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能否成爲國產現實題材創作爆發的「藥引」?

在中國電影產業化進程中,現實題材作品長期處於令人尷尬的邊緣地位。儘管偶有佳作誕生,有些還獲得不少國際獎項,但因為缺乏商業化的包裝與運作,現實題材影片的整體票房差強人意,這進一步打消了出品方的投資熱情。

近幾年,隨著國內影市的高速發展,日漸多元化的受眾需求與產業改革的內在動力,促使行業決策者重新審視這一類型電影。在諸多因素的積極助推下,現實題材作品產量與質量逐步走高。

拉開2018年電影暑期檔序幕的《我不是藥神》,同時也將現實題材影片的藝術、商業、社會價值推向一個高潮。此片像是現實題材創作“圍城”中,高高升起的一面旗幟。讓業內外人士,看到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我不是藥神》能否成為國產現實題材創作爆發的“藥引”?

與此同時,影片的大爆也讓人們不禁發問:《我不是藥神》能否成為國產現實題材創作爆發的“藥引”?

《藥神》大爆有跡可循

素材選擇要有的放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我不是藥神》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也是有跡可循,去年多部現實題材小眾作品的小火為其大爆埋下伏筆。此類作品經歷著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

從2016年國慶檔林超賢“行動三部曲”序曲《湄公河行動》開始,到去年的《戰狼2》、《二十二》、《鉅額來電》、《嘉年華》等,再到2018春節檔的《紅海行動》。

無論是大製作,還是小成本,國產現實題材作品逐漸迴歸觀眾視野,影片內容生態也逐漸豐富起來。既有格局龐大的官方聲音,也有關注個人命運的百姓視角。

整體而言,

現實題材作品的素材選取,對於影片能否順利過審以及如期上映至關重要。因為素材是影視創作上層建築的地基所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已上映的現實題材作品來看,以《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戰狼2》等為代表,弘揚國威、軍威的正面素材創作,無疑是各方喜聞樂見的形式。

而以負面素材為切口的影片創作與過審難度係數,將會大幅度提升。以寫實風格著稱的“賈科長”的創作歷程與被禁作品數量,都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熟稔商業運作的陳可辛,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親愛的》推上大銀幕。如果不是趕上國家打擊農村黑勢力,曹保平《光榮的憤怒》估計現在還躺在問題名單中。

按照市場經驗來看,負面素材中的天災類型更容易把控,比如《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等。與之對應的《嘉年華》及李楊“盲”系列三部曲等,創作空間極其有限。此類作品能夠如期上映,對於主創團隊已是莫大的欣慰。

《我不是藥神》也是以“天災”慢粒白血病為切入點,對介於人性與法理之間的摩擦進行巧妙探討與表達。讓觀眾關注黑暗之中的人性光輝,而不是表達對社會的不滿。

《我不是藥神》能否成為國產現實題材創作爆發的“藥引”?

因此在當前社會環境下,現實題材創作者的素材選擇應當有的放矢,為影片的後續創作打好基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萬里之堤毀於蟻穴。在創作素材上,也許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

如何實現藝術與制度的精妙平衡是關鍵

眾所周知,各國形式各異的電影審查制度,一直是懸在行業創作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從《戰狼2》到《我不是藥神》,從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到中宣部主管,現實題材精品影片不斷湧現的狀態下,行業監管部門釋放出一種有限寬鬆信號。

《我不是藥神》能否成為國產現實題材創作爆發的“藥引”?

《我不是藥神》的橫空出世是藝術創作與制度“紅線”不斷碰撞的產物,彼此各取所需又互相支撐。在有限的發揮空間內,如何實現藝術與制度的精妙平衡,是國產現實題材作品能否爆發的關鍵所在。

相對於票房的火爆與口碑的高漲,《我不是藥神》的製片人王易冰與監製甯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這部電影的上映,就是最大的成功。

“作為導演,希望大家看了電影之後多多發表影評推薦這部電影的同時,控制語言的尺度,給我們電影更多地保護,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在豆瓣超前觀影場的主創見面會上,文牧野態度誠懇地說到。

“保護”一詞體現了主創團隊對於影片能否如期上映,內心也是十分忐忑。資深的行業經驗,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們要低調,因為題材、內容問題臨映撤檔的情況時有發生。清明檔期低成本恐怖片《中邪》的撤檔風波,業內人士應該記憶猶新。

最終,在藝術與制度的夾縫中,影片精準地安全降落,作品主題的落腳點也從社會問題迴歸到程勇的自我救贖上。在制度的“紅線”與藝術的底線之間,此片似乎找到了一個黃金分割點。

前車之鑑,後車之覆。《我不是藥神》的問世與火爆,為未來中國現實題材作品創作提供了一個模範標本。藝術與制度的精妙平衡,也是成為此類作品能否“叫好又叫座”的關鍵所在。

從結果來看,《我不是藥神》是藝術與制度互相妥協的產物。以效果而言,這種妥協達到了多贏的局面。影片獲得了不菲的商業與藝術價值,觀眾也覺察到了行業決策者的與時俱進,社會也給予了一定積極反饋。

近日,國內主流社交媒體的一則《上海發佈擴大開放100條:爭取國內未註冊抗癌新藥定點使用》的新聞,引起人們廣泛討論。許多網友認為這是社會對影片的正面回應。無論兩者之間是否產生必然關聯,當電影照進現實的那一刻,人們對於未來顯然更加充滿信心。

五千年的歲月沉澱,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讓中國從不缺少好的創作素材。在素材選擇有的放矢的前提下,如果創作者夠在藝術與制度之間,找到黃金分割點。那麼,未來中國電影各類型作品的數質量可期。

平心而論,《我不是藥神》更像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模範標本,而不是現實題材爆發的“藥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