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世界盃主題曲,或恆久流傳,或曇花一現,哪一首令您難以忘懷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種通用語言,一種是足球,一種是音樂,是世界盃讓兩者達到了完美的統一。而世界盃主題曲,有些被經久傳唱,甚至成為了人們記憶中永不褪去的經典。

1986:《別樣的英雄》 演唱者:斯黛芬妮·勞倫斯。這首傳播最廣重播率最高的歌曲,一直被認為是頌揚馬拉多納的讚歌。勞倫斯用自己清澈的聲音,將一段悲喜交加的英雄故事娓娓道來。

1990:《意大利之夏》 是一首家喻戶曉的世界盃主題曲,至今仍被資深球迷和歌迷所津津樂道。兩位原唱者都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流行樂大師。

1994年:《榮耀之地》 美國一直是足球運動的處女地,主題曲也變得黯淡。“榮耀之地”雖名字響亮,但歌中的英雄主義色彩卻蕩然無存。“榮耀之地”在音樂風格上更接近於民謠與流行搖滾樂的結合,很有些美國西部荒原的蒼茫感。

1998年:《生命之杯》 熱烈的節奏,朗朗上口的歌詞,也許是傳唱度最廣、最為經典的一首世界盃主題曲。那個瘋狂的夏天,有多少球迷唱著“勾勾勾,歐累歐累歐累”。歌手瑞奇·馬丁更是憑藉這首歌成為了世界級偶像歌手,引領了拉丁風潮。

2002年:《風暴》 由美國歌手安娜斯塔西婭演唱。她的中性嗓音和聲音張力賦予了這首歌曲極高的辨識度,大量電音的加入使世界盃主題曲走向了電子舞曲風格,也給第一次在亞洲土地上舉辦的世界盃增添了一層神秘色彩。

2006年:《生命之巔》 一首抒情的世界盃主題曲,繼承了德國古典音樂的氣質,飄逸而唯美,與靈魂歌后低沉渾厚的嗓音以及“美聲男伶”浪漫溫情的演繹,顯得這首歌曲的風格既深沉又悠遠。

2010年:《非洲時刻》 向球迷們展示了一個狂野而熱情的非洲。邊唱邊跳的魅力,特別是那幾段雙手合十、歡快舞動肢體的動作,令球迷印象深刻。

2014年:《我們是一家人》 一首以嘻哈說唱風格為主的主題曲。電音的穿插,貫穿全曲的口哨聲使之充滿了巴西的海灘風情,電音的穿插又使之不失國際範兒。

2018年:《放飛自我》 由美國DJ迪波洛製作、 著名演員和嘻哈歌手威爾·史密斯、美國西語說唱天王尼基·詹姆、阿爾巴尼亞歌手埃拉·伊斯特萊菲等三位國際明星加盟並獻唱。

每屆世界盃終將成為過去式,每一首音樂都會隨時光遠去,當年的球迷已不再年輕。但世界盃歌曲仍然讓人激情滿滿!經典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