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錯誤使用」節拍器,造成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前不久看到兩篇論點不同的文章,標題很明確:

《玩音樂的必備利器——節拍器和調音器》

《再述節拍器害人的原因》

一篇直言節拍器的重要性,另一篇卻直擊節拍器的弊端。

90%的人“錯誤使用”節拍器,造成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其實關於節拍器在使用方面的爭論,一直以來都有不同的音樂人提出各自的意見。我也見過不少老師或者是家長,嚴格要求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使用節拍器。更見過直言“不讓孩子使用節拍器”的老師。

不管是傳統機械節拍器,還是電子節拍器,亦或是現在流行的節拍器APP,不同的人對其使用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作為輔助用工具,它的存在到底有沒有必要呢?

從大眾的觀念中,節拍器當然是每個初學者必備的,它是必要的工具。但大多數人忽視了一個問題,節拍器的使用應當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使用的參考價值也不一樣,一味的要求每個人都使用或者不使用節拍器必然是錯誤的。

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如何正確的使用它,弄清楚這些,靈活的運用它,才能發揮這種輔助工具的價值。

90%的人“錯誤使用”節拍器,造成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什麼時候能用節拍器?

節拍器的使用,需要參考學生的年齡和當前水平,以及個人學習特徵來選擇。

年紀較小的孩子往往智力發育還不全面,上課練習等過程中思想容易不集中,此時使用節拍器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幫助他們拉回注意力到節奏控制上。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養成依賴性,除了使用節拍器來幫助他們進行節奏的控制之外,平時也應當通過其他節奏練習來養成自主節奏感培訓。

至於本身學習能力就很好,且注意力比較集中,或音樂天賦較高的孩子,則反之不該過多的使用節拍器,否則死板的節奏訓練只會壓制其音樂方面的天性,失去對音樂節奏等方面的興趣。

90%的人“錯誤使用”節拍器,造成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過度使用節拍器的後果

誰都不會喜歡死板的音樂。過度使用節拍器當然會造成這樣的後果,畢竟,節拍器所提供的,終歸是非常死板的節奏訓練。

大多數人由於長期使用、過度依賴節拍器,導致自己的腦子如同被“催眠”一般,在練琴的過程中不願意用腦子去處理音色,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節拍器提供的節奏點上,於是彈奏出的音樂中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ta全忽視了。

這樣的一首曲子,彈出來能好聽嗎?

90%的人“錯誤使用”節拍器,造成的後果竟然這麼嚴重!

節拍器使用的幾個小建議

很多人害怕過度依賴節拍器而造成樂感的喪失,但又總覺得不用節拍器無法保證自己能完美的掌握整曲的節奏,那怎麼辦呢?

不妨試試:將新學的曲子彈奏熟練之後,再去使用節拍器來進行完善。

初學者在不依靠節拍器的情況下練琴,最容易犯的一個問題就是速度過快!此時就可以通過節拍器來講節奏調節到正常的狀態,被迫慢下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耳朵上,用心去感受正確的節奏,養成好的練琴習慣。

總之,不要讓節拍器長時間伴隨自己的練習過程——如果你不想你的音樂越來越機械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