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文》皆學人要命關口陰路大魔,須要關關打通方好進步。上篇

色慾關 恩愛關 榮貴關 財利關 窮困關 色身關 傲氣關 嫉妒關 暴燥關 口舌關

嗔恨關 人我關 冷熱關 懶惰關 才智關 任性關 患難關 詭詐關 猜議關 懸虛關

妄想關 生死關 自滿關 畏難關 輕慢關 懦弱關 不久關 暴棄關 累債關 高大關

妝飾關 假知關 陰惡關 貪酒關 怕苦關 不信關 無主關 速效關 粗心關 虛度關

退志關 誇揚關 幻景關 恥辱關 因果關 書魔關 著空關 執相關 閨丹關 爐火關

《通關文》皆學人要命關口陰路大魔,須要關關打通方好進步。上篇

《通關文序》

修真大道,竊陰陽,奪造化,了性命,脫生死,為超凡入聖,成仙作祖之大事,非塵世一切草霜水泡,忽有忽無,虛而不實

之小事可比。奈何天下道人管窺蠡測,以大事為小事,以小事為大事,重其假而輕其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所以

古人謂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吾曰:今人學道者如牛毛,聞道者如麟角。何言之?古人聞道者多,而成道者少;今

人學道者多,而聞道者少。今人學道之數,倍於古人學道之數;今人聞道之數,少於古人成道之數。以致今人學道者如牛

毛,而聞道者如麟角矣。原其故,皆因學人一身偏病,滿腔邪氣,所以感不動師友。以故空過歲月,枉勞跋涉 [] 懷。因

將所得於師者,盡發洩於闡真、會要、直指、會心、原旨、指南、悟道、破疑等書之內,以結知音,吾願足矣。然猶恐學者

捨近求遠,不知先儘自己之事,而即妄想他人之事,因著通關文一書,為學者助一炬之明。先學個無病好人,自卑登高,由

近達遠,庶乎明師得遇,良友得逢,大道可聞。書內節目雖小,關事甚大,言辭雖鄙,益人甚多。雖曰通關,而性命修持之

功,無由此步,見者甚勿以節鄙言而棄之。若 [] 上智高明之士,原自大路開通,一遇明師,不難得真,通關之功,無所

用之也。

嘉慶十七年歲次壬申冬至日

素樸散人自序

《通關文》皆學人要命關口陰路大魔,須要關關打通方好進步。上篇

呂祖雲:二八佳人體似酥,腰中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邱祖雲:從正修持須謹慎,掃除色慾自歸

真。又云:割斷絲蘿乾金海,打開玉鎖出樊籠。此皆祖師大慈大悲,教人去色慾而趨生路也。夫色慾一事,為人生要命第一

大關口,最惡最毒。何以知其為要命關口?凡人一見美色,魂飛魄散,淫心即動。淫心一動,慾火即起,氣散神移。形雖未

交,而元精暗中已洩,性已昧,命已搖。而況在色場中,日夜貪歡,以苦為樂,以害為快。有日油涸燈滅,髓竭人亡,雖欲

不死,豈能之乎?故修道者,戒色慾為第一著。但色慾最不易除,亦所難防。人自無始劫以來,從色道中而生,從色道中而

死,生生死死,大半是色魔作殃。色魔有動這於天者,有出之於人者。動之於天者,是歷劫根塵,發於不知不覺之中,起於

無思無慮之時;出之於人者,見色而情生,遇境而神馳。古今多少英雄豪傑,諸般大險大難境遇,能以過去得,獨於色魔一

關,皆被擋住。四大無力,不能掙扎跳出。若非金剛鐵漢,丈夫烈士,擺不開,丟不下。修道者,須知的色魔是討命閻王,

務必很力剿除。即美如西施,姣若楊妃,猶如臭皮囊。視之不動不搖,不迷不昧,遇如不遇,見如不見,時時防備,刻刻返

照,不使有毫髮慾念,潛生於方寸之中。亦如農夫務田除草,漸生漸除。宿根除盡,不容異日復生。果若除盡色根,自然靈

苗發生。何以知其除盡?果若真實色根除盡,雖遇美色,不知其為美,雖見女子,不知其是女子。若見美色女子,猶知是美

色女子,縱能當場強制,不動慾念,尚有宿根未拔乾淨,日久難免潛生。世間頑空守靜之輩,人前誇口,自謂已絕慾念,每

每夢中洩精,無法可制。自己吃了昧心食,欺己欺人。殊不知我不生欲,卻有生欲者在內,窩藏慾念,豈是容易而絕?特以

有根塵未盡也。然雖不易盡,必要狠力勇猛,下一番死功夫。不能除而勉強除,不能去而勉強去,功深日久,終有除去之

時。若色根拔盡,則色身堅固,而法身易修。其餘關口,皆易為力。若身根不能拔盡,這一關口過不去,則一切關口,俱不

能過去也。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色慾關口打通,畏色如畏虎,防欲如防蠍,外而對景忘情,內而慾念不生。防危慮險,保

養精神,學道有望。不但出家者當如是,即在家者,雖緒人倫、延後代,亦宜寡慾色。能寡色慾,精壯氣足,後天充實,足

以卻病延年,且能廣種子嗣。昔黃帝文王多子,皆是寡慾之效。不論在家出家,俱當以戒色慾為首著。否則色慾之心未去

盡,妄相明道,難矣。

悟真雲:人生雖有百年期,夭壽窮通莫預知。昨日街頭猶走馬,今朝棺內已眠屍。妻財拋下非君有,罪孽將行難自欺。大藥

不求爭遇,遇之不煉是愚痴。又云:為道須要猛烈,無情心剛似鐵。直饒男女妻妾,更與他人何別。此皆教人看淡世事恩

愛,急修性命也。人生在世,萬般皆假,惟有性命是真。舉世之人認假為真,將性命二字置於度外,恩愛牽絆,為衣為食。

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晝夜奔忙,千謀百計,損人利己,貪圖無厭。水火刀兵之處也去,虎狼煙瘴之處也去,生死不

顧,存亡不管,碌碌一生,無有休歇,為子女作長久計,及至精神耗散,氣血衰敗,大病例臨身,臥床不起。雖有孝子賢

孫,替不得患難,姣妻愛妾,代不的苦楚。生平恩愛,到此一無所恃。三寸氣斷,一靈不返。彼是誰而我是誰,言念及此,

生平恩愛,有何實濟?既無實濟,則知恩愛為人生之大苦,須要早早看破。欲要看破,須先將此恩愛利害,暗中嘗探一番。

嘗探來,嘗探去,嘗探出甜中有苦,恩中有害,是實實知的恩愛是假事,曉的恩愛是多事,自然不在泥灘上著腳,火坑中安

身。別有個主見在內,而不為恩愛所牽扯矣。果能嘗探出恩愛中苦味,欲出世,則大解大脫,得以修持性命而無拘無束。即

住世,亦明明朗朗,物來順應,可無傷無損。蓋悟的恩愛是苦,即能逢場作戲,自由自專,不受恩愛之害矣。然父子兄弟夫

婦既聚會在一本戲中,為父者亦必出為父的道理,為子者亦必做出為子的道理,為兄者亦必做出為兄的道理,為弟者亦必做

出為弟的道理,為夫者亦必做出為夫的道理,為婦者亦必做出為婦的道理。當知各盡道理,自己本分中應當如是,但不過心

中明白是逢場作戲,大家合夥,將這一本戲順順序序作個完結,彼此了事也。如是應去,既不傷天倫,又不昧本性,便是在

家出家,在塵出塵,有多少便宜快活處。昔龎居士、傳大士、葛仙翁、許真君、張天師、三茅真君,皆是在家出家,而能大

成其道者。此住家者當如是。若是出家者,除事親養生送死而外,其餘恩愛,必須一刀兩段,脫卸繩索,絕不可有一毫沾染

牽掛。稍有一毫沾染牽掛,便壞大事。不但不能修道,而且不能明道。特以心中有恩愛二字攪擾。既有恩愛攪擾,便是看不

開恩愛。看不開恩愛,便被恩愛關口擋住,如何奔得前程?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恩愛關口打通,無牽無掛扯,脫脫灑灑,

