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爲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去宜家餐廳吃早點,隔壁桌來了一對母女,小女孩五六歲的樣子,瘦瘦的,媽媽中等身材。一坐下,媽媽就對孩子說:“快點吃,你吃完了我好吃。”

好奇地瞄了一眼母女倆的餐盤,嚇了一跳,兩人份的早餐,比我們加12歲小兒的三人份早餐量還大。

吃了會兒,那位媽媽不耐煩的聲音又傳來:“你怎麼吃得這麼慢?!你吃這麼慢,我怎麼吃?”

聽得奇怪,各吃各的就好啦,又不用餵飯,媽媽怎麼就吃不上飯了呢?扭頭看去,媽媽正夾起一整條煎培根,快速塞進孩子的嘴裡。

等我們吃完,母女倆的餐盤也見了底,女孩子正滿嘴塞滿食物,費力地嚼著。

那一瞬,真心媽媽腦子裡跳出了一句話:爸爸媽媽真的都該知道,好大人是不欺負小孩的。

如果那位媽媽的旁邊,坐的是一位體力、智力、閱歷都和她差不多的成年親人,她會那麼生硬、粗暴地往對方嘴裡塞飯,還對人家施以精神壓迫——“你看,都是因為餵你,我都吃不上飯”嗎?

相信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成人都不會這麼做。但對象換成了孩子,她就那麼做了,做得理直氣壯,還是以“愛”的名義。

細想想,爸爸媽媽以“愛”的名義、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做的“欺負”小孩的事,真的是太多了,不妨羅列個小清單,供讀者諸君比對一番:這些事,你對自己的孩子做過多少?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1、啥事都催,不停催促

很多父母會投訴孩子做事太慢,又磨蹭又磨嘰,吃飯慢,穿衣服慢,寫作業慢,好多事不催就慢得讓人不能忍,然而讓人更搓火的是,催了也快不起來。

那麼請問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做事時,旁邊有人不停地催催催,你是什麼感受?如果是我,可能馬上就要機關槍一樣懟回去了。那麼,被不停催促的孩子,他們的感受,你想過嗎?

我們得承認,孩子還是孩子,他的技能、經驗,都不如大人,甚至很多基本的能力,都不如大人,你認為做起來應該輕輕鬆鬆、分分鐘就能完成的事,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麼容易。

就比如最簡單的,吃飯。大人的咀嚼能力強,可能三口兩口就下肚了,但五六歲的孩子,她就是做不到。再比如小學一年級寫生字,大人覺得五個生字,一個寫五遍,一共二十五個字,用不了三分鐘就寫完,還用得了一刻鐘、半小時?但對孩子來說,那些字他並不熟悉,他要回憶筆順,還要學習書寫,可能就需要那麼長時間。

爸媽用自己的能力碾壓孩子,啥事都催,不停催促,不是典型的大人欺負小孩,又是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2、不問孩子意願,強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

爸爸媽媽為孩子安排的很多事,孩子其實並沒有那麼樂意做,但面對大人嘴裡的“我都是為你好”以及“你不如何如何,將來就如何如何”、“別人都如何如何,你不如何就會怎麼樣”的種種逼迫,孩子常常只能妥協。

比如很多家庭經常上演的“練琴大戰”,孩子不想彈鋼琴,但爸爸媽媽認為孩子必須得學、必須得練,時間一到,就逼著孩子坐到琴凳上,我還不止一次見到為了孩子不想練琴而把孩子揍上一頓的案例。

不問孩子意願,強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還加上精神上的施壓、體力上的威脅,這不是大人欺負小孩,又是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3、讓孩子超負荷運轉

一放暑假,我就看到一條消息,某地一位媽媽,給孩子的整個暑假,排滿了30多門課程,從假期最後一天到開學前一天,一天不落。

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我家倆娃都還在呼呼大睡補眠——經過了一個學期的起早貪晚,孩子真的是挺累的,可很多爸爸媽媽就是無端認為,孩子要麼是能量無窮的超人,要麼是不需動力就永不停擺的永動機,不需要休息,不需要放鬆,不需要補眠,不需要無所事事地閒散一段時間。試問有幾個大人能做到這樣?

不考慮孩子的精力、體力,讓孩子一年到頭超負荷運轉,這不是大人欺負小孩,又是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4、總是喚起孩子的愧疚感

“你吃這麼慢,我怎麼吃?”

“爸爸媽媽每天為你操心費力,你咋就不能懂事點呢?”

“你看,媽媽為了你,白頭髮都累出來了!”

“就是為了照顧你,媽媽都做了全職媽媽,你還不好好學習,你對得起我嗎?”

很多爸媽,都是喚起孩子愧疚感的高手,吃不上飯,睡不好覺,升不了職,收入不能提高,白頭髮,皺紋,甚至控制不住的腰圍,都能怪到孩子身上。付出、奉獻、犧牲,都拿來當作教育孩子的說辭,彷彿自己就是孩子天然的債權人,孩子一出生,就欠了你天大的恩情,再做得不讓大人滿意,更是恨不得都不配做人。

帶好孩子,原本就是父母的責任,把自己的責任當籌碼去換取孩子的愧疚和感恩,不是大人欺負小孩,又是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5、對孩子說很難聽的話

很多小刀子一樣傷人的話,我們不會對同事、朋友、客戶說,但是對孩子說起來,卻全然不需剋制、不用糾結。

“討厭!”

“笨!”

“不喜歡你了!”

“再鬧,就把你丟這兒不管了!”

“跟你說多少遍了,怎麼還不長記性?!”

再伶牙俐齒的孩子,他的詞彙量、語言能力,也不及成人,你變著花樣的貶損,孩子常常無法辯駁,更無法還擊,只能默默生氣,或者委屈垂淚。這不是大人欺負小孩,又是什麼?

十分鐘內,媽媽把超大份早餐塞進五六歲女兒的嘴巴,到底為什麼?

6、遷怒孩子

遷怒孩子,是所有“欺負”裡最嚴重的一種,在一些父母情緒管理能力不強的家庭中,也是最常見的一種。

被客戶氣到了,跟同事言語不合,對孩子爸爸或者孩子媽媽不滿,跟婆家岳家關係不睦,甚至上班擠車不爽、做飯被熱油燙了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然的出氣筒。

原因只有一個——孩子比大人弱小,他根本沒有辦法用同樣的脾氣、同樣的怒火來反抗你。而且,如果他反抗了,爸爸媽媽還有一大堆“大棒”可以用來彈壓他:壞脾氣、不聽話、氣人……等等等等。

曾經有一位媽媽問我:老是控制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我的辦法只有一個——大人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不要總想著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大人能管好自己,不對孩子亂髮火,孩子的脾氣一定差不了。

說了這麼多,您不妨小小檢討一下,自家大人欺負小孩的狀況,有哪幾個?

真心爸媽覺得,做個溫和、善良、不欺負小孩的大人,是做爸爸媽媽的一個底線,即便將來走上社會,孩子可能無法避免地偶爾遇到各種被欺負的狀況,但無論如何,全天下最不該給孩子氣受的,就是爸爸媽媽。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