劇《鎮魂》。

沈巍:擁有三重身份的複雜角色

在《鎮魂》中,朱一龍所飾演的角色叫沈巍,表面是大學的生物工程系教授,其實卻暗藏多重身份。隨著劇情的推進,近日,沈巍的另一重身份——地界黑袍使浮出水面。當大家還在消化這個消息時,朱一龍卻又爆出一個驚天大秘密:“沈巍其實還有第三重身份。”

這種聽起來就讓人頭大的角色身份之謎,卻是最初吸引朱一龍接下這個項目的重要原因,他認為,這個角色對自己來說是種挑戰,為此,朱一龍投入了很多精力。

沈巍這個角色十分複雜,一方面源於他的多重身份。

以目前已明確的兩個身份來看,沈教授是位氣質儒雅的謙謙君子,談吐不凡、進退有度;而那位來自地界的黑袍使者卻冷峻威嚴,出手狠辣、惜字如金。一文一武,一靜一動,這兩個身份對應了性格截然相反的兩種人。據悉,尚未曝光的第三重身份與以上兩種更為不同。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一般演員在一部戲中專心應對一個角色已經不易,要同時分出性格完全不同的三種人,難度更超乎想象。

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時間跨度大。這裡所說的時間跨度大,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自然年齡增長,而是一個擁有不老不死之身的人所度過的數不清的時間。他既有歷經滄桑後的淡然,又有揹負使命的自我犧牲精神,還有對生死兄弟的牽掛和守護。

從遠古時期到現代,這個角色身上所要呈現的東西實在太多。要在40集裡把三重身份、前世今生和各種情感全部給觀眾演清楚,真的很難。

對於這個時間跨度大,身份和性格都十分複雜的角色,朱一龍的詮釋方式是:“對自己表演的角色要有信念感,你演誰,相信自己是誰,就會拿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去詮釋。”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表演前,朱一龍認真研讀了劇本和原著小說,以便對人物的前世今生和各種淵源有更深入的瞭解。當真正進入了這個人物的內心,他對沈巍的責任感和情感的壓抑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在詮釋沈巍時,朱一龍拿出了自己和這個身份性格相似的內斂,很多屬於沈巍的感情,就自然往外溢出來。

演員常常需要隨著角色的變化而改變自身性格,但,如果能夠將自身的性格特質,天衣無縫地融合到角色中,豈不更有感染力?

表演:富有個人特點的演員

《鎮魂》開播以來,網友對朱一龍評價最多的就是有“眼技”,他的眼睛在表演情感戲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尤其在詮釋深情、隱忍、複雜的情緒上尤為細膩,眼神變化間全是戲。

以《鎮魂》第一集為例。當沈巍看到趙雲瀾的一剎那,眼神是震驚的,而在對視時,卻又變得十分慌亂,當他看著趙雲瀾遞過來的名片,再抬起頭來眼睛瞬間就紅了。這一連串的眼神,將那種等待多年,再見故人慾語淚先流的感覺詮釋得微妙又精彩。屏幕外的觀眾很自然就被其帶動了情緒。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再如《情定三生》裡的遲瑞,面對心愛的女人有了別人的孩子,朱一龍也是用眼神將那種痛苦、糾結的情緒一氣呵成。

而在塑造《新邊城浪子》的傅紅雪時,朱一龍又神奇地在那張令人無法靠近的冰塊臉上施展了眼神絕技。面對所愛之人,傅紅雪雖然面色冷峻,但那雙眼睛中卻總透露出對溫暖的渴望。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朱一龍坦言,“眼神的表達是建立在對角色理解的基礎上,把當下的情緒和規定情境裡想表達的內容,通過自己的理解從外部表達出來。”

這句回答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表演除了需要先天對角色的敏感領悟外,更需要後天的學習和積累。

朱一龍非常善於學習,無論和誰合作,他都能在表演上抓住一切機會取經,在拍攝電影《胡楊的夏天》期間,朱一龍就常常向陳佩斯老師求教演技經驗;在拍攝《鎮魂》時,朱一龍也會細心觀察白宇的性格特點,以便在處理對手戲時配合更默契。

朱一龍將多年學習所得和自己的人生感悟、經歷,都放入角色中,賦予角色更豐富的表達,也逐漸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特點。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除了眼睛的傳神,對角色內心情緒的細膩表達也是朱一龍的一大特點。

從藝以來,朱一龍塑造了許多角色,從帝王到普通百姓,從翩翩貴公子到搞笑逗比,他總能表現出角色的內心反差,展現出屬於這個人物身上最細膩的部分。

比如在《鎮魂》中,朱一龍對沈巍情緒的演繹就異常細膩,哪裡該表現鎮定,哪裡要顯出慌亂,什麼時候又該有“黑袍使”的戾氣,朱一龍沒有絲毫怠慢。尤其是當面對趙雲瀾時,他那種迅速地移開目光,不敢與之對視,握完手卻又忘了鬆開的手忙腳亂,將沈巍內心的無措和複雜,詮釋的非常真實。

朱一龍印象最深的是劇中自己和自己對話的戲,表演時由於面對的是空氣,需要演員提起設想好對面角色的表現,跟著想象中的對手來演,演完之後又要跑到對面,憑藉剛才演過的記憶,再與前一秒的自己對話。在朱一龍看來,這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

三重身份,眼技傳神,《鎮魂》和朱一龍在對的時刻相遇

​而在諜戰電影《密戰》中,朱一龍飾演的鋼琴師岑子默也有多面的表現。平日裡這個彈鋼琴的才子是位風度翩翩的紳士,即便完成秘密任務時也常常從容不迫。但朱一龍很好地捕捉到了這個人物內心的熱血,所以每當談起信仰時,岑子默就驟然變身勇猛的鬥士。

好的演員既要能一人千面,也要能保有自己的特點,才能不在角色的光芒中,丟失了本身。

憑藉《鎮魂》中的出色表現,目前,朱一龍的人氣在快速上升。但談到此時的感受時,朱一龍表示希望自己不要太受外界的影響,只想能有更多好的角色可以選擇。他說:“到了而立之年,不論你是在表演還是在做什麼,別人都希望你可以拿出一些成熟的東西來。就按照自己的節奏堅持往下走就好了。”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 | 楊文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