一心學道,自有進益。否則,恩愛舍不的,常掛心胸,妄想明道,難矣。

道德經曰: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至聖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悟真曰:不求大

道出迷途,縱負賢才豈丈夫。百歲光陰石火爍,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貪利祿求榮顯,不顧形容暗瘁枯。試問堆金如岱嶽,無

常買的不來無?邱祖曰:心安不說三公位,性定強如十里城。此皆教人以道義為重,而不可貪戀榮貴也。夫榮貴,有天爵之

榮貴,有人爵之榮貴。天爵者,道德仁義是也;人爵者,功名祿位是也。求人爵者,讀書苦攻,十年寒窗,日夜用功,廢寢

忘食,不知費盡多少心思,耗了多少精神,方得功名到手。雖得功名,而大小又不可必。或有發秀而不能發科者,或有發科

而不能會進者,或有會進而不能登仕者,或有登仕而得失存亡又不可保者。如此艱難,耗散精神,消化氣血,以真換假,圖

此虛名,榮在何處,貴在何處?更有功名未得而傷癆早發,痰喘氣促,行動艱難,性命莫保,豈不可傷可嘆!其所謂榮貴

者,不過所坐者轎,所乘者馬,所衣者紗羅綢緞,所食者羔羊海味。徒以裝身體,充口腹,耀人耳目。究之身心大傷,受福

無幾,大限即到,臨時榮貴莫持,與無榮貴者同一泯滅,何貴乎榮貴?修天爵者,飽仁義而味道德,斂浮華而就樸實,蓄精

神而養正氣,尊德性而道學問。不肯以真換假,不肯以苦為樂,自尊自貴,自足自滿,寵辱不到,咎譽難加,造化不能拘,

陰陽不能移,吉凶不能近,完成本來乾無面目,天地喜悅,鬼神尊服,方且披天衣,食天祿,享天壽,其榮貴永久長存,較

之塵世霜露之榮貴,何啻雲泥之異。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塵世虛假榮貴關口打通,好作出世真正榮貴事業。打通塵世榮貴

關口,不是教避榮貴,是要於榮貴境遇處,做出不貪榮貴的實落功夫。或處榮貴而恃榮貴,或居榮貴而貪榮貴,或出榮貴而

不忘榮貴,或見榮貴而知是榮貴,或遇榮貴而諂媚榮貴,皆是不曾打通關口。若實實悟的榮貴能亂人之性,榮貴能迷人之

心,榮貴能驕人之氣,榮貴能敗人之德,榮貴能縱人之惡,榮貴能傷人之身,榮貴能送人之命,榮貴是大苦,榮貴是火坑,

榮貴是泥塗,方是打通關口。可以入乎榮貴之中,而不為榮貴所傷矣。昔人亦有在榮貴場中成道者,如鮑倩、淮南子、東方

朔、許旌陽、梅真人、葛仙翁、抱朴子、羅狀元,俱是大隱居朝,成就大事。蓋緣早已看的開,識的透,故在大火裡栽蓮,

泥水中拋船,借世法而修道法,顯晦逆順,人莫能測,非貪榮貴也。不但出世者要看破榮貴,即入世者能看破榮貴,自然別

有個主見。得志則忠君愛民,盡心竭力,做出一番經綸大事。絕不與虛位素食者相同。不得志則獨善其身,修道立德,品行

高超。亦不與庸愚混世者相等。昔伊尹相湯,非圖榮貴,蓋欲以斯道覺斯民也。孔子周遊列國,孟子游食諸侯,豈是求榮

貴?蓋欲行其道以求世也。至於周程張朱,皆是不貪榮貴,可仕則仕,可止則止。自古大聖大賢,皆是以道為重,不在榮貴

上著意也。世間糊塗學人看不破榮貴,或居榮貴又舍不的榮貴,或自不榮貴而羨慕榮貴,或結交勢力之家而謀利,或來往公

候之門以為榮。既貪榮貴,又想修道。迷迷昏昏,邪思亂想,捉東撈西。無怪乎碌碌一世,到老無成。吾勸真心學道者,速

將世路榮貴關口打通,處榮貴者忘其榮貴,無榮貴者莫羨榮貴。以明道為貴,以成道為榮貴,庶乎志念歸真,前程有望。否

則鳳假榮貴為真榮貴,榮貴一念結於胸懷,茅塞靈竅,妄想明道,難矣。

財利關

至聖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老祖雲:不貴難得之貨。又云: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呂祖曰:堆金積玉滿山川,神仙

冷笑應不採。此皆教人不可貪圖財利,有壞大事也。但財有世財法財之別。世財者,金銀珠玉是也;法財者,功德精誠是

也。圖世財者重金銀而輕功德,千謀百計,明取暗竊,損人利己,輕出重入。恨不的天下之財,為我一人所有,世間之利,

為我一人獨得。無財不覓,無利不搜,捨身拼命而不顧,瞞心昧己而不管。有了十貫想百貫,有了百貫想千貫,有了千貫想

萬貫。貪心不足,至死不肯回頭。殊不知大限一到,縱然富如石崇,財似萬山,買不轉閻王老子,避不過生死輪迴。只落的

罪孽隨身,滿載而歸,分文錢不能帶去。到的此時,悔之何及?更有一等迷瞪漢,只知積財,吃也舍不的,穿也捨不得,又

不肯恤孤憐寡,又不知扶危救困,獨為看財奴,慳貪鬼。斷氣在於眼前,而猶吩咐子孫如何生財,如何聚財。何人少我債,

何處有我錢。嗚呼!三寸氣斷,萬有皆空,此身亦不屬我,何況於財,豈不愚哉?積法財者,重功德而輕金銀,俯視一切,

萬緣不起。積功累行,苦己益人,廣行方便,以性命為珠寶,以仁義為金玉,以惜氣養神為貨利,以存誠保真為富有,以清淨無為為家業。至於塵世金銀財寶,猶如石土視之。蓋以所求者,先天之真寶,而塵世一切假寶,何足戀之。學道者若有些

