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這件事情,一開始你覺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我理念的實現預言”,大致的意思是:你相信自己能做成什麼樣,最後很大幾率就做成了什麼樣子。無論你覺得你行或者不行,都是對的。

強調,這跟錦鯉那種玄學不是一個東西。

在人際的親密關係上有一條神奇的法則:你在一開始期待你們的關係是什麼樣的,最後也就是什麼樣的。

關係信念是對親密關係性質的總的設想,如果它們是錯誤的,則錯誤會延續下去。

我手動/自動翻譯成人話:如果你一開始,你對這段關係所抱有的預想模式,是消極的、緊張的、錯誤的,那麼之後,你們的關係會如你所預想得一樣糟糕。或者說,你所看到的主觀結果就是糟糕的,在塵埃落定後。

這神奇的第六感,這該死的未卜先知的能力,這一見如故和一言不合啊。

考研這件事情,一開始你覺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雖然我們最初期望這段關係不是很“融洽”,是臆想出來的,是沒有經過實踐的主觀唯心,或者可以說,本來就不會發生的。但往往,你一旦堅定了自己的預設框架,之後的發展,就會讓你的預想變成現實。

所以啊,別人怎麼對待你,一定程度你引導的,在最大程度上也是你允許的。

所以,反觀考研,亦是如此。

總有人問:啊,這都六月份了,我考研還來得及嗎?考研君微微一笑,你這樣問的時候,心裡已經有了預設答案,是來不及的。

如果你覺得來得及的話,便不會問了,有這懷疑的時間,圖書館都能走著去了。

考研這件事情,一開始你覺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考研君拿自己曾經失敗過的經歷來親身說法吧,本科出身不提也罷,立志要考在京985。幾乎所有親戚朋友都在勸我,我也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上,哦對,還有應付親戚朋友上。心理暗示很強烈,學習情緒波動堪比狂躁心電圖,emmmm,結果也就是不盡人意。

但我確實預想到了。

記得知乎上有個很著名的問題:考研考試的前一天放棄是什麼體驗。第一的回答是,你不是前一天放棄的,你早就放棄了。

套到這個預設裡,其實一開始你就放棄了考研。而是出於一種“自欺欺人”的情感作祟,我們總喜歡說是最後我撐不住了/我害怕失敗了/緊張。那,考研君來當一次壞人吧,一一反駁你心裡的那個小怪物。

如果最開始你就預想到艱苦,那麼出於我吃了那麼久的苦的思維,你也會強撐著要一個結果的。

如果你害怕失敗,那麼不光考研,其他的你也都害怕,你最好什麼也別做。

緊張,啊,這個相信我,緊張會讓你發揮得更好。

考研這件事情,一開始你覺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六個月後的今天,如果順利,你已經進入考場,奮筆疾書。

吶,你真的還要反反覆覆問來不來得及嗎。如果你想考上,那麼很大幾率上你會走入自己預設的框架裡,為自己想要的結果,付出自己心裡清楚的努力,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能相信自己可以考上的話語。

其他人的話,就不在你的預設裡,隔絕在外。

如果你覺得目標遙不可及,你克服不了,提不起自己的勇氣和鬥志,那麼你就會每天在喪與自我懷疑裡消磨光陰。何必呢,別為難自己,也別為難考研了。

考研這件事啊,如果從一開始你覺得“自己是不行的”,那麼後來的結果也就是不行的。如果你覺得是可行的,那麼無須多問了,你知道怎麼去做。

大喊三遍你的目標院校吧,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的。

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平臺——淄博考研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