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退出增多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呼籲清退更透明

网贷平台退出增多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清退更透明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近期,一些地區網貸行業項目逾期、平臺退出等情況增多,引起社會關注。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日前呼籲,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的力度,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擬退出機構應增強透明度,避免加劇投資人恐慌情緒。

近期網貸行業風險事件明顯增多,且數量還在不斷增長。而當前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借款人開始主動逾期,甚至有渾水摸魚者惡意煽動投資人情緒不還款等,引發輿論關注。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協會副會長葉大清表示,近期出現風險事件的網貸平臺主要有三種情況。“大概80%的問題平臺都存在自融、假標、活期、有資金池等不合規的行為,往往是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的,不能算真正合規的P2P平臺;第二種類型的問題平臺大概佔10%左右,其貸款端或者資產端,風險控制能力比較薄弱;第三種類型的問題平臺主要是期限錯配,最近因為投資人的退出而有一些流動性的危機。”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日前在京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針對近期情況,會議建議有關部門引導媒體正確開展輿論宣傳,避免因對一些事件的過度渲染和錯誤解讀影響市場正常秩序;加強社會誠信建設,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維護規範合同的存續效力;同時形成失信聯合懲戒。

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還表示,要持續開展統計監測和風險預警,對確已不具備繼續營運條件、擬退出市場的機構,應警示和督促其制定清退計劃,增強退出全過程透明度。

葉大清表示,廣州、上海、深圳等地都有明確的網貸機構退出程序,良性、有序的清退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更好保護投資人利益。“網貸平臺一旦選擇良性退出,應按照以前整改過程提交的流程和方案,由專門的工作團隊定期向監管部門報送其執行的進度和情況,做到不失聯、不跑路,通過良好的溝通,穩定和安撫投資人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