兒貪財謀利之心,便礙大道。雖修行人,此身未離塵世,不能全廢世財,亦當見利思義,隨其自然,不得分外貪求。即遇自

然之財,還當審其來歷,可取方取,可棄則棄。所謂以義為利,外雖取而心未嘗取,何礙於取。昔孔子周遊列國,孟子游食

諸候,未嘗不受諸候之贐 0[ 食 * 鬼 ] ,皆出自然,非強求也。即我長春祖師,始而粒米文錢不敢妄貪,勞其筋

骨,餓其體膚,受人之所不能受,忍人之所不能忍,及至苦盡甜來,否極生泰,為宋金元諸帝之隆寵,有賜未嘗不受。然受

之而禱雨救旱,禳災扶國,與無修造宮觀,大興教門。皆用財得當,然亦是先積法財,而後借世財立功也。世間糊塗學人,

不知急求法財,而只以世財為重。哄騙十方,為衣為食,挪賬累債,又一功不行,一德不積,來生與人填還。求其為人尚不

可必,何敢望仙?更有一等造孽頭,指東化西,拐騙善信,不做一件好事。賭博鬧酒,每因幾文錢,輕則口角爭吵,重則打

架橫行。又有一等假道學,口道德而心盜 0[ 足 * 庶 ] ,裝模作樣,儼然神仙。一見錢財,便露馬腳,爭論多寡,

不顧廉恥。吾嘗謂性命不如二百錢,誠然也。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財利關口打通,不可見利忘義,心生貪圖。須知的堆金

積玉,買不得生死,財多累多,利多害多。與其背道而亡,莫若守道而死,還有好處。否則利心重而道心輕,正不勝邪,妄

想明道,難矣。

窮困關

至聖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中庸曰:素貧賤,行乎貧賤。孟子曰:貧賤不能移。紫陽翁曰:貧子衣中珠,本自圓

明好。不會自尋求,卻數他人寶。此皆教人守死善道,處窮困而不為窮困所移也。夫修真之道,與世法相反,原欲棄富貴而

就貧賤,去奢華而守恬淡。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磨鍊切磋,去假求真。即刀兵水火,疾病災

患,皆所不計,何論窮困?若受不的窮困,遇飢寒而生煩惱,值艱難而起無明,便是飢渴之害為心害。養其小者為小人,認

假棄真,與道相隔,何時能進道岸乎?殊不知性命事大,衣食事小。重衣食而輕性命,如何修的性命?夫圖衣食者,僅可養

皮肉;修性命者,卻能保天真。天真若失,雖身肥體壯,如豕如牛,外人形而內獸心,即生如死,豈是務道之人?昔長春真

人,龍門七載,磻溪六年,常受飢餓,至死不變。太古真人趙州橋定坐,飢寒不避,生死不顧。丹陽真人棄鉅富而入鐵查,

去飽暖而就貧淡,把茅蓋頂,巖居穴處。以上諸公,受人之所不能受,苦人之所不能苦,皆從窮困中而成大道。世間糊塗學

人,受不的困苦,耐不的飢寒,稍遇艱難,受些淡泊,即便自生煩惱,恨天怨地,邪思亂想,不守本分,設法編轉。如此行

為,窮困且不能受的,如何能在大危大險中過去的?故學人必以受的窮困為要著。若稍有懼怕厭惡之心,即此一事,便是擋

路高山,害道大魔,寸步難移。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窮困關口打通,心如鐵石,意若寒灰,隨緣度日,餓也如此,凍也如

此,即凍餓身死,也是如此。絕不以窮困小事,忘卻性命大事。如此行去,一心一意,真履實踐,以道為己任,未聞道者,

終須聞道,已聞道者,終須成道。祖師暗裡有安排,決不教凍餓壞真正學道人。否則,豐衣足食,自自在在,作事受不的一

些苦難,當不的一些貧淡,妄想明道,難矣。

色身關

老祖雲: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難?又云: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金剛經雲:不可以身

相見如來。逍遙翁雲:須知諸佛法身,本性無身,而以相好壯嚴為身。臨濟禪師雲:真佛無形,真性無體,真法無相。莊子

雲: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古仙雲:莫執此身雲是道,此身之外有真身。

自古成道仙佛,皆不重色身,而修法身也。舉世之人皆認此色身為真寶,而遂愛之惜之。欲厚其生,戀戀不捨。圖貴顯以榮

此身,積財貨以養此身,噉肉飲酒以肥此身,華衣美食以飾此身。日夜謀慮,時刻打算,費盡心血,耗散精神,與鬼為鄰。

雖曰厚生,實是傷生。殊不知色身者,天地之委形,四大假合。一旦陽氣消盡,陰氣獨盛,魂飛魄散,直亭一團濃胞臭肉,

不過壯地而已,真在何處,實在何處?既不真實,則必是假。愛惜色身者,豈不假中又添其假乎?世間糊塗學人,妄想修

真,而又不知窮真;妄想成道,而又不知辨道。不窮真,不辨道,不曉的真道是何事,迷迷昏昏,以此色身為真,怕苦著此

身,怕勞著此身,怕餓著此身,怕凍著此身。暖衣美食,保愛此身,自在安穩,將養此身,一切出力好事不做,偏是要命路

上無益有損之事,不惜精神,不省力氣,反能做的。認假為真,以虛為實,殊不知此身內外,皆是傷生之物,並無一件益生

之物。眼見好色則喜,耳聞惡聲則怒,鼻嗅香氣則愛,舌嘗美味則思,意有所法則欲,身有所觸則懼。外而六門,內而六

識,內外交攻,斫喪真元。原其故,皆色身所招,若無色身,六門六識之害,從何而生?況天地間萬物,凡有形者皆有壞,

若愛此色身之假,而不窮性命之真,大限一到,我是誰而身是誰,身與我兩不相干。吾勸真心學道者,速成將色身關口打

通,莫被瞞過。視七竅為窟窿,視四肢為木節,視皮肉為膿胞,視五臟為痞塊。舍此色身於度外,另尋出個無形之形,無象

之象的真身,方能延的性,明的性,蓋以舍的假,方能求的真;認的假,始能見的真。邪正不併立,善惡不同途也。否則識

其假,便不能脫離其假;不能脫離其假,如何尋見其真?不能尋見其真,如何能修其真?若愛色身而不醒悟,妄想明道,難

矣。

傲氣關

易曰:君子以虛受人。又曰: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道德經曰: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

矜,故長。此皆教人屈己尊人,不可有高傲自是之心也。蓋學道者,先要虛心下氣,自卑自小,不滿不盈。只見己短,不見

己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尊師敬友,毫無高傲浮燥之氣,方能感動真師指點,良友勸勉。大凡真師良友,多不淺露圭

角。果是真正有志之士,不恃才,不稱能,如愚如訥,明眼者一見,暗中留心,不肯棄捨。日久試確,即便提攜。若是自矜

自是之輩,縱然聰明過人,學問出眾,置於不問而已。世間糊塗學人,才入門戶,即想成仙;方見高人,即要口訣。不思大

道是何物,修持是何事,褻慢輕視,妄想走路拾寶。或學些旁門功夫,自負有道。心高氣傲,予聖自雄,人前賣弄。即遇明

人,不肯低頭,當面錯過。或有讀過幾卷儒書,解得幾句文義,又記些丹經子書,執象泥文,自謂大徹大悟,高談闊論,目

空四海,再不聆教高明。冒然下手,混作亂做,非徒無益,而反受害。及弄得大病臨身,方知自錯,無法醫治,後悔不及。

又有一等無知文人,仗自己才學,妄猜私議,似是而非,偶遇緇黃,即以丹經考較,倘不應酬,便謂無道。即遇真師,亦不

誠敬。大模大樣,高坐妄談,略無忌憚。如此之類,懈怠欺心,怎能聞的香風,近的道岸?無道者,竊陰陽,奪造化,超生

死,脫輪迴,為天地所寶,鬼神所秘。苟非大賢大德,真心實意之士,豈敢輕 0[ 三點水 * 曳 * 右上加點 ] ,

豈容輕聽?況大道秘旨不在文字,丹經子書乃歷代祖師開明理道,為後人引路,使其擴充識見,就證於師耳。非是教人執書

為道也。在不通學問者,往往只聽梆聲,不辨是非,以盲引盲。在稍知文義者,每每膠執己見,不肯低頭,將錯就錯。凡

此,其病在於氣傲自足,氣傲自足便是無有真心,既無真心學道,誰肯真心指道,豈不枉勞精神,自壞大事耶?吾勸真心學

道者,速將傲氣關口打通,尋訪明師良友,誠敬求教,把一切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等弊掃去,容有些子埋藏於內,作個虛心屈

