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這一期我們帶大家到介休的綿山去看看。綿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其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週末和節假日的休閒好去處。

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到了綿山售票處,在大大的綿山二字下面是一個寫著"清明寒食之源"的牌子,而正前方就是寒食節的主人公介子推,那咱就先說說綿山寒食節的故事。相傳春秋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跟隨晉文公重爾逃亡十餘年,再逃亡期間重爾飢餓難耐,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文公吃,文公知道後感動不已,並決定若能為君,定湧泉相報。可晉文公還國為君後,介子推覺得心事已了,應該功成身退,便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就派人尋找,最後在綿山找到了介子推,但為逼迫介於推出山,採取放火燒山的辦法,沒想到卻將介子推及其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把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為了吊念介子推,全國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綿山的歷史故事講完了,咱們進山看看綿山有哪些好玩的吧。一進山就聽說綿山有三絕,分別是:一絕"包骨真身"佛像,二絕抱腹巖掛鈴,三絕鐵索嶺鐵索。我們先說一絕"包骨真身"佛像,在綿山上的正果寺被專家稱為世界奇蹟,寺內現有歷代高僧高道十二尊包骨真容像。這些塑像歷經千餘年,仍然保持了他們圓寂入滅時的原始形態,筋骨不斷,靈氣不散,使正果寺成為國內保存包骨真身像最多的寺院,堪稱世界奇蹟。最為奇異的是,包骨真身舍利像歷經千百年,寺院幾毀幾修,包裹真身的泥坯幾脫幾補,但真身真骨修到金剛舍利不壞的境界,筋骨不斷,身形不朽。

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二絕抱腹巖掛鈴,抱腹巖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大巖洞,其腹之大,可容樓舍兩百餘間,上千名遊人香客,夏天不淋雨,冬天不飄雪,其內部可分上下兩層,有謂巖中有巖,洞中有洞。其最大的看點在於掛鈴,其始於唐太宗李世民,每年的綿山廟會,當地許願還願的百姓系繩將銅鈴掛於懸崖壁上。 僱人從巖頂將掛鈴者用繩子吊在半空,然後利用前後晃動的力量將人悠進洞內,用鐵鉤鉤住頂 壁打楔系鈴。掛鈴後燃放鞭炮,鼓樂齊鳴,整個場面既吉祥熱烈又驚險刺激。

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三絕鐵索嶺鐵索,它是由抱腹巖而上一個高70多米的絕壁,由山頂垂下兩條鐵索,每條長60米。人們背向萬丈深淵,面向摩天絕壁,手抓腳蹬鐵環,沿75度的峭巖攀援而上,可至綿山峰頂。現在修建了之字形的棧道,方便遊客登頂,但卻失去了攀爬的樂趣,如果有機會真的想試試這種爬山的感覺,但在這裡還請大家為了自身安全不要魯莽行事哦。

綿山:我這不僅有故事,還有三絕

瞭解完綿山的故事,體驗過綿山的三絕是不是覺得這裡非常值得一玩呢?週末節假日發愁去哪的朋友們就來綿山旅行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