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世界盃(一)97十強賽欲哭無淚的金州

今天讓我們將時光回撥至21年前,也就是1997年的金秋,即國足衝擊98年法國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決賽階段的比賽。

我愛世界盃(一)97十強賽欲哭無淚的金州

那屆國足,我一直都認為是到目前為止,最強的一屆國足,甚至強過02年出線的那支。

那支國足無論從各條戰線的人員配置還是新老交替的完備程度,都是絕對的亞洲一流。

然而那屆最大的失誤就出現在主教練——戚務生身上。具體原因我會後面和大家詳說。

97亞洲十強賽我們分在了A組,同組還有四支西亞球隊,分別是:伊朗、沙特、科威特、卡塔爾。

正因為我們被西亞球隊合圍,所以分組之後,日韓媒體是不看好中國國家隊的。一個是怕他們集體踢默契球,另一方面是客場全在西亞,容易舟車勞頓。

可國內普遍看好,畢竟這批球員實力有目共睹。

我愛世界盃(一)97十強賽欲哭無淚的金州

我們國家隊之前沒進過世界盃,可不知道為什麼,信心爆棚,爆棚到原本在預賽小組賽階段可以洗牌的郝海東,居然沒有洗牌,導致第一場面對伊朗隊郝海東無法登場。

我們和伊朗隊可以說取得了夢幻般的開局,2:0,領先了六十分鐘左右。

其後,球迷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場上局勢突然變化,巴蓋裡、馬達維基亞、阿里代伊把我們整條後防線和整條左邊線突爆,2:4,在大連金州體育場首戰即遭開門黑。

“伊朗2號著名球星馬達維基亞”成為了我腦海裡直到現在也無法忘記的一句話。

次戰客場踢卡塔爾,卡塔爾原本認為本小組最弱的球隊,如果戚務生更果斷一些,加強進攻,而不是上來就保守,怕第一場失利後,第二場再輸這種心理因素的影響,1:1是不會發生的。

中國隊因為前兩場僅拿到一分,出線前景一片黯淡,即便接下來這場是主場踢沙特,一點沒譜了,不是因為我們實力不強,還是因為心理因素佔主要問題。

這場比賽我印象是在十一假期,那天大連下著綿綿細雨,一開場我就覺得,這場十拿九穩了。太冷了,沙特球員升國旗時都凍得瑟瑟發抖。

但僵局卻在下半場才打開,憑藉張恩華的頭球,1:0,金州體育場沸騰了,全國球迷沸騰了,我自己在屋裡從這頭跑到那頭,碰見姥爺還親了一口,太興奮了,那是我看球以來第一次如此興奮。

第四場國足客戰科威特,憑藉開場三分鐘和下半場結束前三分鐘的進球,國足2:1擊敗科威特。

四戰過後國足重燃了進軍法蘭西的希望。我記得當時綜藝大觀還報道了這個新聞。

就當世界盃離我們越來越近時,客戰伊朗的1:4,如一盆冰冷的水一般潑灑到中國球迷的心裡。

和首回合戰伊朗的情形完全不同,這次完全被壓抑,要不是區楚良神勇的高接低擋,真不知最後會被灌進幾個,只是最後才依靠吳承瑛的遠射挽回了一個面子。

回到主場再戰卡塔爾,已是不能再輸的球,原本領先之後,形勢一片大好,怎奈國足似乎又和首回合與伊朗犯下一樣的毛病,被卡塔爾連入三球反超。

球迷高喊後場失誤頻頻的“換李鐵”。耳根軟的戚務生聽了球迷的,這也成了日後的笑柄。主教練換人聽球迷的。

倒數第二場踢沙特已是決戰,只要贏沙特,卡塔爾擊敗伊朗,中國隊最後再踢贏科威特,就可進世界盃,輸了就淘汰。

保守的戚務生拿出了保平爭勝的態度,因為他根本就不相信卡塔爾能擊敗伊朗,而卡塔爾人做到了,我們卻1:1戰平沙特,范志毅罰丟了點球,當然最戲劇的是終場前區楚良也撲出了對方的點球。

我愛世界盃(一)97十強賽欲哭無淚的金州

中國隊提前一輪慘遭淘汰,最後雖然小勝科威特,卻也無濟於事。

一支堪稱有著20年以來最夢幻的國足,沒能圓夢世界盃,是一種遺憾。

我愛世界盃(一)97十強賽欲哭無淚的金州

為什麼怪主教練戚務生呢?

原因有以下兩點:

  1. 時刻保守的心態,想贏怕輸思想負擔太重,這種思想直接影響了球員;

2.他和之後帶國足出現的米盧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米盧有自己的排兵佈陣思路和框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反觀戚務生和打熱身賽一樣,場場換陣容和球員,甚至守門員也換過江津。

應該還有很多點,如果您有見解,可以在留言區和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