弱小人。未聞道者,即能聞道;已聞道者,即能成道。蓋以惟小故能大,惟卑故能高,惟屈故能直,惟虛故能實也。否則,

傲氣滿胸,目中無人,妄想明道,難矣。

嫉妒關

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大涅槃曰:自未得度先度他。金剛經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

說,而此福德勝彼福德。孟子曰: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此皆言與人為善,而不可有嫉妒私心也。夫修真

者,修性命也。性命二字,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聖不增,處凡不減,不論富貴貧賤賢愚高低,誰無個性命。既人人有性

命,則知大道為公共之物,人人可以明大道,人人可以作仙佛。是在信心志士自修自證耳。然修證之法,須要求明師指引,

借良友資益。明師所以提整綱領,良友所以擴充識見。明師須要誠求,良友亦當尊敬。蓋以良友之益,有半師之功。借彼之

有知,以益我之無知;借彼之所能,以濟我之不能。利益甚多,豈可輕慢。故祖師教人尋師訪友也。比如同師學道,俱是同

心同事,朝夕聚處,須當彼此相敬相愛。有善同勸,有過同規,患難扶持,疾病照應。如同夥求財,打 0[ 口 @ 力 ]

扯船。彼不知者,借我講說之;我不知者,求彼開明之。彼此相濟,其功加倍。況同堂學道,是性命之友,道義之交,理宜

親愛和氣。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方是同學道之士。詩云: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

之,不啻若自其口出者是也。世間糊塗學人,自無志氣,朋友勸勉,反加不愛。自有過犯,朋友規戒,即起無明。不但不

聽,且懷嗔恨。自己不肯鑽研道理,久無所知,見他人殷勤用功,能解能悟,師尊見喜,暗生嫉妒。故意搬弄是非,敗人好

事。不悔自己無能,反忌他人有能。絕不思學道學的何事。無學道者,所以遷善改過也。以不善而學之,欲遷於善;以有過

而學之,欲改無過。今見人善而不知遷之於善,自本無過而嫉人,自致其過。居心柺杖,日學日下,學於下愚不移之地矣。

更有一等不知高低之匪類,見人言道,當面齒笑;見人修行,暗中毀謗。既不信道,何必入道?即入道門,又不喜道。冠祖

師之冠,服祖師之服,違祖師之言,背祖師之行。罪孽不知,因果不究,何為道人。昔地藏菩薩,願人人成佛,後方自成

佛。呂祖願度盡世間人,方自飛昇。七真同師重陽帝君,帝君登真後,邱劉譚王郝孫六人皆師事馬祖,皆得馬祖提攜,完全

大事。大抵學人,先要存大公無私,與人為善之慈心,利人利己,方有進益。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嫉妒關口打通,大同無

我,只把自己攻苦磨鍊,尊人之長,示己之短,低頭作事,誠心前進,走過一步是一步,行的一功是一功,存聖賢之心,行

聖賢之行,終久了的聖賢事業。否則,嫉妒滿腔,愈學愈壞,好人且不能作,何敢望聖賢,妄想明道,難矣。

暴燥關

易曰:君子以懲忿窒欲。陰符經曰:火生於木,禍發必克。曾子曰:心有所憤嚏,則不得其正。孟子曰:持其志,無暴其

氣。了道歌曰:未煉還丹先煉性。此皆言其暴氣燥性,有害於道,必須用心除去也。夫真正學道之士,行動如處子,養氣若

嬰兒。以柔弱為先,以和平為本,以因物付物為應世,以饒人讓人為要著。昔釋迦牟尼五百劫為忍辱仙人,終得成佛。太上

老君,呼我以牛,應之以牛;呼我以馬,應之以馬,終為道祖。長春真君曾嘗人之糞,故能大成。三豐真人受盡傍人罵,故

了大事。特以心慕於道,性命事大,而外來惡言惡行等等不順境遇,盡置度外,而無識無知也。世間糊塗學人,自不思出家

為何事,道巾道衣是甚人,昏昏迷迷,糊塗過日。喜人奉承,好人抬獎。只愛人順己,自不去順人。稍有磕撞,燥性發作。

怒由此而起,忿由此而生。水火刀兵而不顧,坑井崖河而不怕,甚至以力爭勝,彼此兩傷,入於死地,自喪性命者有之。不

僅此也,暴氣燥性一發,元神出室,大火燒身,津液涸而正氣散。三寶受傷,五德歸空,內而喪真,外而敗德,性亂命搖,

未得於人,已傷其己,暴燥之為害豈小焉?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暴燥關口打通。作個有氣死人,裝個無心痴漢。如愚如

訥,如聾如啞。人罵也如此,人打也如此,人憎嫌也如此,人毀謗也如此。心似冷灰,性如凍冰。無一些熱氣藏內,方是跳

出暴燥關口。倘有些兒熱氣在內,雖外不現其形,而內實栽其根。如遇不順之境,不平之事,未有不大發者。道德經曰:上

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之所惡,故幾於道。蓋以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弱於人者,方能強於人。否則,暴

燥不去,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只知用強,不知用弱。任性而行,隨心而作。妄想明道,難矣。

口舌關

易曰:艮其輔,言有序。又曰: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至聖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老祖曰:閉其兌,塞其門,

終身不勤。此皆教人謹言,而不可妄言也。蓋口舌者,出納之門戶,是非之根苗。關乎人之節操,系乎人之德行。君子小人

於此分,正人邪僻於此別。招禍致福、成事敗事,無不於此而定。故君子議之而後言。可言方言,不可言不言。或言而益於

世道人心,或言而使人遷善改過,或言而勸人去邪歸正,或言而為人方便解難,或言而為人隱惡揚善,絕不妄言輕言虛言。

非是閉口不言,特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立見禍福,言不可不慎也。倘言有不謹,不是傷人,便自致咎。口舌為害,其利

如刀,其毒如鴆,豈小焉哉?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利害。以口舌之動為小可,以利便為才能,以善辯為得意。或形人之短,

或誇己之長,或謊言詭語,或說是論非,或前言而後失信,或空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禍端,或高談而無實事,或白日咒

詛,或巧言讒佞,或以言敗事,或以言傷人。凡此皆有損無益之言。何貴於言?不如不言為妙。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口舌

