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恆生銀行,是一間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務為重點的銀行,其中一位創始人,是清遠人——

林炳炎!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林炳炎

清遠石角人(1891~1947年),恆生銀行創辦人之一,恆生銀行首任主席,與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並稱。

退學,從“櫃員”做起

林炳炎童年時就讀私塾、小學,因家境困難中途輟學,到廣州一家小錢莊做“後生”(學徒),為老闆的摯友賞識,推薦到汕頭的錢莊做店員,負責外出收送匯單和錢幣。

幾年後,基本學會經營錢莊,便攜眷往上海,自辦大昌行錢莊。經過多年努力,在常德路街內便擁有多間店鋪,又與孔祥熙、宋子文等上層社會人士有交往,成為上海有點名氣的富商之一。抗日戰爭初期,曾向前線捐獻飛機,併購買糧食救濟廣東旅滬災民,知名度越來越高。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1933年,開恆生銀行,變金融鉅子

民國二十二年三月,林炳炎與摯友何善衡、盛春林、梁植偉、何添等集資10萬港元,在香港中環路開辦恆生銀行,自任董事長。

因在上海有產業,在廣州十三行亦開有銀號昆昌(抗戰勝利後改匯隆),林炳炎經常來往於香港、廣州、上海等地,開拓銀號業務。恆生銀號以華資面目出現,從事金銀、外幣買賣和匯兌、押匯業務,主要為中小客戶服務,生意越做越大,入股越來越多,到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已成為香港銀行、銀號大戶之一,當時《粵華報》常有文章稱其為“金融鉅子”。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抗戰勝利後,致力香港復興

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日軍佔領香港,林炳炎把資金轉移到澳門,開辦永華銀行。抗戰勝利後,再將資金從澳門轉回香港復辦恆生銀行,並率先拓展南北物資交流及匯兌業務,致力香港經濟復興。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國統區貨幣貶值,香港黃金、外幣炒賣業高潮迭起,恆生銀行與其同行一樣從中漁利,資金倍增。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他投資了清中,清遠師範

上世紀30~40年代,原清遠縣發生水災時,林炳炎向災民施粥分米,抗日戰爭時期資助在港同胞疏散回內地。在家鄉田寮村出資建有東興小學(當地孩子入學讀書不收學費、免費發給學生文具用品、教師在校用膳亦免費)、捐資在興仁圩、石龍頭村、東村建成3座鋼筋水泥橋、捐資建設興仁小學(1000元白銀)和石坑水庫(3000元)。

清遠師範、清遠中學、清遠方便醫院、香港東華醫院、澳門鏡湖醫院的興建或擴建,均曾得到林炳炎的鉅款捐贈。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帶著榮譽離去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林炳炎曾先後擔任香港清遠同鄉會、清遠公會名譽顧問。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林炳炎因心臟病突發辭世,時年56歲。送葬之日,香港的花圈被購一空,護棺送葬的人群長達1公里之多。

在香港最受尊敬的清遠人——林炳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