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到今天榮獲諾貝爾獎的12位華人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他與李政道提出了宇稱不守恆理論,並與他共同獲得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是最早的華人諾貝爾獎得主。2004年底,82歲高齡的楊振寧與28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系碩士班學生翁帆步入了婚姻殿堂。

李政道,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26年11月25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1946年,20歲的李政道到美國留學,被譽為「神童博士」。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錢永健,美籍華裔生物化學,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

李遠哲,1936年11月29日生於中國臺灣省新竹市,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臺灣人。1994年1月15日,放棄美國國籍,回到臺灣。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赴美留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美籍華人科學家。 1998年解釋了電子量子流體這一特殊現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朱棣文,祖籍中國江蘇太,1948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國的密蘇里州聖路易斯。199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98年6月,朱棣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任美國能源部部長。

丁肇中,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1936年出生於美國,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行健,1940年出生於江西贛州, 祖籍江蘇泰州,87年移居法國。2000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年60歲。其獲獎代表作為長篇小說《靈山》、《一個人的聖經》, 因“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而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華語作家。

高錕,1933年11月4日出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金山,為光纖通訊、電機工程專家,華文媒體譽之為“光纖之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2009年,與其他兩人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199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賽珍珠,1892年6月26日出生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州,4個月大便隨傳教士父母賽兆祥和卡洛琳來到中國鎮江,並生活了18年,學會了漢語和習慣了中國風俗,因此她稱鎮江是她的“中國故鄉”。1938年由於賽珍珠“對中國農民生活史詩般的描述,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豐富的,以及她傳記方面的傑作”獲諾貝爾文學獎。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於山東省高密市。1980年代中以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和現代融為一體”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屠呦呦,女,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