關口打通,口莫妄開,舌莫妄動,非禮勿言,言必以禮。修其辭而立其誠,謹於言而慎於行。絕不輕於言,言必有中。況言

語者心之聲,舌者心之苗。口舌之動不正,即知心田不正。心田不正,根本已壞,性已昧,命已搖,精神暗傷,妄想明道修

道,難矣。

嗔恨關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曰: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傳大士曰:掃除心意地,名為淨土因。無論福與智,先且驅貪嗔 。百丈禪

師曰:若臟腑中都無所得,都無所求,此人諸塵不生,人我不起,是納須彌於芥子中。不起一切貪嗔,是能吸四大海水。不

受一切喜怒語言入耳中,於一切境,不惑不亂,不嗔不喜,刮削並的乾淨,是無事人,勝一切知解精進頭陀。敲爻歌曰:嗔

不除,態不改,墮入生死輪迴海。此皆言嗔恨為礙道之物,必須狠力除去也。夫嗔恨二字,如蛇如蠍,最惡最毒。若結心

胸,積久成蠱。傷生損命,為禍甚烈。外而損人,內而壞己,卻無醫可治。學人度量,必如天之廓大無邊,醇厚必如地之無

物不載,容納必如海之眾水朝宗。而後可試觀天之廓大,無物不覆,無物不生。日月往來由他,星辰運轉由他,雲霧遮蔽由

他,人欺瞞也由他,人尊敬也由他,人感戴也由他,人毀恨也由他,一切善惡邪正凶頑愚劣,而皆不知也。地之醇厚,無物

不長,無物不載。泰岱崧華至重也能負,江河溪澗衝崩也能受,樹木草石穿壓也能忍,飛禽走獸嗛踏也能隨,耕鋤挖刨也能

順,一切欺侮殘壞而皆無心也。海之容納,眾水會流,日夜不息。千年萬載,不見有餘。清水來入不見其清,濁水來入不見

其濁。甜水來入不見其甜,苦水來入不見其苦。魚鱉蝦蟹橫遊也由他, 0[]0[] 蛟龍奔騰也由他。一了穢汙臭垢等等不潔

不淨之物,而無不容也。學道者能如天之量、地之厚、海之寬,便是無事仙人,保生妙訣,與道相鄰,大有便宜。世間糊塗

學人,不知嗔恨之害事最大,或境遇不順而生嗔,或所謀不遂而生嗔,或因物有失而生嗔,或嫉人之能而生嗔,或情性不投

而生嗔,或衣食不足而生嗔,或為觸犯而生恨,或記人小過而結恨,或求人不應而有恨,或人不順己而積恨。凡此嗔恨等

病,總由自己昏愚,無有真心學道而然。果是真心學道之人,決不如此。故至聖窮自厚而薄責於人。顏子犯而不校,以其無

嗔無恨,所以為聖賢。舉世之人,有嗔有恨,所以為凡夫。聖凡之分,只在有無之間耳。但嗔恨不但形於外者能害其事,即

隱微之中,稍有絲毫煙塵不盡,亦能傷真。務須內外乾乾淨淨,如雪之白,如鏡之明。應事接物,皆以無心處之。度乎神氣

不傷,性情和平,大道可冀。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嗔恨關口打通,學個無心道人,輕也過去,重也過去,低也過去,高也

過去。因物付物,隨事應事。應而不納,過而不留,何有嗔恨害事乎?否則,生嗔生恨,陰毒暗惡凝滯方寸,真性早昧,妄

想明道,難矣。

人我關

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又曰:同人於野,亨。金剛經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

者相。聖人云: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上陽子曰:速將人我山放倒,急把龍虎空衝開。此皆言修道

必須無人我之見也。然欲無人,先須無我。蓋一有我,則私心起。私心起,一言一行,一舉一止,總要為我。即要為我,必

不顧人。即不顧人,必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無所不為矣。原夫有生之初,不論賢愚貴賤,同一性命,同一形骸,何有彼此

之分?即無彼此之分,則我如人,人亦如我,人我如一,即是天地大公無私之心,即是聖賢民胞物與之道,即是修真人我兩

忘之法。學者能守此心、此道、此法而行持之,便是聖賢胚胎,仙佛種子,大道可冀。世間糊塗學人,不知大公無私,物我

同觀之理。執著此身,以為是我。一認是我,即便有人。有我有人,即分彼此。一分彼此,輕乎人而重乎我。內於我而外於

人。日謀夜算以肥己,千方百計以取人。一行一事,不肯讓人,一貨一利,要討便宜。不但應事接物,處處而勝,事事好

強。即至親好友、同事同業者,亦要分出爾我。恨不得他人貴物,為我獨得;世間好事,為我獨成。有利處鑽頭探手,無利

處縮肩藏身。殊不知三寸氣斷,萬有皆空,即此身亦不屬於我。到的那時,我在何處,人在何處,人我俱無。何苦在世枉用

心機,強分人我,獨結冤讐,豈不愚哉!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人我關口打通,必如生初無人無我的面目;必如死後無人無

我的模樣。視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為一家。見人有喜,如無之喜;見人有憂,如無之憂;見人有得,若我之得;見人有失,

若我之失。有財者可以濟困;無財者,不妨方便。處處益人,事事積德。橫逆之來,付於不知;凌辱之加,置於不曉。得饒

人時且饒人,宜退步處即退步。方是學人的舉止,慕道真心。否則,有人我之見,彼此之分,私慾堆積,茅塞心竅,妄想明

道,難矣。

冷熱關

懶惰關

易曰:不恆其德,或承之羞。又曰: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至聖曰: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重陽帝君

曰:香從臭裡出,甜向苦中來。此皆言其學人須當猛勇精進,不可懶惰偷安也。夫性命之學,為人生至大之事,又為天下至

難之事。是在攻苦殷勤,志念堅固,愈久愈力,有始有終,方能進益。蓋以恆久不易之大事,必賴持久不已之大功而始成。

或修橋補路以益人,或施藥舍茶以濟急,或修廟造觀以勸善,或恤老憐貧以積德,或扶危救難以解厄,或教門出力,大起塵

勞;或心地下功,全拋世事;或因正理不明而日窮夜究,或因明師不遇而東訪西尋,或遇災難困苦而志氣倍加。見有一善而

即為,見有一惡而即去。時時勉力,刻刻用功。寸陰是惜,不使時光一些空過。自然自卑登高,由淺入深,鶴立雞群,終得

高人顧盼。世間糊塗學人,一功不立,一德不修,只圖安樂,怕受辛苦。見出力之事而遠避,遇行功之處而退步。飽食終

日,無所用心。閒遊浪蕩,虛而不實。既遇明師,妄想一言半語,大徹大悟。外裝老實,內藏盜心。又不肯細心窮理,又經

不的陶冶磨鍊。三朝二日,求訣不得,以為無緣,即便遠去。更有一等造孽罪漢,不怨自己無志,反謗師尊吝嗇,結讐於

心,終身不釋。如此行為,即無長久志氣,又無學道真心。不但難上天堂,而反墜地獄。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懶惰關口打

通。廣積陰德,量力行功。外而利物,內而煉己。朝斯夕斯,以性命為重;念茲在茲,以身心為事。步步出力,處處向前,

至死不變。終久有個出頭之日,得意之時。否則,逡畏不果,懶惰打混,虛度歲月,小苦大功不能行去,至於成仙作佛,希

有之大事,怎能行的?妄想明道,超越人天,出離苦海,難矣。

才智關

易曰:勞謙,君子有終,吉。至聖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老祖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

