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中國現在需要培養大量新的民營企業家

7月18日,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厲以寧在“第六屆中國中小企業投融資交易會”上發表演講。厲以寧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要有相當大的民營企業,中國現在的任務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企業最重要的事情是產權界定、產權清晰。

以下為厲以寧教授主要觀點:

今天的議題,我講一講當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們怎麼樣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首先,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夠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有相當大的私營企業,中國現在的任務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為什麼說培養新的呢?因為他們能夠跟上現代的潮流。

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速度快主要有三個原因,或者說中國的企業家主要有三類:

第一,第一批中國的民營企業是硬拼出來的。很多民營企業是從地方的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家原來對經濟學、管理學不是太懂,但是他們通過硬拼一步步發展起來。

第二,一些人在國外留學,接觸到新的經濟學、管理學,隨後在中國成立企業。但是他們中有一部分長期待在國外,對中國的國情不是太瞭解。

第三,最有希望的,而且是能夠起作用的就是大學生、研究生,甚至是長期在科研機關工作的人。

那麼民營企業的問題在哪裡呢?民營企業要怎麼才能起作用?

問題是產權保護,多年來產權保護沒有得到重視,最近才被反覆提到。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產權界定、產權清晰。如何保護民營企業家們?如何保護國外投資的、國內自己投資的企業呢?主要是靠政府對所有企業在法律上一視同仁。

我們過去經常講,民營企業自己靠自己,雖然靠自己也不錯,但是靠自己並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首先,民營經濟應該是不違法經營的,在這裡要注意區分不違法經營和合法經營,這兩個概念不同。不違法經營主要講,如果我違法了,被檢舉,檢舉一定要收集證據、要有根據。而合法經營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

現在法律保護合法經營。民營經濟首先一條,自己要保持合法經營,不違法經營,如果有人說我違法經營,舉報後可以進行辯護。這是當前民營企業起作用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民營企業要真正起作用,一定要實行嚴格的法人治理結構。就是說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必須有一套以股東會、董事會為主體的法人治理結構。另外,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進步,因為經濟在不斷變化,企業一定要懂現代科學技術。要不斷地學習,可以重點學習與企業相關的內容,不斷地學習是提高民營企業質量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們經常講民營企業需要的是讓企業繼續發展。當下,有人說小的民營企業沒事,大一點的民營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好處是可以明確產權關係,使企業能進一步發展。這個說法是不對的,我現在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春秋時代,魯國政府有一個規定,凡是魯國人到國外去,看到有魯國人成為奴隸的,可以自己墊錢贖出來,回國後到政府報賬。孔子一個叫子貢的學生在國外,看見外國人在街上牽著奴隸走,子貢看見後墊錢贖出奴隸,但是回國後沒有到政府去報賬。

全國就議論說,子貢人品高尚,自己墊錢贖買奴隸,又不報賬,自己承擔了費用。孔子知道這件事情後,對子貢說,你錯了,你不該這麼做。你的做法會使成為奴隸的魯國人很難被解救出來。你買奴隸不報賬,人品高尚,隨後其他魯國人聽到有賣奴隸的就會溜掉。為什麼?主要是因為你買了不報賬是品德高尚,如果我買了再去報賬就會被說人品不好。

果然,從子貢以後,很少有人去政府報賬,但是解救的奴隸也少了很多。

第二個故事:孔子有一個叫子路的學生,年輕力壯,有一天他在河邊走路,恰好有一個農工掉到河裡了,他趕快上前把農工救上來。農工為了表示感謝,送了子路一頭牛。在春秋時代一頭牛很貴的。

子路高高興興在街上牽了牛就回家,回家的路上有人議論,這小夥子救人不錯,但是人家給了一頭牛,你竟然敢牽回家去,可見人品不怎麼樣。

孔子知道後當眾表揚了子路,說他做得對,就是要這樣。為什麼?主要是你跟人家講好,人家給了,你拿回家也可以,你炫耀也可以,因為你的榜樣作用會引起更多的人以後去救快被淹死的人。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也存在這個觀念問題,給獎金、給紅利等等,在法律規矩下不好拿。但是下水救人,人傢俬自送個禮品,該不該拿?好不好意思拿?孔子為什麼批評子貢,孔子認為我們應該做法律的範例,救了人,去報賬有好處是應該的,這樣其他的國人會覺得有責任也要去報賬。如果像子貢一樣不報賬,那以後沒人再去救奴隸了。做事情要懂得最大的受益者是誰。

另外,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還有一個問題——人才問題。每個民營企業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實際上不是那麼簡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他沒有機會表現出來,你就很難留人。

比如,五個手指頭中,誰敢排第一?大拇指說我最粗,二拇指說我最靈活,中指說我最長,第四說我最珍貴,結婚戒指戴我上面。輪到第五個小拇指了,大家說滾到一邊去,又瘦又小,摳鼻子還不錯。小拇指說,當我們朝聖拜佛時,我排第一,是我在領隊。也就是說各有長處,發揮每個人的長處能夠發掘到更多的人才。

每個人要發揮自己的長處,那麼如何把人才的選拔做得更好?根據歷史經驗,在司馬懿的後代建立晉朝時,內亂不斷,當時,鮮卑人都進來了,北方人不斷南下,過了長江後在渦陽湖的東岸停下來,停下來幹什麼?渦陽縣有一個鎮,在那裡選學生,不要以強凌弱、要講誠信、要愛護當地的居民等。學完了以後,一支到福建,一支到廣西,一支到廣東,一支到河南,一支留在江西。這也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客家人,客家人重視教育,所以把中國很多美德都傳下來了。

民營企業家實際上都是相互幫助的,以前有個電視劇《闖關東》,主要講山東人、河北人移民。短短几十年之內,把東北開發了很多地方,小城鎮建立了農田等等。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移民社會是高效率的。很多移民相互幫助,在陌生的地方創造了文化,創造了財富。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都是創業。移民社會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樣把精神傳遞下去?我們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以後,大家就可以知道,民營企業家也應該這樣不斷

成長、不斷吸收新人、不斷容納原來的同事,中國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現在經常說要讓民營企業站到前面來,我認為法律必須保護產權,包括無形產權、相關的知識產權、其他的產權,欠債的人的產權也要保護,這樣的話,就能夠使民營經濟發展起來。

本文源自新華網思客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