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門康樂:站樁,站樁,站出一身健康(李修運)

獨門康樂:站樁,站樁,站出一身健康(李修運)

站樁有無窮的好處。意拳大師王薌齋先生說:“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就是說,站樁看似不動,其實全身內部氣血及五臟六腑皆悠然動盪不已。我年少家貧,考學進城後獨愛吃肉,以致汙穢堆積;又性格曠達,喝酒遇知己每回必醉,故而脂肪肝、高血糖、高血脂紛至沓來;整日腦袋如同暈鴨子一般。最後,經朋友介紹,結識了何偉先生,跟他學習站樁(養生樁),一年由於,體質漸變,性情漸變,精氣神都有大提高。我們相處融洽,亦師亦友。下面是我對他的一次採訪。

何偉,江蘇徐州人。自幼體弱多病。7歲那年,父母讓他習武健身,初隨表兄練習少林拳,小學畢業父親帶著他在徐州臥牛山體校繼續練習拳法。其間練了太極、八卦等,後改學形意拳,上學的空隙間從未間斷過。實在說,那都是照虎畫貓,沒有用心體會,所以,均未得諸拳種的箇中三味。

婚後兩個月,一場大病讓他身體虛弱到極點,不能上班,只得請假病休長達8年之久。1998年6月,聽表兄說,北京一位老師來徐州辦意拳培訓班,是內家拳傳人,功夫了得,於是他就參加了學習。之前所練諸拳種,均講究套路,比較呆板。但意拳這種拳術卻沒固定招式,尤其站樁,看似兩腿微微彎曲而立一動不動,其實內部筋肉細胞都已在悄然運動。站樁是意拳基本功,在於求得身體內部細胞的發展和血液循環之適當,以使身體諸器官平衡發展,減少心臟擴大後的不良現象。他經一段時間練習領悟,發現意拳非常適合自己。那次的培訓班,他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崔瑞彬老師,老師的講解鞭辟入裡,深入淺出,非常仔細、系統、規範。他當時就萌生了拜崔瑞彬為師的念頭;由於他性格內向,沒說得出口,對老師只能高山仰止了。

剛練習時,每次只能堅持10分鐘。練習一段時日,感覺身心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半年後,可一次站一個半小時;如今練習20餘年,每次站樁達3小時仍然意猶未盡。

自98年見了老師一面之後,何偉每年在工作之餘或年節假期,都去北京進修,聆聽教誨,糾正偏差。一直到2008年,這十年真是辛苦不尋常啊,他一直努力站樁並反覆告誡自己:站樁如攢錢,急不得躁不得,基本功不紮實是無顏拜師的。終於在2008年6月17日師父60大壽之際,崔瑞彬先生收他為入室弟子,滿足了十年的夙願。他表示願意追隨師父一生,努力把意拳發揚光大。

隨著功力增強,他的身體日趨強壯。站樁也站出了甜蜜的感覺,不自覺地凝神定意,默對長空,內清虛外圓和。同時換脫一個心目歡喜的狀態,滌盪一切情緣,寂靜調息,渾身毛孔放大,又如來回過堂風之感;頭若絲懸,腳若踏空,全身無一處著力,感覺自己成一空靈口袋懸掛碧空,又似在水中游泳一般飄飄蕩蕩,更似琥珀形成前那般四面八方晃動用力。

跟隨師父20年學習意拳,身體由弱變強,平時連感冒也很少有,能感到身體從內到外的精氣神十足。他不但練就了一身功夫,性情也變得更為豁達開朗隨和了許多,使他終生受益。

為了找一處幽靜之地提高功法,2014年底,何偉放棄世俗的一切,借朋友在徐州市郊漢王山上一處民房作為閉關修煉之所。山上蕭瑟荒廢,僅平房四間,遠離人跡,無水無電,無生活必需品,但他內心清幽,怡然自樂。家人簡單地為他收拾了衣物和鍋碗瓢盆就上山了。在山上度過了一整年的四個季節,刻苦練功並感受寒暑易節對身體的影響,做到因時制宜及時調整練法,做到與大自然全然和諧。閒時開闢二分菜地,種植時令菜蔬,過起了梭羅式的自給自足的單純生活。這一年收穫頗豐,他充分體認到,意拳是修養身、心、靈的絕佳之路,它是體驗人生、皈依自然、向內在尋求體察追求自我的必經之路。萬法歸一,大道至簡,意拳就是大道。

2015年底,應朋友之邀,何偉在徐州市戶部山馬市街成立了徐州市意禪堂養生諮詢有限公司。2018年6月17日被北京意拳搏擊俱樂部授權為徐州意拳訓練基地負責人。在徐州及周邊地區大力推廣意拳,發展愛好者達百人。他們身體不同程度存在亞健康,大多有慢性疾病,經過按時站養生樁,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17年9月,何偉受師弟周凡先生相邀,南下海南瓊海市教授意拳。瓊海地處熱帶,水土與北方迥異,當地人都耐暑卻有體寒之病,許多學生、機關幹部和退休老人都逐漸加入了練習站樁的行列,一時趨之若鶩,門庭若市。

20年對宇宙只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一個人的一生就顯得那麼彌足珍貴。何偉是在師父呵護下獲得身心靈的長足進步的。現在他每天都把站樁融入生活,養生樁和技擊樁交替練習,每日6小時卻樂此不疲。師父兩次來徐州,開闊了他的人生視野,給了他新生。

身體亞健康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何偉先生的練習意拳站樁的經驗,也許對你有所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