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此皆言有才不使,有智不用,方能成其才,全其智。何為才?聰明技

巧是也;何為智?謀慮變通是也。才者,世人之所珍重者也。特以功名非才智不能成,財貨非才智不能得,應世接物皆以才

智為先。然究其實,人人俱被才智喪其生,但人未之深思耳。蓋用才智以求名利,日夜勞心,為名利所迷。只知進而不知

退,只知福而不知禍。費精耗神,爭強好勝,思慮過度,精液涸乾,身軀衰敗。甚至名利未得而性命已喪,豈不是用才用

智,反被才智所害乎? 世間糊塗學人,不知才智誤事最大。一舉一動,仗自己小聰明,假伶俐,便在人前誇能,自謂

人莫我若。若恃才而目中無人,或用智而苟圖衣食,或強辨是非而欺壓尊長,或妖言邪語而作孽惑眾,或記幾宗公案而借取

迷人,或作幾句詩歌而自負有道,或學些扭捏功夫而以盲引盲。甚至膠執己見,以男女為陰陽,引人作孽,而入於採取;以

金丹為有形,耗人錢財,而引人燒煉。只此皆是自恃才智,誤用聰明,管窺蠡測,俱是黑夜裡走路徑,涸井中作生活。殊不

知真正慕道之士,黜聰毀智,韜明養晦。不在塵緣中出頭,不於俗事中爭勝。一念純真,萬有不知。尋明師,訪良友,以性

命為一大事。老老實實,樸樸誠誠,一切假才假智,絲毫不用矣。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才智關口打通。掃去外用之假才

智,就於內用之真才智。將諸般爭強好勝,師心自用,妄猜私議,無而為有,虛而為盈,等等偏病,一筆勾消。改頭換面,

以誠而入,以柔而用,庶乎學道有望。否則,予聖自雄,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恃才用智,機謀詭詐。本欲向前,反落於

後。妄想明道,難矣。

任性關

道德經曰: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古經雲:執著之者,不明道德。孟子曰: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彊恕而行,求仁莫近

焉。詩曰:令德令色,小心翼翼。此皆教人順情順理而行事,不可任性固執也。夫人有生以後,秉其後天氣質之性,賢愚善

惡清濁強弱,彼此不同。惟天縱之聖人,本性圓明,純白無疵。其次中下之人,各有偏病在身。實為性命之大害。雖為大

害,果能自知,亦能變化氣質,反愚為賢,反惡為善,反濁為清,反弱為強。是在不任其性,親近有道之士,虛心求教。借

人之高明,以破我之迷網;借人之磨礪,以去我之瑕疵。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漸習漸高,漸學漸好。雖愚必明,雖柔必

強。何愁道之不明,修之不成乎?世間糊塗學人,不知任性之害。既要學道,而又縱性,不肯學好;既想學道,而又任性,

不重其道。或師尊指教而陽奉陰違;或朋友規過而面是心非;或與人同事而予聖有雄;或與人同居而爭強好勝;或依自己學

問而形人之短;或恃自己聰明而笑人之愚;或出言吐語而不肯讓人;或磕著撞著而便生煩惱;或欺大壓小而不能和眾;或度

量曲狹而不能容物。凡此皆任性之弊。不但外而取人嫌惡,而且內則自種陰毒。生平偏病,一件不去;自帶愚氣,一些不

減。自以為是,不肯認錯。以是學道,縱老君對面,釋迦同居,何益於事。果是丈夫,一心在道。靜坐常思己過,閒談不論

人非。事事謹慎,步步點檢,順人順理,隨方就圓,毋固毋我。以退步為進步,以不強為大強。焉有不深造而自得者?吾勸

真心學道者,速將任性關口打通。低頭行事,柔弱安身。把已往一切固執偏病,自見自是條款,漸漸革去。學個無性道人,

裝個愚痴聾啞呆漢,常在切身大事上留心。日久必有所得。否則,一味任性,剛而不柔,過而不改,雖在道門一世,妄想聞

道難矣。

患難關

易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中庸曰:素患難,行乎患難。長春真人曰:病即教他病,死即教他死。至死一著,

抱道而亡。此皆言不可因患難而變其初志也。夫道者包羅天地,竊奪造化,出死入生,超凡入聖,作佛作仙。非有大勇大

力,頂天立地之鐵漢,脫塵超俗之金剛,知不的,載不起,拿不動。如何是大勇大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是大力;恩愛不能牽,名利不能誘,是大力;憂愁恐懼,一些不起,是大力;喜怒哀樂,截然放下,是大力。困苦危

難,不動不搖,是大勇;疾病災厄,順其自然,是大勇;飢寒凍餓,至死不變,是大勇;羞恥凌辱,不識不知,是大勇。故

釋迦佛遇歌利王,割身而不知;純陽翁遇正陽祖,十試而無弊;紫清喝罵而教去而弗嗔 ;三豐衣破鞋穿而不悔;長真

受人拳打而不爭;長春折肋三次而不顧。以上聖賢,皆遇患難磨鍊,受盡無限苦楚,所以終能聞大法,明大道,超凡入聖,

成其希有之大事也。世間糊塗學人,不知患難是修真大藥,是成道爐鎚。而反怕患難,避患難。或受些飢寒便生別法;或遇

些疾病即起妄念;或逢些危險即思退步;或遭人凌辱即便爭論。殊不知真金要在大火裡煉出,荷花須從汙泥中長成。非火不

見金之明,非泥不見荷之淨。患難何病?患難然後見人之身份高低;患難然後驗人之志氣真假。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患難

關口打通。認定性命二字。生也是這個,死也是這個。一切大災大難、大困大厄、大危大險,付之於天,皆以無心處之。日

久自然化兇為吉,變禍為福。否則,遇患難而怕患難,心神不定,志念遷移。無患難而自致患難,小患難而變為大患難,妄

想明道,難矣。

詭詐關

易曰: [ ? ] 而不薦。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玉樞經曰:以誠而入。參同契曰:孝子用心,感動皇

極。上陽子曰:天或雖違,當以財寶精誠求之。此皆言其誠心用事,而不可稍有詭譎詐偽之心也。 夫學者學道,貴乎

真心實意,自卑自下,方能感動真師,取信良友,受其益惠。蓋我有真心,而師友即以真心待之;我有實意,而師友即以實

意待之。此感彼應,一定不易之理。倘不能真心實意,反以詭譎詐偽為事,面是心非,自謂可以瞞哄高明。殊不知真師明鑑

照遠,一見即識真假。欺人實自欺,瞞人實自瞞。不但無益於事,而且反壞於事。詭詐奚為哉。世間糊塗學人,糊塗出家,

糊塗學道。將性命視為平常之物,將學道視為平常之事。遇真師即問元關,見道朋自誇奧妙。並不知尊師之理,敬友之道。

或謊言詭語而侮慢;或假意虛情而妝飾;或巧言令色,徒取人悅;或指東畫西,誘人露話;或斜臥依靠而問難;或一頭一飯

而求訣;或對坐高談而辨別;或稍有磨鍊而懷恨;或偶遇苦事而躲避;或看經書而略觀大義,一過即了;或聽師言而不嘗滋

味,謹記話頭;或外雖學道,心中又圖謀別事;或既想修行,轉身又纏染俗情。如此弊病,不一而足。如何感的真師指點,

良友扶持?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詭詐關口打通,換出個至誠心腸。從實落處進步,萬不可存絲毫詭譎之心,欺人欺己,誤

了前程。蓋誠之一字,能以動天地,通鬼神,感人物。豈有師友而不能感動者乎?即能感動師友,則大道可冀。否則稍有虛

假詭詐之念,則心不誠。心不誠,方寸中亦生大病,不但不能求真,而且反昧其真。妄想明道,難矣。

猜議關

古經雲:若無師指人知的,天上神仙無住處。悟真雲: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又云:要知口訣通元處,須共神

仙仔細論。三豐真人云:月之圓,存乎口訣;時至子,妙在心傳。又云:拜明師,問方兒,下手速修猶太遲。此皆言道須師

傳,非可妄猜私議而知也。蓋大道奧妙幽深,大則充滿宇宙,小則細入毫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人能修之,可以奪造

化,出陰陽,了性命,成仙佛,與天地同長久,與日月共光明,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非一切傍門外道可比。但是

道也,有內陰陽,有外陰陽;有內五行,有外五行。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修持

有火候,有次序,有有為,有無為,有始條理,有終條理,有采藥,有合藥,有結丹,有服丹,有結胎,有脫胎。其事多

端,作法不一。苟非明師從頭至尾,一一分別,細細指示,難以自知。雖以往群真,丹經子書,千方比喻,萬樣形容,藥物

火候,無不俱備。然道之元妙,作之細微,有言之而言不出,論之而論不及者。況以有形喻無形,以有象指無象。加之後世

盲漢,借祖師之名,妄作妄著,毀謗聖道,紊亂仙經,真偽相雜。若依自己識見,以為有得,再不印證於高明,一入網中,

終身難出。縱有聰明良材,辨的是非邪正,略有會悟,亦是有頭無尾,似是而非。何能真知確見,一了百當哉? 世間

糊塗學人,不知道之深淺,不曉命之輕重,以螢火之明,而欲破迷天之網。不求真師,只求於己。或看傍門偽書,記些搬弄

功夫,終身持守,牢不可破,耽誤一生。亦有見祖師真正經書,日夜誦讀,不究其意,只認其象。見藥物爐鼎之說,疑是燒

煉;見男女陰陽之說,猜為閨丹;見龍虎龜蛇之說,疑是心腎肝肺;見顛倒逆運之說,猜為後升前降;見寶珠之說,疑是有

象之物;見聖胎之說,猜為氣血凝結;見清靜之說,疑是存神定息;見有為之說,猜為做作;見無為之說,猜為空寂。如此

等類,不可枚舉。皆打迷猜枚,終歸虛妄。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猜議關口打通。把平生自負才能伎倆除去,尋求真師,開

明奧義。萬不可以自己假聰明,妄議猜量,自哄自也。否則,不證於人,只求於己,不是在外搜尋,便是身內做作,妄想修

道,難矣。

懸虛關

儒曰:真履實踐。釋曰: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道曰:勇猛精進。三教聖人皆以真心實用為貴,而不使懸虛作事也。夫修真

之道,窮理盡性至命之學也。窮理者,即窮究此真也;儘性者,即盡此真也;至命者,即至此真也。窮之盡之至之既皆是

真,則不可有些子之假雜於其中也明矣。若有些子之假雜於其中,則心不專,其行不力。如何鑽入理窟,見的真寶。如何感

動真師喜悅,指點理路。故古之聖人,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道門有三乘之法,務上乘者乃上

智之人,易於會悟,一了百當,生而知,安而行也;務中乘者乃中智之人,因象會意,聞一知二,學而知,利而行也;務下

乘者乃下智之人,極力研究,功深方得,困而學,勉強而行也。三乘之法,在人量力而行之。然雖分三等,俱要從實地上用

功夫。若懸虛不實,略不關心,不但中下之人,終無進益,即上智,亦落於空亡。昔達摩長廬下功、少林冷坐,惠能黃梅服

役、四會磨鍊,邱祖龍門七載、磻溪六年,淨身折肋,志氣倍加。如諸聖賢,皆是真心實意作事,故能超凡入聖,了卻大

事。世間糊塗學人,既入道門,不知所為何事,打混過日。常在認食上打算,日在是非中出入,狐朋狗黨,口說雜話,心思

雜事。眼不看祖師法言,耳不聽明人好話。即或誦讀經書,亦是走馬看花,絕不用心思搜尋深義。即或遇明師聆教,亦是秋

風過耳,並不用功夫嘗探滋味。更有一等口孽愚夫,以為丹經不留口訣,不屑觀看。偶見明人,即欲順手取道。取之不得,

即便退步。今日求王,明日拜李,忽然學此,忽然學彼,主意不定,志念不長。何嘗以性命為大事?往往在道門一世,終無

所長,豈不可悲可嘆。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懸虛關口打通。死心踏地,日日在性命上留心,時時在理義上著意,把一切懸

虛不實行為,一一改過。先窮其理,再求其師。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何患大道不明,性命不了乎?

否則,懸虛不實,行事荒唐,虛度年華,心不專,志不致,妄想明道,難矣。

妄想關

悟真曰: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又曰:契論經歌講至真,不將火候著於

文。要知口訣通處,須共神仔細論。太虛真人曰:他人說的行不的,偏我行的說不的。此皆言道必真知實行,非空空妄想而

可得也。蓋道至尊至貴,極高極大,最深最幽。必須用工細辨,由淺及深,由近達遠,深造自得。豈可妄想片言隻語而能

明,一步兩步而即成者?特以至高至大之事業,還要至高至大之丈夫,而後能做。道在天地之間,人人有分,人人不能。人

人有分者,人人秉陰陽五行之氣而生身,身中即有陰陽五行之理,為萬物之首,理氣俱備,誰無個道,誰無個性命?有此

道,有此性命,即可以了此道,全此性命,為聖為賢,作仙作佛。所以謂人人有分也。人人不能者,人為世情所迷,名利所

惑,恩愛所牽,認假棄真,立不起志氣,振不起精神,用不得功力。順其所欲,一任識神作殃。方要向前,即便退後;方欲

為善,卻思作惡。所以謂人人不能也。果是丈夫,以性命為重,認真辨事,勇猛向前,終始如一,志念堅固,窮究道理,尋

師訪友,真履實踐,走過一步是一步,行過一事了一事,晝夜匪懈,時刻用心,只盡自己之事,而不預期他人之事,積功累

行,屈己尊人。至於明道成道,聽其自然,隨其天緣,絕不妄想。即今生無有功行,無有福分,大道難知,亦不怨天尤人,

至死方休。如此存心立志,祖師暗中自有安排。 世之糊塗學人,自己身邊事情未曾了的,打混過日,只圖吃好的,穿

好的。晝則浪蕩閒遊,夜則高眠穩睡。方便不行,功德不作,又不肯辯別道理,又不肯尋求明師。學些包皮話頭,扭捏功

夫,在一身上下做作。假充修行,妄想成仙。殊不知性命之學,有竊奪造化之功,扭轉乾坤之法,必有心傳,非可私猜,亦

非可妄行。得其真者,持而修之,可以與天為徒,與地為配,豈是等閒而知,容易而曉?自古成真祖師,不知受盡多少苦

楚,方遇真師;不知受盡多少磨鍊,方能聞道;不知歷過多少艱險,方能成道。豈是不做實事,空空妄想,而能知能成乎?

空空妄想,只此一念,便是不能明道的孽根。道且不能明,更何可望其成?我勸真心道者,速將妄想關口打通。穩定腳根,

不論學道行道,步步出力,時時用功,自然苦盡甜來。未聞道者,即能聞道,已聞道者,即能成道。否則實事不作,言不顧

行,行不顧言,妄想明道難矣。

生死關

莊子曰:古之真人不知悅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翛然而來而已矣。至聖雲:朝聞道,夕死可矣。悟真後序

曰: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鈍,執其有身而惡死悅生,卒難了悟。此皆言不論學道修道,不可有貪生怕死之心也。夫人

生而有身,原是四大假合,無中生有,結此幻形。乃天地之委物,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敗,豈是真正不壞之物乎?既是有

壞,則生死亦屬於假。祖師教人了生死者,使其齊一生死,至於無生無死而後矣。莊子所謂攝精神而長生,忘精神而無生。

然則長生之道,猶非了性了命之極功,必至忘生無生,不生不滅,方是了的生死,而出乎生死造化之外矣。蓋天地能役有

形,不能役無形;能役有氣,不能役無氣;能役有心,不能役無心。無心則無氣,無氣則無形。無心於生死,而生死不能

累,幾於道矣。 世之糊塗學人,妄想成道者,皆由怕死也。怕死即有求生之心。既有求生之心,或怕餓死,或怕凍

死,或怕疾病而死,或怕夭折而死。或登大山,怕有狼虎來傷;或入茂林,怕有蟒蚺採咬;或宿古壇,怕有鬼魅來侵。貪生

怕死之心,存於宥密之中,驚悸不安。形雖存而心先喪,生氣之苗已敗,死氣之根已栽。石固不化,柴草堆胸,機謀亂出,

神頭鬼面,千邪百怪,紛紛擾擾,削磨精神。真者俱失,假者皆發,日損夜傷,不死豈能之乎?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生死

關口打通,將生死二字,置於度外。未死先學死雖生不知生。生也由他,死也由他,餓死也由他,凍死也由他,狼虎來傷也

由他,蟒蛇來咬也由他,鬼魅來侵也由他,即遇水火之災也由他,即遭刀兵之害也由他,即生疾病而死也由他。猶如死人,

不識不知,任憑天斷。只有道之一字,常褂胸前。始始終終,久而不忘。祖師暗中護佑,不肯教真正學人苦壞。否則,貪生

怕死,推前縮後,即此一關,緊鎖牢封,寸步難移,妄想明道,難矣。

自滿關

易曰: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道德經曰:虛其心,實其腹。上陽子曰:道有三戒。凡學道者,心雖慕向,而乃驕其富

貴,不肯下問,似不芥意,是謂奸譎,戒而弗與。次學道者,略聞旁門小法,惟事強辨,以逞私慧,是謂誇眩,戒而弗與。

三學道者,疑信相半,不以生死為憂,重財輕身,是不知命,戒而弗與。此皆言不滿不盈,方能受益也。夫聖賢大道,無窮

無盡,無邊無岸,有體有用,有本有末,層次細微,工程遙遠。仰之彌高,鑽之極堅。一人知識有限,眾人意見無窮,非能

下於人者不能學;非能屈於人者不能知;非能示己之無者不能進;非能尊人之有者不能得。蓋能下於人者,方能上於人;能

屈於人者,方能高於人;能示己之無者,方能受人之有;能尊人之有者,方能濟己之無。故曰:滿則溢,窪則實,滿不如虛

之貴也。昔周公一沐三握而禮賢。淮南子遇八公,被髮跣足以拜接。。石杏林遇紫陽,解韁脫鎖以供奉。長春祖初從王祖學

道,後隨馬祖受教而全事。上陽子初遇緣督而有得,後求青城指點而完功。以上聖賢皆從虛心而成大道。假令周公挾貴而不

尊賢,焉能為聖?淮南自尊而不禮八公,焉能成仙?邱祖自滿不從馬祖,焉能了事?上陽自足不求青城,焉能大就?特以性

命之學,一處不知一處迷,差之毫髮,謬之千里。明的一事,行的一事;明的一法,做的一法。倘知體而不知用,知假而不

知真,知性而不知命,知始而不知終,知收而不知放,知進而不知退,知急而不知緩,知吉而不知兇,知大而不知小,知本

而不知末,知有為而不知無為,知下手而不知結果,皆不得謂明道。倘稍知門戶而即自滿自足,以為道即在此,目空四海,

再不求人,何能徹始徹終,縱橫順逆,自由自專,無遮無攔,直達聖域哉? 世間糊塗學人,恃自己聰明,妄議猜量,

自是而不求人。或丈自博學,高談闊論,自滿而不求人;或得些旁門小事,不辨是非,自負而不印證;或遭逢高人指點,知

個入門,自足而不深進。更有一等勢利之輩,書囊俗儒之流,拿起身份,高著胸膛,怕人笑話,不肯屈身卑下。如此之類,

皆是以滿為害,怎能聽的真師奧語,入的通衢大道,進的聖賢堂室也。吾勸真心學道者,速將自滿關口打通。低心下氣,作

個不如人人的模樣。不論老少賢愚貴賤高低,恭敬一切,莫可分別。見人稍有一長,即便誠心求教,不可放過。博學審問,

人人是我師,處處可以學。何患理不能明,道不能成乎?否則,自滿自盈,無而為有,縱有真師,意欲指引,無隙可入,妄

想明道,難矣。

畏難關

易曰: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至聖曰: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邱祖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此

皆言修道必須志氣堅固,而不可有畏難之心也。夫天下至難之事,必是至大之事。至大之事必須下至大之功而方成。若至容

至易,一作即成者,則事必小而不大矣。性命之學大事也,其事包羅萬有,超越人天,脫五行,出三界。先天地而立其體,

後天地而發其用。為聖為仙為佛,其事顧不大哉?事大而欲修此大事,為永久不朽之業,豈不難哉?然知其難而不畏其難,

以生死為一大事,立志堅固,一念不回,至死方休。可以明道,可以行道,則難者不難矣。倘知其難而畏其難,不以性命為

大事,始勤終怠,志念不專,疑信各半,逡巡不前,不特不能行道,而且不能明道,則難者終難矣。昔神光斷臂求法,即得

達摩心傳。王中立立雪三尺,卒得伊川指示。邱祖淨身折肋,感得神明報信。蓋專心學道,誠一不二,且能感天地,通鬼

神,而況於人乎? 世間糊塗學人,不知性命是人生第一大事,望冀得個工夫,便要作仙;妄想學些小乘,即要不死;

聞說聖道精奧,須深鑽研,即便作難;聞說修道路遠,要捨身掩命,飢寒不避,即便退步;聞說道有始終,功有層次,火有

時刻,至細至微,即便墜志。如此學道,進退不果,四大無力,志氣不振,怎能嘗得道中滋味,豈不誤了大事也?吾勸真心

學道者,速將畏難關口打通。另換一個鐵石心腸。不避艱險,猛力前進,廢寢忘食。不管他得力不得力,見效不見效,愈久

愈力,愈遠愈勤,一心前行,終必有得,難而不難。否則,畏難不果,若存若亡,口說而身不行,欲前而即退後,妄想明

道,難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